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中应用的实用性与安全性。方法对30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合理评估吸痰时机,应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以维持有效气道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交叉感染。结果30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管均完全有效地维护了气道通畅,避免了交叉感染。结论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减少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的发生率,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气管内出血的发生率,保护医务人员,提高安全性。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重症医学科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介绍我院与其他医院病案工作流程,对比两者差异,从中总结出我院病案工作流程现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流程的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病案工作流程 对比 现有优势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所有辛伐他汀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处方进行分析,筛选出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对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共有1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类型有肌无力、肝损害以及多尿等,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神经肌肉系统、皮肤系统和肝肾系统中。110例不良反应处方中,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有45例,其中与大环内脂共用发生不良反应27例(60.00%)。结论辛伐他汀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较高,临床上要根据用药人群、用药时间、剂量和药物配伍谨慎使用,科学合理用药,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 标签: 辛伐他汀 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特点与价值,并与其他影像诊断进行比较。方法将在我院经手术证实为主动脉夹层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性与分型,并与磁共振血管造影、X线血管造影等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准确性和分型准确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影响检查(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夹层,分型更准确,诊断率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动脉夹层 血管造影 螺旋CT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核妇洁洗液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红核妇洁洗液适用人群(1)妇产科;(2)皮肤科。红核妇洁洗液针对真菌感染、皮肤真菌癣湿疹,脚气瘙痒,均有效方法,分析我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在临床诊疗中患者病情较杂,五花八门,不同专科医院分科精细,针对各种各样的病人,都要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处理,把基层医务工作者叫“万金油”,应该是名副其实吧,针对这样的情况,而在临床诊断和护理中,既要根据实际情况,又要解决患者的需求,在查找发病原因及及诊疗经过时,综合分析相关病例做到对症治疗。结论红核妇洁洗液对妇科病、皮肤、及文科手术方面的疾病,都存在一定的疗效,经过正确应用,能够简单实用的解决患者困难,并能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做到一药多用。同时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病情,正确应用红核妇洁洗液。

  • 标签: 红核妇洁洗液 临床疗效观察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分为A组(n=40)和B组(n=40)。B组患者采用采用坎地沙坦进行治疗,A组患者在B组的基础上连用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高于B组患者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坎地沙坦 依那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致不良反应的因素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4月--2015年4月,不良反应患者总计100例。经过临床用药盘查,发现所有患者均将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最终出现了不良反应的现象。针对100例患者,分析不良反应的类型,以及具体的原因。结果经过临床统计,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类型方面,主要是集中在二重感染、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其他不良反应等方面。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用药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药物,自身的药理特性比较突出。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关注。要注意对患者给予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指导,保证药房工作可以更加合理的开展,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现象。

  • 标签: 头孢菌素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卡西平与其他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45例经癫痫门诊诊治的带有局限性的癫痫患儿,按照用药的先后顺序分成1组和2组,1组33例,2组1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结果1组33例患儿,有15例(45.45%)的癫痫发作症状完全被控制,总效率为83.5%,奥拉西的使用总剂量为18.9~42.8mg/(kg·d),平均28.5mg/(kg·d),其中10例完全使用奥卡西平药物治疗无发作症状;2组患儿使用奥卡西平加乙拉西坦进行治疗,发作率减少至55%以上,治疗效果极佳。结论将奥卡西与其他抗癫痫药物结合治疗小儿癫痫更有效、更安全,患儿的耐受性更高,在临床治疗小儿癫痫疾病上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奥卡西平 小儿癫痫 联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标识管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入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为本组资料研究对象,随机选取60例为观察组,对其开展护理标示管理,选取另外60例为对照组,对其开展常规护理,对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护理标示管理后,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分别为3.3%(2/60)、13.3%(8/60),即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6.7%(52/60)、95%(57/60),即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护理标识管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示 重症医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制定防护对策认为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果需从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实习护士自身的操作技术及心理素质提高,改变不良工作习惯,规范工作程序。结论健全职业暴露与感染控制管理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预防,从而降低重症医学科实习生针刺伤的发生。

  • 标签: 实习护士 针刺伤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网络教学是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是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真正使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应用网络教学势在必行,如何将其引入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者应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护理学科 网络教学平台 实训教学 护理关怀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ICU监护记录单,探讨其在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的作用。方法总结分析科室原监护记录单的缺点以及存在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问题,优化改进后设计出新的监护记录单,新单改变书写格式,整合各项记录的布局,增加部分英文缩写、评估内容以及细致的护理要点,通过新的监护记录单与原ICU记录单就书写平均字数和记录书写质量评价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后的新监护记录单记录平均字数少于原记录单,优化了书写内容,减少了书写的耗时,新单的书写质量高于原单的书写质量。结论简化书写的ICU监护记录单显著提高了书写质量和护理工作效率。

  • 标签: ICU监护记录 书写改进 护理记录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医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患者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12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好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都有显著的提高,实施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实施,是一种能增加人性化服务,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使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和信誉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 标签: 优质护理 重症医学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医学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与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我院从2012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在工作中,出现职业风险进行评价,制定出严格的规则,增加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制定规范的操作指南。结果护理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以及操作原则,未出现职业风险事件。结论依据核医学科的职业特征,制备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可以有效的降低放射性辐射对护理人员的伤害。

  • 标签: 核医学科 护理人员 职业风险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48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相比,有创通气机械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参与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的管理效果,旨在更好的发挥专科护士在护理咨询与指导方面的优势作用,保障肿瘤患者护理服务延续性。方法以我院10名参与“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的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期间,专科护士负责护理并参与会诊管理,承担沟通、会诊协调、随访、会议记录、档案保存、提出护理诊断、参与病历讨论等工作。观察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58例患者“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中专科护士参与管理情况,自拟问卷调查表,统计患者、家属及医生对专科护士护理及管理的满意度。结果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患者对专科护士的护理满意度为93.10%,家属对专科护士的护理满意度为94.59%,医生对专科护士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详见表1。结论专科护士参与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通过提出护理诊断、完善工作流程、履行工作职责等,可有效增快多学科会诊团队工作效能、提升专科会诊水平、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就医依从性、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 专科护士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了解重症医学科患者专业镇痛治疗中施以舒芬太尼疗法的价值。方法选取87例因患重症疾病而于2015年8月—2017年2月间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以镇痛疗法的不同进行分组42例甲组病例行咪达唑仑疗法,而45例乙组病例则加行舒芬太尼疗法,分别统计两组病例镇痛质量,再作对比。结果42例甲组病例用药后Ramsay计(2.15±0.50)分,45例乙组病例是(3.60±0.40)分,(P<0.05);且用药1小时后,乙组病例脉动压值、心率值、血氧饱和度及其呼吸频率等显著优于甲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镇痛治疗的重症医学科病例,通过施以舒芬太尼疗法,可充分提升机体镇痛质量,推荐选用。

  • 标签: 咪达唑仑疗法 重症医学科 舒芬太尼疗法 镇痛治疗 Ramsay计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症医学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引入并应用气压治疗仪护理方法所具有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1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9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并加以整理,之后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划分为例数都为45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其中给予研究组气压治疗仪护理,对比组常规化护理。结果护理前,对比分析研究组及对比组的股静脉血液速度平均值和股静脉血液峰值状况,可以得出P>0.05,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而护理后,研究组的股静脉血液速度平均值和股静脉血液峰值都比对比组高,并且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和下肢肿胀形成以及总体预防状况都好过对比组,都可以得出P<0.05,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在重症医学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引入并应用气压治疗仪护理方法有着极其显著的效果,有巨大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气压治疗仪护理 重症医学科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诊疗理念的改变,从疾病诊治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更突出于对“人”诊治,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开展,不同学科的参与,为患者进行精准治疗。风湿疾病是系统性疾病,涉及到各个脏器,风湿病的诊治更是需要多学科联合以提升医院对复杂疾病的诊疗与研究水平。仁济南院风湿科至2016年3月成立风湿病多学科诊疗中心,护士在诊疗中心发挥作用,除常规工作外参与制定就诊流程、提高诊疗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同时,进行科研工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