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痔疮手术切除的传统方法与创新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痔疮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法行痔外剥内扎术,实验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HH),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75.0%),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法行痔外剥内扎术相比,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HH)治疗痔疮,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痔疮手术 传统方法 创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A组(25例)、B组(24例)和C组(15例),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法、外固定架外固定法和克氏针外加石膏固定法,比较三组患者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从短到长排列依次为A组<B组<C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A组(96.0%)>B组(87.5%)>C组(73.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较多,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方案,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流感病毒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实施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和实时荧光RT-PCR两种方法进行相关流感病毒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RT-PCR检测法阳性患者有78例,阳性率为48.75%;GICA检测法阳性患者有73例,阳性率为45.63%。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发现结果一致的患者数为61例,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CA检测方法操作便捷,检验快速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流感病毒疫情及临床检验中有价值的筛选方法

  • 标签: 流感病毒 检验方法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肢骨折术后病人进行人工功能锻炼与被动训练器锻炼康复效果的比较方法分别将下肢骨折术后病人使用人工功能锻炼具有恢复正常活动早,并发症少或轻的优点138例及使用T-GBQ-01型微电脑关节被动训练器122例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病人在同一时间内进行锻炼后的患股肌力、伸屈角度、肿胀、疼痛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使用人工功能锻炼在肌力与伸屈角度的恢复、肿胀与疼痛的减轻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比T-GBQ-01型微电脑关节被动训练器的效果好。结论使用人工功能锻炼具有恢复正常活动早,并发症少或轻的优点,是比较值得推广的一种康复方式。

  • 标签: 下肢骨折 人工锻炼 康复器锻炼 比较Fractures of the lower limb functional exercise after operation method
  • 简介:摘要方法研究在临床工作中采集新生儿足跟血的一种简便、快速、痛苦小的非常实用的方法。目的为临床寻找一种简便、快速、痛苦小、实用的采集新生儿足跟血的方法方法使用随机抽样法将200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采血的基础上给新生儿足部热敷后采集血液,对照组按常规要求采集血液。观察两组的采血成功率,使用X2检验。结果实验组所需时间较短以及一针采血成功率、血片质量较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

  • 标签: 新生儿 血样采集 足部热敷 采血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教育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07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5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56例以及对照组59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糖尿病饮食教育护理方法的不同;对照组基础饮食教育护理干预;观察组强化饮食教育护理干预;通过对比正确饮食掌握情况以及合理控制饮食情况以突出强化饮食教育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正确饮食掌握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合理控制饮食患者概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临床给予强化饮食教育护理干预,可以将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饮食教育 强化饮食教育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新的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和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的健康教方法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优于传统方法,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方法 心肌梗死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5例于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进入本院的病例,血常规专项检查中,以采血技术的差异予以分组,甲组46例施予静脉采血技术,乙组45例施予动脉采血技术,丙组施予44例末梢采血技术,对比WBC值、PLT值、RBC值、Hb值等指标。结果甲组46例采血对象、乙组45例采血对象的WBC值、PLT值、RBC值、Hb值以及MCV值测定结果无显著性,(P>0.05),而丙组44例采血对象各血常规临床指标的测定结果与甲组及乙组比较,(P<0.05)。结论对血常规检验患者实施不同的采取方法得到的检验结果也会不同,末梢采血方法的稳定性低于静脉采血的稳定性,所以说静脉采血更加准确,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同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曲马多联合异丙酚、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单纯异丙酚麻醉三种麻醉方式在无痛人流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旨在选择一种最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无痛人流手术病人600例分成3组,A组为曲马多联合异丙酚组,B组为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组,C组为单纯异丙酚组。术中监测BP、HR、SpO2、ECG;观察三组麻醉病人的术中麻醉效果、SpO2变化情况、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苏醒时间等;进行术后镇痛效果评定和苏醒效果评定,询问患者有无术中知晓,对患者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曲马多联合异丙酚组效果最好。结论曲马多联合异丙酚应用无痛分娩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曲马多 芬太尼 异丙酚 无痛人流 麻醉效果 应用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7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脑卒中后便秘,纳入的时间段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将这些患者等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35人。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和患者的便秘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更高,治疗有效率更高(97.1%),生活质量评分也更高,两组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显著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和生活质量,疼痛情况也得到降低,临床应用效果更优。

  • 标签: 脑卒中后便秘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讨论两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实施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总计150例。在本次研究中,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接受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实施冲洗刮吸法联合复方氯已定涂擦护理。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观察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臭发生率为14.4%,口腔炎发生率为9.3%;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臭发生率为32.0%,口腔炎发生率为24.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臭发生率、口腔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明显。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应用冲洗刮吸法联合复方氯已定涂擦护理,可帮助患者降低口臭发生率,降低口腔炎发生率,对患者的口腔健康维护,提供了更多帮助。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将该种护理方法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 护理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lauss法和PT演算法在纤维蛋白原测定比较方法对80例随机标本进行检测,分别采用PT演算法和Clauss法进行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用Clauss法和PT-der法同时测定正常参比血浆10次,两法均变异系数小,重复性好,说明仪器精密度好。将Fbg在大于4g/L、2~4g/L和小于2g/L的范围。2~4g/L、小于2g/L范围内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Fbg大于4g/L范围时,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auss法准确性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测定人体内Fbg的水平为患者的出凝血功能判断提供了证据。

  • 标签: 纤维蛋白原含量 Clauss法 PT演算法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全切术前不同阴道准备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子宫全切术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4例,I组患者术前行碘伏冲洗,Ⅱ组患者术前行碘伏擦洗,Ⅲ组换术前先行阴道上药,然后再行碘伏擦洗,并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三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三组患者阴道准备后白带杂菌及白细胞阳性率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I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47±2.25)d,Ⅱ组为(10.24±2.05)d,Ⅲ组为(8.14±1.75)d,Ⅲ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I组、Ⅱ组(P<0.05),三组患者的白细胞异常率、体温异常率及阴道残端感染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前先行阴道上药,再行碘伏擦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阴道准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在锁骨远端骨折治疗中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以我院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锁骨远端钩形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一年将内固定物取出,并对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及功能进行评分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肩关节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在锁骨骨折治疗中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保留患者肩关节功能,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内固定 锁骨远端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机械通气方法对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机控制呼吸联合ShumperCPR机胸外按压治疗,观察组采用间歇通气联合ShumperCPR机胸外按压治疗,比较两组的pH、肺泡氧分压以及肺泡二氧化碳分压等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和血乳酸浓度。结果观察组的pH、肺泡氧分压以及肺泡二氧化碳分压等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和血乳酸浓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通气联合ShumperCPR机胸外按压对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呼吸机控制呼吸,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情况。

  • 标签: 机械通气 心肺复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丝裂霉素C联合切除切除翼状胬肉的方法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3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翼状胬肉的8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手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0.2mg\ml,对照组给予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手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0.4mg\ml,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0.2mg\ml切除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为65.0%,对照组手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0.4mg\ml切除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为62.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都是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丝裂霉素C 翼状胬肉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斑狼疮细胞检验方法的三种检测方法比较与评价。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40例,实验室采用去纤维蛋白法,抗凝血法和血块法检查红斑狼疮细胞,对三种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脱纤维血法阳性34例,阳性百分率85.0%;抗凝血法阳性28例,阳性百分率70.0%;滴血法阳性26例,阳性百分率65.0%。结论采用去纤维蛋白法检查红斑狼疮细胞为好。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红斑狼疮细胞(LE ) 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