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腹腔分流治疗创伤后脑积水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创伤后脑积水患者6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及观察组(34例),对照组使用脑室腹腔分流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腰腹腔分流,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腹腔分流治疗创伤后脑积水能在保证治疗有效率的前提下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治疗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治疗 创伤后脑积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横位以及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横位或后位难产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帮助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助产方式帮助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的出血率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在自然分娩率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在术后出血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横位以及后位难产的产妇,采用徒手旋转胎头帮助分娩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术后出血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术 自然分娩 枕横位 枕后位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与扩大根治治疗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32例胰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自愿的原则,将之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116例)实施扩大根治,对照组(116例)实施标准根治。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率、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扩大根治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胰腺癌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胰腺癌 标准根治术 扩大根治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腰引流脑脊液的安全性及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1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来我院接受救治的1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1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60例应用持续腰引流),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腰穿脑脊液间断引流)。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头痛持续时间、脑脊液红细胞廓清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5.35±1.30)d、脑脊液红细胞廓清时间(6.35±3.35)d相比对照组(10.20±2.46)d、(9.41±3.30)d明显更短,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相比对照组(16.00%)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持续腰引流脑脊液的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持续腰大池引流 脑脊液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持续腰外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腰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穿刺释放血性脑脊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头痛缓解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脑积水率、脑梗死率及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腰引流可以显著提高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早期持续腰大池外引流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重型脑外伤应用颅内减压联合腰持续引流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颅内减压治疗,观察组应用颅内减压联合腰持续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存活率为76.7%,观察组的存活率为88.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7%,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应用颅内减压联合腰持续引流治疗的疗效显著,预后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型脑外伤 颅内减压 腰大池持续引流 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中入路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胸腺扩大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2月-2017年10月,正中入路全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28例,19例合并有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观察手术后恢复、并发症情况、近期效果。结果28例手术均以正中入路VATS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术后恢复顺利。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7例术后重症肌无力完全缓解,12例术后重症肌无力明显改善,溴吡斯的明减量。出院后电话、门诊随访3-18月,未见复发、重症肌无力控制良好。结论正中入路胸腔镜手术扩大切除胸腺瘤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 标签: 正中入路 胸腔镜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内镜下隐静脉切除隐静脉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4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隐静脉剥脱,观察组接受内镜下隐静脉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失血量、切口数目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隐静脉切除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确切,中切口少、出血量少,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标签: 内镜 大隐静脉切除术 大隐静脉剥脱术 下肢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泡切除治疗肺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胸腔镜肺泡切除治疗的50例患者基本资料,评价该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55.2±2.3)min;中平均出血量(50.9±10.3)ml;平均住院时间(7.8±1.1)d。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其余患者均未见明显异常。本次手术无中转为开胸手术案例。且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未见患者复发。结论胸腔镜肺泡切除治疗肺泡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创伤较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腰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与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接诊的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2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腰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照组患者使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3.24±1.24)d,意识恢复时间(3.45±1.45)d,对照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6.35±1.62)min,意识恢复时间(5.28±1.78)h,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脑脊液置换相比,采用腰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更好,能够快速止血,恢复患者的意识,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 脑脊液置换术 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通过采用术后持续腰引流治疗以后,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观察。方法在本院所接受该类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30例(2017.5.1-2018.5.1),选其中的15例患者进行常规的腰椎穿刺引流治疗,记为对比组,剩下的15例患者进行持续腰引流治疗,记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要高于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通过采用采用术后持续腰引流治疗以后,同时大幅度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大池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可调压微创腰-腹腔分流技术治疗非梗阻性脑积水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参与治疗的非梗阻性脑积水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体外可调压微创腰-腹腔分流技术组(微创腰组,n=30)和常规侧脑室-腹腔分流技术组(常规侧脑室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腰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93.3%(28/30)显著高于常规侧脑室组73.3%(22/30)(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4/30)显著低于常规侧脑室组26.7%(8/30)(P<0.05)。结论体外可调压微创腰-腹腔分流技术治疗非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常规侧脑室-腹腔分流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经济实惠、患者家属易于接受的优点.

  • 标签: 体外可调压微创腰大池-腹腔分流技术 非梗阻性脑积水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我院自2003年以来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成功治疗咯血27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21~72岁.支气管扩张14例,肺结核11例,支气管动脉曲张2例,均为持续性咯血,咯血量(300~1000)ml/d以上经药物治疗疗效不佳.

  • 标签: 咯血/治疗 咯血/护理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给予神经内镜下脑室囊肿脑造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患儿18例。均采用神经内镜下脑室囊肿脑造瘘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本组患儿中造瘘成功率为100.0%,导水管口张开;颅高压、双下肢肌力增高等症状均明显好转;1例主诉智力减退者,随访12个月内转为正常;随访结束时入院复查头颅MRI,显示脑室水肿消失,且术后双侧脑室额角间距、第三脑室宽度、脑干“鸟嘴”到鞍结节距离明显小于就诊时(P<0.05);随访第11个月时,1例患儿出现硬膜下积液,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其余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采用神经内镜下脑室囊肿脑造瘘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鞍上蛛网膜囊肿 神经内镜 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3年内复发率。方法分析总结36位病人42肢体行分段缝扎手术的隐静脉曲张病人手术后3年静脉曲张的复发率。结果传统手术比分段缝扎手术有更低的3年复发率,相互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隐静脉曲张传统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仍然是治疗隐静脉曲张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静脉曲张 传统手术 分段缝扎术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标准骨瓣减压与常规骨瓣开颅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具体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选取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骨瓣开颅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标准骨瓣减压对患者治疗,然后以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两种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观察组,使用标准骨瓣减压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后,观察组的颅内压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而且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标准骨瓣减压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效果较少,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圈套息肉摘除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圈套息肉摘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圈套息肉摘除治疗结肠息肉,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 圈套息肉摘除术 结肠大息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皮肤病,最常累及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临床上罕见神经受累,但有部分疱疹症状不典型,或同时合并慢性头痛或颈椎退行性疾病者,很可能到神经内科就诊,若对病情分析不祥细,易造成误诊。我们报道2例少见以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带状疱疹感染。

  • 标签: 枕神经痛 带状疱疹 枕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外伤骨瓣开颅(StandardLargeTraumaCraniotomy)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省重点医院脑科室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7例,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39)两组。对照组治疗方法常规骨瓣开颅;研究组治疗方法标准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脑积液1例、外伤性癫痫4例、外伤性脑梗死2例,对照组脑积液5例、外伤性癫痫8例、外伤性脑梗死4例,闹切口疝2例,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未发生闹切口疝病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不仅不良反应少,还可有效地降压,故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颌布托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中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入院的颈椎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温针灸配合颌布托牵引治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进行针灸配合颌布托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医疗费用低,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针灸 颈椎病 效果 枕颌布托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