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膝骨关节也称退行关节、老年关节、增生性或肥大关节,是骨科的临床常见,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正日益上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治疗上通常要通过多种康复治疗方法来消除或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尽最大限度的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本文探讨了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的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法,期望找到更好的方法。

  • 标签: 退行性 膝骨关节炎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测定血浆血管血友因子(vWF)浓度,探讨血浆vW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择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测定其血浆vWF水平,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作相关分析。同时选非冠心病患者2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冠心病组血浆vW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血浆vWF水平明显升高,(181.24±26.56)%:(157.11±26.63)%,P〈0.01;多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的血浆vWF水平明显升高.(195.52±26.57)%:(165.24±26.90)%、(180.54±18.58)%,P分别〈0.01、〈0.05;双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的血浆vWF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与单支病变组的血浆vWF水平无差异。血浆vW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702,P〈0.01)。结论:血浆vWF水平可较好反映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和冠状动脉病变范围。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内皮 血管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软组织贴扎治疗膝关节关节的临床观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膝关节关节患者随机分为软组织贴扎组+康复运动疗法组(治疗组)及康复运动疗法组(对照组)各3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VAS)、Lequesne肿胀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在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在治疗后患者疼痛度、Lequesne肿胀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软组织贴扎技术在KOA整个病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能消肿止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膝关节肌肉的稳定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软组织贴扎技术值得在临床康复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软组织贴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视觉模拟评分 Lequesne指数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血浆血管血友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及血管血友因子裂解酶(vonWillebrandfactorcleavingprotease,vWF-cp)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分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7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17例,分别于急性期(入院后即刻)和恢复期(4周)采血.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各17例,入院次日空腹采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vWF活性水平,残余胶原结合力试验测定血浆vWF-cp活性水平.结果①血浆vWF活性水平: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10%±25%、急性心肌梗死组急性期131%±25%,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84%±19%和对照组72%±13%(P<0.01);亦高于恢复期(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恢复期为77%±9%,急性心肌梗死组恢复期76%±11%)(P<0.01);②急性期血浆vWF-cp活性水平: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53%±12%、急性心肌梗死组46%±12%,均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77%±10%和对照组81%±17%(P<0.01);亦低于该组恢复期(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恢复期分别为80%±7%和81%±7%,P<0.01);③恢复期各项指标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vWF水平升高、vWF-cp活性降低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栓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 简介:类风湿关节的患者,会有较高风险在四肢或肺部出现血栓,该研究发表于2012年10月3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血栓可以游走至脑部引起中风。在瑞典进行了一项超过45,000名成人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患类风湿关节的人群中栓塞问题有较高的风险,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高风险 血栓 《美国医学会杂志》 研究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加钻孔减压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9月~2008年1月对该院69例膝骨关节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加钻孔减压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并采用VAS疼痛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分别于治疗1、3、6个月及1年、1.5年时进行门诊随访。结果治疗后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及毒副作用。结论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加钻孔减压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是治疗膝骨关节的一种有效方法,但需要掌握其适应症。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关节镜下清理术 玻璃酸钠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类风湿关节针药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自2011年8月至2014年9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的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复方磷酰胺片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口服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则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针刺拔罐法进行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3.33%、93.4%;而对照组分别为16.67%、80.65%,同时还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瘀血痹阻证以及寒湿痹阻证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给予类风湿关节患者针药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并且对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也较为显著。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针灸治疗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在类风湿关节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实验组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沉指标为(45.6士5.8mm/h)、C-反应蛋白指标为(21.6士3.0mg/ml)、类风湿因子为(53.2士10.4u/m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发病率较高,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雷公藤多苷片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类风湿关节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健康状况的治疗效果予以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患者共96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了实验结果的公平和准确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即(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予以探讨。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显著高于对照组,经P<0.05。结论将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到类风湿关节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类风湿性 关节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肝脊髓又称门-腔分流脊髓,是肝病并发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缓慢进行痉挛截瘫为特征,脊髓侧索和后索脱髓鞘病理改变为主。本多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表现突出。多数患者有反复的上消化道出血、门-体静脉分流术和脾肾静脉吻合术后。多见于手术或自然形成门-腔循环分流,大多数病例与肝并存,往往脊髓症状被严重脑的意识及运动障碍所掩盖而不能做出诊断,直至病理检查时才发现脊髓后索、侧索的脱髓鞘改变。无手术史者,常有明显的腹壁静脉曲张,提示已自然形成了门-体静脉分流。

  • 标签: 肝性脊髓病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辛伐他汀与阿卡波糖配合治疗对糖尿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水平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120例糖尿合并高血脂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A组(n=60,辛伐他汀联合阿卡波糖)和B组(n=60,辛伐他汀),观察两组的患者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水平均明显降低,A组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t=4.882,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合并高血脂有助于降低水平,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合并高血脂 辛伐他汀 阿卡波糖 炎性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胰腺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提高对创伤胰腺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临床随访证实的15例闭合腹部外伤致胰腺损伤的CT表现。男11例,女4例,年龄16~53岁,平均年龄(28.6±11.32)岁。结果胰腺局限性或弥漫肿大10例,明显局限性血肿形成2例,网膜囊积液8例,胰周积液及左侧肾前筋膜增厚11例,其中3例主胰管损伤中仅1例CT检出。假性囊肿5例,于伤后5-7天内出现3例,于外伤3周后出现2例;而其中1例患者于1周内出现囊肿的基础上,在3周后出现多发囊肿。本组囊肿位于胰体部2例,胰尾部3例,多发囊肿1例。4例首次CT检查阴性。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胰腺损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早期可对多数病例明确诊断。

  • 标签: 胰腺 创伤性胰腺炎 假囊肿 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
  • 简介:有些人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心脏发作。究竟这类型的心脏发作是如何被发现的?确实是在全部的心脏发作中有一半的情况是被称为无症状心脏发作,这意味着它们没有任何关联的症状。事实上,患者可能会有出现过一些不显著的症状,如胸部不适和头晕。但是这些症状可能是轻微及短暂的,所以才未被发现或忽略。无症状心脏发作通常是做心电图(ECG)的时候发现,

  • 标签: 心脏病发作 无症状性 胸部不适 胸痛 肌肉损伤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报道房心动过速心肌1例。方法持续心动过速心肌导致心衰。于2011年2月17日行射频消融术。常规置入冠状窦电极,希氏束电极和右心室电极。体表心电图示:V1导联P波向下,ⅠⅡⅢaVF导联P波向上。aVL导联P波双向。心内电图示A波2:1下传室波且冠状窦近端A波早于远端,希氏电极A波最早。考虑房速来自右房上部。从右股静脉进8.5SR0血管鞘用IBI90cm中弯温控大头在三尖瓣11点(左前斜45度)处标测到大A小V波且A波较冠状窦远端提前110sm。用功率30W,温度55度消融。10秒内房速终止。但消融过程中温度很快达到,功率却不到5W。巩固消融160ms。反复心房刺激未诱发房速。第二天复发,房波频率稍慢,位置不变。故改用IBI110cm中弯冷盐水大头在同一靶点消融,功率30W温度43度,盐水流速为12ml/分。消融成功。一周后又发,改用三维(EnsiteNavx)系统标测,证实为右心耳中部房速。功率30W温度43度,盐水流速为20ml/分。反复消融成功。结果消融成功。结论持续心动过速心肌射频消融成功后预后佳。

  • 标签: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射频消融术 持续性 房性 冠状窦电极 功率
  • 简介:肥胖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在大多数西方国家,高血压病患者中约65%~75%为肥胖者[1].1994年瘦素(leptin)的发现使人们对肥胖的研究真正进入分子时代[2].研究表明:瘦素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能量代谢及血压,由于选择瘦素抵抗,导致肥胖及肥胖相关高血压的发生.

  • 标签: 瘦素 肥胖 高血压病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化脓胆管的护理体会。方法对入院患者采用积极抗感染,抗休克补液治疗后,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细致地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38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除1例因术中死亡外,无手术后死亡病例。

  • 标签: 高龄急性 胆管炎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功能胃肠流行情况,探究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借助于三级抽样法,对我地区范围内3000例观察对象进行调查,并就其年龄、患病情况、性别以及心理状态的各不相同加以对比。结果不同性别间,功能肠胃病患病情况对比,男性患病例数较多于女性,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年龄段观察者功能胃肠发病率均在30.0%~71.0%间;以50~59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为70.3%,与其他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胃肠1620例患者发现伴有焦虑情绪障碍者127例,抑郁情绪障碍者158例;无功能胃肠1380例中焦虑情绪障碍者62例,抑郁情绪障碍者78例;两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功能胃肠50岁以上人群属高危人群,心理因素与发病存在密切的相关

  • 标签: 功能性胃肠病 流行情况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糖尿胃轻瘫属于祖国医学“痞满”或“胃痞”范畴。糖尿胃轻瘫者病程较长,易久病入络,血络易瘀,故血瘀为者相当普遍。糖尿胃轻瘫辨证治疗不能忽略瘀血所起的作用。在常规辨证的基础上,配合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

  • 标签: 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 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