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0期
  • 机构:随着年龄增加,人们的头发会逐渐稀疏。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是由于维持毛囊干细胞功能的一种重要蛋白质被分解,导致毛囊逐渐萎缩并消失。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治疗脱发的新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海绵对鼻出血鼻腔填塞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鼻腔填塞治疗的鼻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新型的胶原蛋白海绵止血材料进行鼻腔填塞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凡士林纱条进行鼻腔填塞止血,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胶原蛋白海绵填塞治疗鼻出血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出血 鼻腔填塞 胶原蛋白海绵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胶原蛋白”组方临床应用于对亚健康者调理保健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567例调治组采用以药食同用为主药组方的“中药胶原蛋白”营养早餐,通过6个月的调治,对照组536例食用不同牌子的保健食品胶原蛋白,两组调治时间均为6个月进行对比。结果调治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7.00%、5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治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胶原蛋白组方的研制延续了祖国医学的养生宝典,该药有干预亚健康,延年益寿之功效,是目前最科学有效的中药养生保健食药品。

  • 标签: 中药胶原蛋白 治未病 亚健康干预 营养早餐调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I型胶原蛋白海绵在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7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4例骨缺损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系四肢长管骨骨折接骨板或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性愈合,入院行内固定物取出术的病人。在完成内固定物取出术后,治疗组在螺丝钉孔洞中和间隔置入Ⅰ型胶原蛋白海绵。对照组未置入胶原蛋白海绵。术后14d、30d、60d和90d对2组患者进行X光摄影,观察影像学图像评价治疗效果。同时结合随访结果,对比较治愈时间并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在术后14d,2组影像学无差异。但是术后30d后,2组影像学差异显著,表现为治疗组在骨痂形成方面明显快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疼痛感觉消失更快。治疗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5.3±1.7月,与对照组的8.6±2.4月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功能评价整体优良率为71.87%,与对照组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型胶原蛋白海绵用于骨缺损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I型胶原蛋白海绵 骨缺损 人体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胶原蛋白敷料对点阵铒激光术后临床的修复作用。方法对进行面部点阵铒激光患者局部冰敷胶原蛋白敷料面膜,1/d,连续2周,观察敷料对患者主观症状缓解、创伤修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点阵铒激光治疗患者术后使用胶原蛋白敷料,主观症状缓解,创面修复时间显著缩短,不良反应减少。结论胶原蛋白敷料适用于点阵铒激光术后的修复治疗。

  • 标签: 胶原蛋白敷料 点阵铒激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雄性大鼠后肢体一侧制动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探讨胶原蛋白在大鼠失用性骨质疏松中的骨代谢变化。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自身对照研究,选取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5,未进行处理)和实验组(N=20,一侧后肢体固定),20只雄性SD大鼠右侧肢体固定建立失用性骨质疏松模型,右后肢制动固定作为实验组,未固定的对侧肢体为对照组。2周后麻醉下建模动物处死后截取相同长度后肢股骨标本,进行标本处理。采用微量羟脯氨酸测定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总胶原及Ⅰ型、Ⅱ型胶原含量。结果实验组总胶原、Ⅰ型、Ⅱ型胶原含量及Ⅰ型/Ⅱ型胶原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一侧后肢体制动可以导致大鼠固定侧股骨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蛋白的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Ⅰ型/Ⅱ型胶原比值的下降,构成了失用性骨质疏松的生物化学基础,导致骨钙、骨磷减少形成局部性骨质疏松。

  • 标签: 失用性骨质疏松 大鼠 Ⅰ型胶原 Ⅱ型胶原
  • 简介:摘要以水产加工废弃物罗非鱼皮为原料,提取纯化非变性胶原蛋白,获得相关技术参数5%NaCl溶液和0.1mol/LNaOH溶液进行鱼皮前处理;150料液比的0.5mol/L乙酸溶液抽提两次得到酸溶性胶原蛋白;0.1%~0.2%胃蛋白酶,酶解后得到酶溶性胶原蛋白;分级过滤、盐析、透析对胶原蛋白进行纯化处理;冻干后鱼皮胶原蛋白的得率达到11%以上,适合进行产业化推广。

  • 标签: 罗非鱼皮 提取 纯化 非变性胶原蛋白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脂溢性皮炎患者辅助应用类人胶原蛋白的疗效并检测应用敷料前后患者皮肤水分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50份2015年在我院确诊为脂溢性皮炎并单纯应用酮康唑软膏治疗患者资料,为对照组,再选取2016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确诊的脂溢性皮炎患者50例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外用酮康唑软膏加类人胶原蛋白面膜敷料15天,观察皮损变化记录每个阶段患者的症状积分,并检测其皮肤角质层水分变化。结果第一天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3P=0.832),第十天再次随访记录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症状积分分别是(2.08±1.18)分和(2.64±1.23)分,两组积分较原始积分降低明显,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较为显著,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t=3.151),第十五天随访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症状积分分别是(1.60±1.06)分(2.35±1.18)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3.343)。试验组角质层含水量第一天检测为(34.35±8.94)g/(m2·h),第十天检测记录时,试验组角质层含水量升高明显(42.56±10.59)g/(m2·h),两次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4.189),第十五天再检测时实验组角质层含水量再次升高。结论治疗脂溢性皮炎时辅助外用类人胶原蛋白面膜敷料可有效减轻皮损,促进皮炎好转,同时增加皮肤角质层水分,提示或可将类人胶原蛋白研究入药,作为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一个有效辅助方式。

  • 标签: 脂溢性皮炎 类人胶原蛋白 皮肤角质层水分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非手术和外科手术措施用于其的治疗均有一定缺陷。目前,微创介入治疗越来越多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本文作者比较了臭氧联合胶原酶与单纯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发现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胶原酶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欧美娜蓝、红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将216例面部痤疮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116例,欧美娜蓝、红光照射后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独使用欧美娜蓝、红光照射治疗。结果4周炎性皮损治疗有效率对照组28%(28/100),实验组72.4%(84/1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炎性皮损治疗有效率对照组71%(71/100),实验组90.5%(105/1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欧美娜蓝、红光照射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欧美娜蓝红光治疗仪 胶原贴敷料 寻常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动态变化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28例初发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cTnI、Mb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hs-CRP在发病后不断上升,在48h前后达到高峰(15.22±7.01)mg/L,1周后基本降至正常水平;Mb在12h前后达到高峰(230.3±70.2)ug/L,48h基本降至正常;cTnI在24h达到高峰(16.35±4.12)ug/L,1周后检测仍然较正常水平偏高。结论动态监测血清hs-CRP、cTnI、Mb血清水平对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V型胶原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按照2015年糖尿病诊疗标准,纳入100名2型糖尿病患者,排除肝脏和其他慢性肾脏疾病;同时纳入50名正常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V型胶原;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在糖尿病患者组,血清IV型胶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水平与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呈正相关。结论IV型胶原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 标签: IV型胶原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胶原酶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定位标准(或穿刺方法)、胶原酶用量、靶点的界定及其应用等各家报道不一致。我们的经验是碘海醇“灌注导引”下靶点穿刺、精准定位、药达病所、安全有效、便于推广。

  • 标签: 胶原酶 靶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不同中医证型胃癌相关蛋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32例,依据不同中医证型分为实证组17例与虚证组1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血清进行蛋白提取与分离,采用蛋白组学技术筛选其相关蛋白,并分析蛋白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血清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表现具有明显差异,虚证患者的血清电泳检测出(1408±14)个蛋白位点,实证患者血清电泳检测出(1407±12)个蛋白位点,且焦磷酸酶1、犯醌蛋白1、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热休克蛋白90β在虚证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强于实证患者。结论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胃癌患者其中医辨证分型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对临床中医治疗具有确切价值。

  • 标签: 胃癌 中医证型 蛋白质组学技术
  • 简介:摘要调查正常妊娠妇女在妊娠不同时期血浆中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变化水平。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02例正常妊娠期妇女不同时期血浆中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水平,同时检测92例年轻非妊娠女性的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妊娠早,中,晚期的结果与非妊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妊娠中晚期高于早期,结论妊娠早,中,晚期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升高,可能是妊娠这一生理现象的需求与肌体自身调节的结果。

  • 标签: 妊娠 载脂蛋白A 载脂蛋白B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蛋白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本院门诊部检查的DN患者7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门诊部体检的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mAlb、尿蛋白的检测结果,记录其mAlb、尿蛋白阳性率,并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液内mAlb、尿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Alb和尿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患者检测mAlb与尿蛋白可为其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患者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干预,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尿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甲胎蛋白、铁蛋白、癌胚抗原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意义以及在体检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铁蛋白(FERR)、癌胚抗原(CEA)的含量,健康体检人员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先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阳性的再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含量。结果8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AFP阳性符合率62.5%,FERR阳性符合率60.0%,CEA阳性符合率30.0%。AFP-FERR联合阳性符合率82.5%,AFP—CEA联合阳性符合率77.5%,AFP-FERR与AFP-FERR-CEA联合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符合率由82.5%增至95.0%。结论应加强健康体检,最好定期检查,以便于各类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而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应以联合检测为准。

  • 标签: 甲胎蛋白 铁蛋白 癌胚抗原 体检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创福康胶原贴联合氢醌霜治疗炎症后色素沉着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炎症后色素沉着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6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氢醌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创福康胶原贴外敷面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2.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44.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轻微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福康胶原贴联合氢醌霜治疗炎症后色素沉着斑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治疗方法简单,使用安全,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创福康胶原贴 氢醌霜 炎症后色素沉着斑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