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根部护理部高危药品细则制定普外科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加强科室护理人员的高危药品相关知识培训,制定高危药品用药流程和管理制度。结果普外科的高危药品实现了科学的规范化管理,增强了病区护士对高危药品的认知,提高了病区护士对高危药品使用的防范意识,减少了病区高危药品使用安全隐患。

  • 标签: 高危药品 普外科 用药安全
  • 作者: 吴玲常俊刘红坤蒲金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外科接待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差错及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外科护理存在诸多潜在的护理风险,经预防性护理,提升了护理水平,满足了患者需求,值得推广。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视频在脊柱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科室住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腰椎、颈椎疾病患者99例,按照入院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49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开入住不同病房。实验组采用视频健康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康复护理技能掌握准确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康复护理技能掌握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健康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有利于护士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程序,提高了患者围手术期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康复护理技能掌握的准确率,从而提高了疾病康复的效果。

  • 标签: 健康教育 视频 脊柱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肛肠外科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肛肠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负性心理情绪,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观察两组护理前、术后24h、术后48h及术后72h疼痛情况,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术后48h及术后72h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0%vs25.00%,P〈0.05)。[结论]肛肠外科手术病人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能减少病人内心的焦虑、抑郁情况,减轻病人疼痛程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肛肠外科手术 围术期 焦虑 抑郁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跌倒预防评估记录单在泌尿外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在本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临床护士可操作性、临床效果评价确定评价标准,设计跌倒预防评估记录单,对年龄≥65岁的住院患者逐项进行评分,累积分值≥45分或患者年龄〉75岁者定为高度危险患者。在评估记录中进行每班评估、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本科应用住院患者跌倒预防评估记录单前后,即2012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前)和2014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后)65岁及以上患者资料,对跌倒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后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低于应用前住院患者(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老年住院患者应用跌倒预防评估记录单,可有效预防跌倒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住院费用,增强护士风险识别能力,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跌倒 跌倒预防评估记录单 泌尿外科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加强健康教育中护士与患儿家属的互动,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方法设计健康教育路径互动执行单并在“以家庭为中心”儿外科病房中应用。执行单包括健康教育路径和护患沟通卡。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路径的7个节点进行健康宣教,通过护患沟通卡与患者进行问答互动。采用自设问卷调查使用健康教育路径互动执行单前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结果健康教育路径互动执行单使用后,患儿家属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率高于使用前(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互动执行单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率。进一步深化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核心概念。

  • 标签: 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 外科 医院 儿童 住院
  • 简介:目的观察综合延续管理在泌尿外科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0例带双J管出院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出院宣教和单式告知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开展微信平台信息传递、建立专册登记及检查、双份签字告知书相结合的综合延续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按期拔双J管的例数和对拔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按期拔管率91.76%,对照组患者按期拔管率24.71%,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本次拔管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8.82%,高于对照组的65.88%,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双J管出院的患者实施综合延续管理能提高患者的拔管依从性和拔管满意度。

  • 标签: 综合延续管理 双J管 按期拔管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96例泌尿外科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焦虑状况以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基于IMB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泌尿外科病人的留置尿管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病人出院1周后SAS得分对照组41.8分±10.6分,观察组34.3分±8.2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由76.5分±8.4分提高至91.2分±7.3分,各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泌尿外科病人的治疗效果,降低焦虑症状,改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泌尿外科 健康教育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后短期(1—7d)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夹闭尿管的必要性,找出普通外科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拔尿管前是否需要夹管训练的证据。方法选取201例普通外科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拔除尿管前进行夹闭尿管训练,对照组开放尿管引流直接拔管。比较2组拔除尿管后恢复自行排尿时间、首次排尿情况、拔管后疼痛情况和尿路感染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恢复自行排尿时间分别为(2.555±1.31)h、(2.733±1.7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自然排尿例数分别为98例、97例,重置尿管均为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尿痛发生例数分别是93例、9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外科术后短期(1—7d)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夹闭尿管训练没有缩短正常排尿时间,重置尿管的例数、发生尿储留的例数和尿痛的例数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且在进行训练期间不利于随时观察尿量及尿色,以便于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示普外科手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不必进行夹管训练。

  • 标签: 导管 留置 手术后医护
  • 简介:目的探索品管圈在提高小儿外科静脉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品管圈,采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法和柏拉图等工具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选定主题为提高小儿外科静脉留置针使用合格率,对小儿外科静脉留置针的管理进行改进。结果应用品管圈后,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合格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品管圈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中取得了满意效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留置针 穿刺
  • 作者: 李春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作在头颈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的喉癌患者、甲状腺肿瘤患者、下咽癌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共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4例。首先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然后记录、分析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长短、住院总费用多少、住院安排流程知晓率高低及患者满意度高低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后的满意度及院安排流程知晓率分别为92.59%和83.33%,而对照组为75.93%和64.8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院安排流程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际临床护理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不但有利于护士护理行为的规范、护理记录的简化,还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穴位按摩结合辨证施膳护理对心脏外科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8例心脏外科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各9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及辨证施膳护理。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中医疗效。结果治疗6d后,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辨证施膳护理能一定程度改善心脏外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胃肠功能紊乱 穴位按摩 辨证施膳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基层医院外科手术病人心理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为提升医患关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入院的择期手术病人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整体满意率为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00%(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当日焦虑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当日抑郁发生率为8.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舒适度和满意度。

  • 标签: 外科 焦虑 抑郁 满意度 优质护理 基层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民族高校本科护生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某民族高校2010级~2012级本科护生107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人)和对照组(53人),两组临床见习分别采用Seminar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干预前后分别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沟通能力量表和团队凝聚力问卷评估两组护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见习结束后,分别用自行设计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表和Seminar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198.2分±20.7分)和沟通能力(66.0分±5.1分)评分高于对照组(183.7分±14.6分、63.8分±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成绩(78.2分±8.4分)高于对照组(72.5分±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护生对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在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Seminar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法,适用于民族高校本科护生。

  • 标签: SEMINAR教学法 外科护理学 临床见习 本科护生 评判性思维能力 沟通能力
  • 简介:为进行日间治疗的肿瘤病人建立包括病情观察、病情突变后的处置、制订营养食谱、社会及心理支持以及化疗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处理等服务的"康复旅馆",与日间病房进行无缝隙连接,解决肿瘤病人日间治疗时间外的安全问题,保障病人在出现意外状况时,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处理。

  • 标签: “康复旅馆” 日间治疗 肿瘤病人 延伸服务 病情观察 安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肝癌介入治疗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腧穴热敏化艾灸应用于压疮患者效果。方法将80例Ⅱ、Ⅲ期脑卒中后出现压疮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腧穴热敏化艾灸。结果观察组压疮愈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腧穴热敏化艾灸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利于脑卒中后压疮愈合。

  • 标签: 腧穴热敏化 脑卒中 压疮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循经刮痧对急性会厌炎咽痛症状缓解的情况。[方法]将60例急性会厌炎咽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刮痧组和循经刮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处理;常规刮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天突、扶突等穴位进行常规刮痧;循经刮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循手太阴、手足阳明经取穴,并点刺手太阴井穴少商穴。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对3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1h-48h进行咽喉部疼痛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循经刮痧组对咽痛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治疗后1h-48h),刮痧后1h-6h对咽痛具有缓解作用,且在治疗后2h疼痛缓解作用最强;循经刮痧组治疗后2h-48h对疼痛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常规刮痧组(P〈0.05)。[结论]循经刮痧组治疗可迅速缓解急性会厌炎咽痛症状,治疗作用持久。

  • 标签: 急性会厌炎 疼痛 针刺放血疗法 刮痧 循经刮痧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搜集耳穴贴压治疗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11月,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RCT,共1151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耳穴贴压可以提高PD病人的总有效率、降低MDQ评分、VAS评分以及血清EI-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治疗PD安全有效。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耳穴贴压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推进静脉治疗操作技术规范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7~12月成立PDCA管理小组,对静脉治疗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静脉治疗安全性及质量。结果:实施后护士静脉治疗内容知晓率、注射工具选择符合率、查对正确率、手卫生依从率、消毒操作达标率、中心静脉置管维护率、留置针使用合格率、信息记录完整率及患者满意率等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而静脉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实施后护士在基础护理、注射操作、健康教育、查对制度、静脉导管维护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PDCA管理能有效规范静脉操作,提高静脉治疗安全性及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质量管理 静脉治疗 操作技术 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