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对缩短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施行优化住院护理流程后住院患者183人,与去年同期住院患者116人,分为优化组与对照组2个组,分析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对缩短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由4.5±0.6缩短为3.1±0.5。(t=3.17,P<0.05)结论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优质护理 优化流程 缩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时间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年龄≥75岁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17例,采集患者年龄、性别、左室射血分数、是否应用左西孟旦、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并随机分为应用左西孟旦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分析两组中平均住院时间是否有差异。结果应用左西孟旦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能明显减小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 标签: 左西孟旦 心力衰竭 LVEF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品管圈活动缩短住院患者输液等候时间。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5月至2014年6月住院的100例患者和病区护理人员发放输液时间问卷调查表,发放率100%,回收率100%,结果99%的患者及护理人员希望缩短输液等候时间,科室通过品管圈活动,改进交接班、晨晚间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流程,优化护理人员分工。结果患者每日输液时间提前39.3min,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治疗时间相对集中,患者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工作流程优化,夜班工作量减少,员工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缩短 输液等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三甲医院10年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变化趋势。方法以贵州医科大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为例横断面回顾性调查2001、2006、2011三个时间点出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对比基础情况、就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2001年共收治18例AMI患者,2006年共收治36例AMI患者,2011共收治110例AMI患者。组间年龄、性别(P>0.05)。就诊时间延长(P<0.05)。住院时间及出院情况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院前延迟时间>24h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患者仍然较多,需加强AMI社会宣传及公众卫生知识普及,各级医师应加强对AMI相关指南学习。2.本研究中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未见明显改善,考虑与院前延迟时间增加有关,提高AMI患者疗效需综合考虑多因素原因。

  • 标签: 心肌梗死 院前延迟 回顾
  • 简介:摘要住院时间超30天患者管理是三级医院评审的核心条款,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是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的重要举措。现就我院2016年住院超30天患者的基本情况、科室分类、住院日延长病种及原因分类进行探析,希望能为其他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住院时间超30天 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肺功能相关指标及干预后生活质量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评分。结果干预后患者FEV1和FEV1/FVC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GR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人餐后2小时的血糖监测,能够反应医生为患者制定实施的血糖调整治疗方案的效果,住院患者由于多能种原因没能及时对餐后血糖进行监测,影响了主管医生对其疗效的观察,按照品管圈活动程序对患者餐后血糖监测时间进行管理,准确性有明显提高,及时为临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品管圈 餐后血糖监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30例住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病因及合并症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住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病因及合并症对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1030例患者中,平均住院时间为(10.20±6.69)天,男性和女性分别占37.3%和62.7%,女性高于男性。其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所占比例最高(70.6%),合并粒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药疹,重症肌无力,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危象患者的住院时间较未合并组长(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入院治疗的患者,需进行全面评估,进行病因诊断、病理诊断,根据不同的合并症制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合并症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者近5年来死亡病例及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儿科医疗及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儿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死亡的78例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患儿死亡原因排序依次为新生儿疾病、重症肺炎、重症病毒性脑炎。结论降低婴儿死亡率尤其是新生儿死亡率是儿童保健及临床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儿科 住院 死亡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的发展也不断的与时俱进,各种医疗条件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创新,而医院病人欠费问题却使着医院的医疗工作得不到及时的补偿,严重制约了医院长远的发展,因此,重视与加强医院欠费管理,且平衡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为医院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 标签: 医院住院欠费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诊断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住院患者的住院年龄,讨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住院年龄发展趋势。

  • 标签: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发病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通气合剂对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剖宫产术后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术后24h空腹饮用健脾通气合剂,比较两组产妇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术后的胃肠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口服健脾通气合剂,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功能 剖宫产 健脾通气合剂
  • 简介:摘要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形势之下,住院药房药品的管理必须得到提高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住院药房药品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两个方面出发,阐述了自己对于住院药房药品管理的见解。

  • 标签: 住院药房 药品管理 药品质量 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患者开展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HBV-M)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对住院患者开展HBV-M检测,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检测住院患者48660例。其中HBV-M阳性(统计HBsAg)3163例,阳性率6.50%。HBV-M逐年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M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多见于大于20岁以上人群,阳性数3123例,占总阳性例数的98.74%(3123/3163)。结论住院患者中HBV感染率虽然逐年下降,但也有6.5%感染人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广泛开展住院患者HBV-M物检测,了解感染状况,掌握流行特点,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保护医患双方,防止医患纠纷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感染标志物 检测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和患者交谈了解反复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使护理人员能够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方法护理人员与患者面对面交谈、记录结果显示反复住院患者的心理归纳为五条。结论良好的护患交流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做好心理护理可取的反复住院患者的积极配合,使治疗能顺利进行,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反复住院患者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病因分析。方法对2009年~2010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现察病种、性别、季节分布规律,用药情况。结果病种居前三位的是急性胃肠炎、消化道出血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部分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用药前三位的是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多见,需注意多观察。

  • 标签: 住院患者 恶心呕吐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2008年6月-2010年12月到州医院治疗的164例脑卒中患者发病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而制定出健康教育的内容。结果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以6Am~12N最多;主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病、吸烟、酗酒、情绪改变、多量盐摄入、高蛋白饮食有关;平均住院(20.68±8.47)d。结论高血压人群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供家庭访视并继续进行院后健康教育是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健康教育工作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体会。方法对100例老年患者进行安全护理。结果通过安全护理,明显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结论通过对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优化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安全护理 老年 住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胆道探查与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式对LC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取石成功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共11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采用开腹胆道探查和ERCP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腹胆道探查,ERCP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胆道探查 ERCP EST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2014年~2015年90例患者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作A、B、C三组。本院选用的是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相应的配套试剂,分析标本保持时间和温度对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影响。结果标本全血温室(26摄氏度)放置,离心后温室(26摄氏度)放置6hAPTT结果和0h的结果相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室检测未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的APTT标本时,离心或未离心的标本在为开盖的试管中,保存在4摄氏度或室温下,应当选择标本采集4h内进行检测。

  • 标签: 标本 温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检测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