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主要目的是研究徒手牵伸技术对正常人体周围软组织究竟有何作用;目前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徒手牵伸技术主要是针对病态的肌肉、软组织的作用明显,却很少将该技术运用到正常人体身上,目前有临床实例证明很多治疗疾病的方法可以用来预防疾病或调理亚健康的身体,现在笔者就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徒手牵伸技术对正常人体软组织的作用进行实践探究。

  • 标签: 徒手牵伸技术 正常人体软组织 肌肉 关节活动 牵伸作用。
  • 简介:目的研究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及其它肿瘤组织中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1)的缺失或突变。方法应用PER和PER-RFLP法分析人多种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中rb1基因的第14~16和第20外显子。结果在9种正常组织中都检测到了正常rb1基因片段,而32例Rb患者第14~16外显子全部缺失,第20外显子缺失率为65%(21/32)。乳腺癌和胃癌组织中第14~16外显子的异常率分别为9、5%和33%。结论rb1的缺失与Rb的发生直接相关,与其它肿瘤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肿瘤组织 RB1基因 PCR分析 聚合酶链式反应 视网膜母细胞瘤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的分娩产妇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及康复训练后的疗效。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内我院产科接收的120例初产妇,按随机分类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产妇,对照组采用阴道分娩,观察组则实施剖宫产;产后均对两组产妇实施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种方法下对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的产妇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产妇自身实际情况来采取分娩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我院的分娩产妇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及康复训练后的疗效。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内我院产科接收的 120例初产妇,按随机分类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0例产妇,对照组采用阴道分娩,观察组则实施剖宫产;产后均对两组产妇实施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种方法下对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的产妇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产妇自身实际情况来采取分娩方式。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成人正常肝和肝细胞癌DNA干系倍体及细胞核形态学参数的变化。方法:选取15例成人正常肝和45例肝细胞癌患者的归档蜡块,分别制备4μm、10μm的连续组织学切片,利用TIGER920G1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DNA干系倍体值及细胞核形态学参数。结果(1)成人正常肝DNA干系倍体主要以二倍体(73%)为主。(2)肝细胞癌的DNA指数在0.86~9.32之间。45例肝细胞癌病例中DNA干系倍体异质性率为77.8%,其中,34例(75.6%)为DNA干系非整倍体肿瘤,11例(24.4%)为近四/八/十六倍体肿瘤,无1例为DNA干系二倍体肿瘤。结论细胞核DNA干系倍体和细胞核形态学参数分析可作为鉴别人正常肝和肝细胞癌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肝细胞癌 DNA干系倍体 细胞图像光度术 形态学
  • 简介:目的:从三维水平定量揭示大肠腺癌、腺瘤及正常粘膜上皮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阐明其能量代谢的主要途径.方法:手术大肠腺癌8例,肠镜大肠腺瘤8例,大肠癌正常粘膜8例.按体视学原理和方法在电镜下随机摄片,以胞浆为参照空间,测试腺上皮细胞中形态正常的和空泡变性的线粒体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数密度(Nv)、平均自由程(λ)、形状因子(PE)、改良形状因子(pe)、规化形状因子(RFF)、平均体积(v)及平均表面积(s),比较这些参数在不同组织间的差异.结果:正常线粒体的Sv、Nv、pe、RFF在大肠腺癌、腺瘤和正常粘膜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泡化线粒体比较,三组间Vv、Sv、λ、PE、pe、RFF、v、s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部线粒体比较,三组间Nv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肠腺瘤线粒体增生明显,其生物氧化产能功能的结构基础较腺癌和正常组织增大,糖代谢以有氧代谢为主;大肠腺癌癌细胞线粒体减少,生物氧化产能功能的结构基础较正常及腺瘤减弱,糖代谢以无氧酵解为主;线粒体空泡化普遍存在于大肠腺癌、腺瘤和正常组织中,其形态更趋向于圆形.

  • 标签: 大肠腺癌 体视学 图像分析 线粒体 大肠腺瘤 能量代谢
  • 简介:目的 探讨在肿瘤组织切片上确定二倍体参考细胞核的选择依据;方法 五只健康兔的七种正常组织,每种组织包埋在同一包埋块内切片,Feulgen染色,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和分析计算其中五种组织细胞核的以完整细胞个体体积为单位的DNA含量;结果 脊神经节细胞核和小脑浦肯野氏细胞核都未能染上颜色,其余五种正常组织着色呈紫红色,其细胞核的DNA含量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55~136%);结论 在进行肿瘤细胞核的DNA倍体和DNA恶性度等指标的分析时,最好选择与肿瘤组织同一个体和和同源的正常组织细胞核作为二倍体参考细胞,采用同样的样品制备和同步的染色方法,才可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 标签: 二倍体细胞核 DNA含量参考值 图像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化学发光的方法在西门子centurexp上测定昌吉地区妊娠女性在其妊娠各个时期妊娠早期(T1)、妊娠中期(T2)、妊娠晚期(T3)特异性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收集符合《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提出的建立该单位或地区的妊娠期特异的血清甲状腺指标参考值的正常孕妇的血清标本,其中含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若干例。甲状腺激素作为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多器官功能活动。甲状腺功能状态对妊娠的正常维持及胎儿正常发育非常重要。妊娠期甲状腺疾病使妊娠期各种并发症显著增多,并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甲状腺功能异常、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儿,还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妊娠期间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可能造成胎儿脑发育障碍,这种发育障碍具有不可逆性,明显影响智力水平。因此,母体甲状腺功能除对妊娠本身产生影响外,对其子代亦起着重要的作用,妊娠期间正常的甲状腺激素分泌是维持子代正常发育的重要条件。正常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面临着复杂的生理学变化,这些变化使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生相应变化。由于妊娠期甲状腺特殊的生理变化,妊娠期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非妊娠妇女不同,如果以非妊娠健康人甲状腺激素参考值判定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会增加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误诊和漏诊率,增加临床工作中诊断和治疗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困难。因此2012年7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与围产医学分会联合颁布我国的《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指出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的碘摄入状况以及妊娠期特殊的生理代谢对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均可造成影响,建议各个地区和医院应该建立自己的妊娠期特异的血清甲状腺功能参考范围。目前昌吉地区尚无孕期特异性参考值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测定昌吉地区健康妊娠妇女的不同孕期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其变化规律,建立本地区的妊娠期血清甲状腺激素功能指标参考值,减少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漏诊和误诊,对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以期最大程度的减少母儿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根据美国国家生化研究院(NACB)制定的妊娠及甲状腺疾病诊断和处理指南中所推荐的试验方法来建立正常参考值范围。入选人群来源于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昌吉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且进行妊娠常规检查的昌吉地区妊娠妇女。筛选条件(1)查体未触及甲状腺肿大;(2)妊娠前及妊娠期间未服用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不包括雌激素类);(3)无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既往史;(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阴性;(5)无自身免疫性疾病;(6)妊娠期间无妊娠剧吐症状;(7)无甲状腺疾病的家族史;(8)经超声检查确定为单胎妊娠;(9)无滋养层细胞疾病;(10)无先兆子痫;(11)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阴性者(12)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阴性者。经过严格筛选得到妊娠妇女412名。分成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妊娠3组,各组分别123人、196人、122人。以各指标的第2.5至97.5百分数作为置信区间。将以上全部数据分别依据组别、内容等录入EXCEL,并使用SPSS19.0进行接下来的统计学分析。甲状腺激素功能指标的参考值采用双侧限制的95%参考值范围,结果用中位数M及双侧限值(P2.5和P97.5)表示。a=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妊娠各期血清FT3、FT4、TSH指标的参考范围血清FT3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4.63-4.86pmol/l、4.45-4.66pmol/l、4.24-4.37pmol/l;血清FT4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期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62-1.77pmol/l、1.64-2.02pmol/l、1.53-1.64pmol/l;血清TSH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03-8.00mIU/l、0.04-7.63mIU/l,0.49-5.70mIU/l。结论制定当地正常参考值非常必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分娩的产程观察与护理。方法:我科于 2016年 1月~ 2016年 7月收治的正常分娩的初产妇 87例,进行精心护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孕妇84例顺产, 2例 胎儿宫内窘迫改性剖宫产,1例并发产后出血,最终所有母子均安全出院。 结论:加强产程观察,进行预见性、全面地护理可使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分娩 产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妇产科正常分娩且产后出血的产妇40例进行研究,施加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疗效。结果对40例正常分娩且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护理后,护理疗效显著,显效33例,占比82.5%;有效6例,占比15.0%;无效1例,占比2.5%。护理总有效率为97.5%,效果显著。结论产妇产后出血危害性较高,但护理工作全面且及时,护理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及反应力,做出及时应对,是能够降低产后出血发生,改善产妇病情。

  • 标签: 正常分娩 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 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