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社区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8例,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冠心病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调查(SAQ)评分、治疗依从及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干预后健康教育组的SAQ各项评分和总分[(54.3±7.2)分比(65.4±7.5)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治疗依从也显著升高(优良率,52.6%比77.8%),P〈0.05。随访6个月,健康教育组的MACE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8.9%比26.3%),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社区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术后行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共82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针对膀胱灌注的针对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灌注治疗依从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遵医、不完全遵医及完全不遵医行为的比例分别为80.5%、19.5%。0.0%,对照组患者的分别为41.5%、43.9%14.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的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依从,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膀胱癌 膀胱灌注 依从性 护理干预
  • 简介:持续心房颤动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人群中总的发病率约为1~2%,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年增加,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可达8%.而心房颤动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房颤动引起的脑卒中是非心房颤动引起的5倍.目前,华法林是临床上用于心房颤动患者长期抗凝治疗的最常用药物.循证医学表明,华法林可降低心房颤动患者栓塞脑卒中发生率达67%.

  • 标签: 心房颤动 华法林 抗凝治疗 强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09月期间的糖尿病患者116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依从和血糖检测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的依从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无意义。实验组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后的依从评分(24.26±1.6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9.43±1.72)分。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的血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无意义。实验组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可广泛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中。

  • 标签: 社区护理 糖尿病 依从性
  • 简介:目的研究社区服务居民的高血压干预效果与治疗依从。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高血压患者240例,男性126例,女性114例。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干预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社区干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高血压治疗。记录患者的高血压症状改善情况,分别在患者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患者健康行为情况与治疗依从。结果干预组采用社区干预,高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8.3%,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仅为76.7%,干预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128.4±12.0)mmHgvs.(138.2±16.1)mmHg]、[(82.5±9.4)mmHgvs.(92.2±10.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高血压认知、健康信念及健康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的依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社区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高血压认知、健康信念以及改善健康行为,提高治疗依从,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社区干预 高血压 依从性 临床研究
  • 简介: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及高发病,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控制达标对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1]。高血压是一种需终身治疗的疾病,其防治从医院走进社区势在必行,但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不乐观,具有疾病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这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差密不可分[2]。

  • 标签: 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 干预对策 社区 心脑血管事件 血压控制情况 高血压病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医生电话随访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戒烟依从、服药依从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的依从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随访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出院时都叮嘱入选患者术后必须戒烟、长期服药和1年内返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出院后只对随访组进行电话随访,出院1年后评定两组患者的依从。结果随访组患者的戒烟依从[90.32%(56/62)vs.75.00%(45/60),r=5.02,P〈O.05]、服药依从[91.25%(73/80)vs.77.50%(62/80),x2=5.74,P〈O.05]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依从[90.00%(72/80)vs76.25%(61/80),r=5.39,P〈O.05]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医生电话随访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戒烟依从、服药依从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的依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电话随访 冠状动脉支架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 戒烟 依从性
  • 简介: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约占75%,具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虽疗效确切,但受患者发病时间等诸多条件限制,影响该疗法的开展。而传统的抗凝、降纤、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神经保护剂等药物治疗,疗效又不甚理想。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取得较好疗效[2~4]。但高压氧的疗效取决于治疗时机和剂量而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高压氧治疗 治疗依从性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随访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服药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期间内的3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随访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出院后的生存质量、服药依从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服药依从等均要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讨论针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服药依从,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随访护理 生存质量 依从性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的依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将接受抗栓治疗的16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CHA2DS2-VASc评分给予相应的抗栓治疗,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并通过随访调查的形式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抗栓依从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66例患者出院后6个月抗栓治疗依从良好者85例(51.20%),其受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及家属认知度有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6例患者出院后12个月抗栓治疗依从良好者61例(36.75%),其影响因素可能与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是否参加过培训及家属认知度有关,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院外抗栓治疗依从低下,其可能影响因素有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疾病相关培训及家属认知度。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及应用药物的认知度能够增加患者院外治疗依从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房颤动 抗栓治疗 依从性
  • 简介: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始终.健康教育的效果对于病人的治疗和护理直接相关,但由于脑卒中病人的特点,使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谈一点我们实施的体会.1.脑卒中病人疾病特点和健康教育难点1.1.疾病特点:由于脑卒中病人多数是老年患者.多伴有偏瘫、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言语困难、老年痴呆等.因此,病人理解力和记忆力明显下降,由于这一年龄段病人年纪较大、文化程度不高、接受能力差、因此,给健康教育带来一定难度,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1.2.家庭原因:由于一些家庭经济原因或子女照顾不够,宣教方面得不到家属的配合,而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病人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儿科护理中为了使影响健康的危险行为被降低或消除,养成良好的行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应进行健康教育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使患儿及其家长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做好儿科护理,密切护患关系,因此做好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科护理 应用
  • 简介:"牙源高血压"的概念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提出,但是针对牙龈健康与高血压的研究却很少,最近的一项临床研究发现,强化牙周治疗可降低牙周炎合并高血压前期患者的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了新视角。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调查报告显示,跟十年前相比,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状况均有改善,但35-44岁的中青年牙结石和牙龈出血却没有实质的好转,而且牙龈出血的检出率还上升了10.1%.

  • 标签: 牙周炎症 高血压 牙源性
  • 简介: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干预的效果。方法以某高校社区高血压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服药依从率及血压控制率均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病知晓率,减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应在社区广泛开展。

  • 标签: 高校 社区 高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析高血压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76例高血压病患,采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搭配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及住院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病患治疗依从率(进食、就寝、服药、检查)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护理中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减少安全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 健康教育 安全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剖宫产指征的孕妇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剖宫产术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观察两组剖宫产手术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剖宫产产妇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到剖宫产术后,增强了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同时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神经内科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神经内科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满意度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85.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冠状动脉及其大的分支主要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或心外膜的深面,但有时可能被浅层心肌纤维覆盖,这部分冠状动脉被称为壁冠状动脉,该心肌纤维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ialbridge,MB),部分心肌桥病人可有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1].随着近年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的广泛开展,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检出病例不断增加,心肌桥的临床意义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对心肌桥病人的健康教育在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依从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上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冠状动脉心肌桥
  • 简介:[摘要]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方法,提高了癌症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放疗期间减轻或避免了放疗反应和并发症。提示实施的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 标签: []头颈部癌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心肌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72例小儿心肌炎患儿进行前瞻对照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持续干预2个月,对比两组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心肌炎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提升家属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小儿心肌炎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