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胶原蛋白属于一种生物高分子,为动物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占到人体内总蛋白质的25%-30%。人体内生成的肿瘤组织,不同阶段下可见不同的胶原蛋白IV(IV-C)组成与分布,这也是临床上肿瘤诊断与分期的关键内容。恶性肿瘤中的癌细胞会不断侵袭和突破BMs,从而产生附近、远端的癌细胞转移,而IV-C与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息息相关。本次研究则对IV-C在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胶原蛋白IV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敷料配合胶原蛋白对压疮愈合的影响。意义了解伤口敷料配合胶原蛋白治疗的情况,降低患者感染率,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压疮的患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采用殷磊主编护理学基础》进行分期和评定。结果40例患者中观察组治愈16例,治愈率86.7%;对照组治愈率40%,两组比较χ2=14.08,P<0.05,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伤口敷料配合胶原蛋白治疗压疮效果好。

  • 标签: 压疮 伤口敷料 胶原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蓝光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蓝光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对照组单用蓝光治疗,疗程6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皮损面积、红斑、鳞屑、瘙痒等指标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32.50%)(P<0.01)。治疗组治疗后皮损面积、红斑、鳞屑、瘙痒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蓝光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安全有效,优于单用蓝光。

  • 标签: 脂溢性皮炎 人原蛋白敷料 蓝光 临床观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类人胶原蛋白敷料联合美容倒膜治疗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160例轻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皮损处均给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联合美容倒膜,同时口服罗红霉素胶囊,外用本院院内制剂复方硫洗剂;对照组80例未给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联合美容倒膜,其余治疗同治疗组,1个月为1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显效率分别为81.25%和53.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类人胶原蛋白敷料联合美容倒膜治疗轻中度寻常型痤疮能显著提高疗效,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寻常型痤疮 类人胶原蛋白敷料 美容倒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原类人胶蛋白面膜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疤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观察组在点阵激光术后给予人胶原蛋白面膜。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ECCA评估法评价皮损,进行痤疮病人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Acne-QOL)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凹陷性瘢痕ECCA权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ECCA权重评分为0分比例为46.73%,低于观察组的60.18%(χ2=4.211,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高于对照组的55.56%(χ2=5.001,P<0.05);观察组Acne-QO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经Ridit分析,观察组皮肤刺激反应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可复美面膜用于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术后患者,可进一步提高点阵激光术治疗的效果,减轻激光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凹陷性痤疮疤痕 点阵激光 类人胶原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中聚集蛋白聚糖酶-1(Aggrecanases-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TIMP-3)以及Ⅱ型胶原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例先天性腰椎管狭窄需行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并以同期住院的48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手术患者为实验组,其中29例DallasCT椎间盘造影Ⅱ级患者为实验1组,19例DallasCT椎间盘造影Ⅲ级患者为实验2组。分别对三组患者开展Aggrecanases-1、TIMP-3以及Ⅱ型胶原等临床检验,观察各组间指标表现差异,并分析相关临床检验的开展价值。结果三组患者的Aggrecanases-1、Ⅱ型胶原以及TIMP-3细胞因子在正常髓核及纤维环破裂的髓核组织中均表达,且表达存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grecanases-1、TIMP-3以及Ⅱ型胶原等指标的表达与纤维环不同破裂程度的椎间盘有密切关联,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有良好的评估作用。

  • 标签: 椎间盘源性腰痛 聚集蛋白聚糖酶-1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 Ⅱ型胶原 纤维环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西环素联合胶原敷料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痤疮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4);治疗组在使用维生素B2、维生素B6、丹参酮、多西环素基础上加用胶原敷料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维生素B2、维生素B6、丹参酮、多西环素药物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环素联合胶原敷料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单用多西环素治疗。

  • 标签: 多西环素 胶原敷料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评定此种方法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住的8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的对照组,射频消融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JOA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提高。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优良率82.5%,观察组优良率90%。结论射频消融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提高了射频热凝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其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微创治疗。保证了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远期效果,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拓宽了微创治疗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征。

  • 标签: CT 颈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患者复发腹股沟疝与患者腹横筋膜组织胶原含量的关系。方法择取22例健康体检志愿者构筑健康组,22例斜疝患者构筑斜疝组,22例直疝患者构筑直疝组,22例复发疝患者构成复发组,运用氯氨-T法针对向所有入选对象腹横筋膜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物质的含量水平展开测定。结果复发组的腹横筋膜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物质含量水平,低于直疝组、斜疝组,以及健康组。结论成人腹股沟疝疾病复发患者腹横筋膜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物质含量水平,远远低于其他类型腹股沟疝患者和健康人群,值得关切。

  • 标签: 成人 复发型腹股沟疝 腹横筋膜组织 胶原蛋白含量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应用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取110例研究时段内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同时段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者观察组,后者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分析两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水平,并对比分析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检验中,既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又可为临床医生诊治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甲胎蛋白(AFP)的检测方法及意义。方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对ELISA法甲胎蛋白(AFP)方法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ELISA测得的AFP含量取不同浓度的混合血清,AFP浓度为10.7lng/mL、18.08ng/mL、46.83ng/m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定值血清,用ELISA法分别检测其回收率。用ELSIA测得的回收率分别在93.90%~98.1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42%,ICA的检测精度高,稳定性强。结论AFP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血清AFP测定结果大于500μg/L以上,或含量有不断增高者,更应高度警惕。

  • 标签: ELISA法 甲胎蛋白(AFP) 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抑郁症患者血液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的检验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接收的抑郁症3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实施健康体检的36例健康人员,并将其作为对照组。通过散射比浊法,对比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液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原的水平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液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血液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情况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抑郁症患者的病症情况,采取血液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其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抑郁症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a)Lp(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收集95例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检测其Hcy、Hs-CRP和Lp(a)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的Hcy、Hs-CRP和Lp(a)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cy、Hs-CRP和Lp(a)灵敏度均超过80.00%,特异性均超过90.00%,联合检测能有效降低漏诊率,但特异性有所降低(P>0.05)。结论Hcy、Hs-CRP和Lp(a)都是冠心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蛋白(a)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收集95例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检测其Hcy、Hs-CRP和Lp(a)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的Hcy、Hs-CRP和Lp(a)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单项检测阳性检出率均超过80.00%,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P<0.05)。结论Hcy、Hs-CRP和Lp(a)都是冠心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联合检测能有效减低漏诊率。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蛋白(a)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分为大梗死灶、小梗死灶、腔隙性梗死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检测和比较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升高,随着梗死灶面积的增大和严重程度的加深,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面积越大,病情的严重程度越重。

  • 标签: 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红蛋白(Hb)法与转铁蛋白(Tf)法在粪便隐血试验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的粪便标本分别行Hb法、Tf法以及联合检测法实施潜血试验。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Hb法、Tf法以及联合检测法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内上消化道出血(A组)与下消化道出血(B组)三种检测方法的检出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b法联合Tf法可有效提高大便潜血试验的敏感度,有利于快速准确诊断、鉴别消化道出血,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粪便隐血试验 血红蛋白法 转铁蛋白法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C-反应蛋白、24小时尿蛋白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19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对象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24小时尿蛋白水平,观察组间差异。结果CKD3期、CKD4期、CKD5期三组患者的CRP和24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CKD3期、CKD4期比较,CKD5期组患者的CRP水平有显著差异,而24h蛋白尿的水平则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CRP和24h尿蛋白水平是预测冠心病发生的因子,CKD5期患者CRP和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密切相关,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C-反应蛋白 24小时尿蛋白,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罹患感染性疾病新生儿60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入院并排除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入院时PA、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观察组入院时及治疗后3d的PA、CRP和WBC水平变化。结果入院时观察组CRP和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和WBC明显下降,PA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的PA显著下降,而CRP水平显著上升,对PA和CRP的动态监测有助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预后判断。

  • 标签: 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新生儿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糖化血红蛋白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研究对象选取44例在本院检查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实验组,同时再选取同一时期44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健康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各项指标的单项生化检测和联合检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指标变化。结果其中实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UmA)与健康组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此外,临床上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效果显著,其各项指标变化对临床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