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TIA病因为动脉及动脉壁赘生物坏死,腹压、血压波动,血液粘度、成份的改变异常、血栓脱落梗塞、血管狭窄。病机为微血栓、血管痉挛、血液动力学改变和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为各种瘫痪,失语失写失谈,大脑半球、脑干延髓症状;各种运动障碍和困难,锥体束症,严重者呼吸困难。MRI、MRA、CT可发现病灶,脑多谱勒和脑、颈动脉血管造影可发现病灶。简明诊断鉴别见正文,并作治疗预后和预测、预防的简述。请同道指正和供同道临床参考。

  • 标签: TIA 病因 病机 诊断/鉴别 预测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的92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的46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比例,以及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出现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低,各项炎症因子指标低,住院时间短,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预防 重症医学科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因有降胆固醇的功效而被临床广泛使用。虽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当与其他药物联用时会产生一定的药动学作用,可能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到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合理进行配药规划,对于维护临床安全来说极其重要。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做了简要阐述。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系统中成药与其他药物的配伍情况;方法分析消化系统中成药与其他药物的配伍情况;结果消化系统中成药与其他药物的配伍非常频繁,容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中成药与其他药物之间适当配伍,并按照严格的药物配伍禁忌,可以提高中成药的疗效,避免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帮助患者早日获得康复。

  • 标签: 中成药 消化系统 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通过对HMG-Co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使得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浆和组织细胞内胆固醇浓度降低,且药物不良反应一般较轻,耐受性良好,临床使用十分广泛。本文研究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研究探讨影响他汀类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情况,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CYP3A4 OATP2
  • 简介:摘要重症肌无力患者通常会并发一定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一现象正在逐步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本文围绕重症肌无力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治进展展开了简要分析。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病 诊断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盐酸氨溴索,减少因配伍禁忌带来的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有关文献,进行筛选综合分析。结果盐酸氨溴索与二十三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影响了药物疗效,增加了不良反应的机会。结论临床输注盐酸氨溴索时,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采取措施避免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同时使用。帮助临床有效防范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有利于针对性地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盐酸氨溴索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抗感染药物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检索、收集药物相互作用的参考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总结了抗感染药物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机制。结论抗感染药物与其他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很多,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相互作用 机制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国内外公认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但包括TACE在内任何一种单一治疗(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消融治疗、靶向治疗等)的效果均不尽人意。现综合治疗在治疗肝癌所起到的作用越发的重要,是改善肝癌预后的唯一方法。本文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其他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临床药学的出现是医疗机构药学改革的结果,临床药学的研究重点是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总的说来,临床药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本文对临床药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临床药学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标签: 临床药学 学科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为今后临床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引起不良反应及其原因。结果入选200例患者中过敏反应者39例(19.5%),消化系统不良反应34例(17%),神经系统不良反应56例(28%),二重感染者31例(15.5%),肾功能损害者27例(13.5%),其他不良反应者13例(6.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应该引起相关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重视,在联合用药过程中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血清配合其他药物治疗角膜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120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溃疡患者应用100%自体血清滴眼配合其它药物治疗护理,观察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治愈51例,好转63例,无效6例。结论应用100%自体血清滴眼配合其他药物治疗角膜溃疡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角膜溃疡 自体血清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多发骨折以及合并其他严重多发伤治疗中的运用和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05~2013年收治的25例严重多发骨折以及合并其他严重损伤并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死亡4例,21例患者痊愈,治愈患者中留有残疾的患者8例,其中截肢3例,其他骨关节残疾3例,颅脑损伤后部分肢体功能障碍2例。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多发骨折以及合并其他严重多发伤治疗中效果是显著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损伤控制骨科 多发骨折 其他严重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对多种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临床分离出的肠道致病菌(1550株)、肠道外革兰阴性杆菌(752株)、革兰阳性球菌(445株)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致病菌对左氧氟沙星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LVLX的耐药率显著高于AMPC/CA、CTX,显著低于PCG,P<0.05;苯唑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对LVLX的耐药率显著低于CPLX、PCG(P<0.05);肠球菌对LVLX的耐药率,显著低于CPLX、PCG(P<0.05);链球菌对LVLX的耐药率明显比PCG更低(P<0.05);气单胞菌对LVLX的耐药率明显低于CTX(P<0.05);弗氏志贺氏菌对LVLX的耐药率显著高于CTX(P<0.05)。结论各种肠道致病菌以及对苯唑啉敏感的不动杆菌、气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均可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

  • 标签: 抗生素 耐药性 细菌 左氧氟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与其他药物联合造成的不良反应种类以及原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5年3月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使用的患者临床资料300份,其中因联合用药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87份,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为最多占24.14%,其次可能有较高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以及二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0.69%以及21.84%。本组87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中,不合理用药的报告表有13份,其中用法不当所占比例最高,占38.46%,重复用药所占比例最低,占15.38%。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使用时,存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且也可能因为用法用量不当等原因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联合用药需要特别注意。

  • 标签: 头孢菌素类 其他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应用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患者80例临床资料,分析用药不良反应类型与临床症状表现、导致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的品种分布及药物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分布情况。结果用药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为肌肉毒性、肝毒性以及消化系统不适,其中肌肉毒性占35.00%,相比其他不良反应类型更高(P<0.05);肌肉毒性不良反应中,横纹肌溶解症为主要症状表现,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它不良反应;导致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他汀类药物联用降压药或抗心肌药的不良反应构成比最高,其次为联用降脂药、联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结论他汀类药物在与降压与抗心肌等药物联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重调查患者病史与临床症状,科学合理用药,避免发生药物拮抗。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物联用 不良反应 药物拮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