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我科自2005年1月~2005年6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7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25~68岁,平均(48.5±6.8)岁;对照组37例,男29例,女8例,年龄26~67岁,平均(47.8±6.7)岁。

  • 标签: 治疗组 下呼吸感染 疗效观察 痰热清 急性 感染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抗生素经验性治疗.方法分析9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培养结果.结果G-杆菌占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绝大多数,为85.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耐药情况也比较严重.结论通过对这90例培养结果的分析,对我院的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有了解,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

  • 标签: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 临床分析 痰培养 铜绿假单胞菌 培养结果 经验性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肺气肿和功能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慢阻)患者肺炎病情发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患者140例。根据随访结果有无肺炎发生分为慢阻发生肺炎组(n=60)和慢阻未发生肺炎组(n=80)。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肺气肿及功能指标上的差异,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慢阻患者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并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慢阻阻塞程度对肺炎病情发展的影响。结果140例慢阻患者经随访,60例发生肺炎,80例未发生肺炎。两组患者在年龄、BMI、SGRQ评分、6min步行试验、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LAA-950、平均密度比方面差异显著(P〈0.05)。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LAA-950、6min步行试验是影响慢阻患者发生肺炎的危险性因素(P〈0.05)。其中,以LAA-950指标为主的肺气肿出现异常、以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6min步行试验指标为主的功能出现异常的慢阻患者易发生肺炎。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重度阻塞患者发生肺炎可能性更大(P〈0.05)。结论LAA-950、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6min步行试验结果是影响慢阻患者肺炎病情发展的重要危险性因素。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肺功能 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HemaG型振动排机对呼吸道疾病排的效果及最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从2008年1月~2011年1月入住我科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排困难者10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0例,对照组528例,观察组在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同时应用HemaG型振动排机协助排,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结果两组排效果及住院的天数比较有很高差异性(P〈0.001)。结论呼吸道疾病所引起的排困难者在使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兼用HemaG型振动排机排的效果比单纯使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效果著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

  • 标签: 呼吸道疾病 振动排痰机 排痰效果 排痰法 护理效果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沐舒坦治疗肺脓肿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纤支镜局部灌洗给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6个月,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应用纤支镜灌洗给药治疗急性肺脓肿具有临床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镜 局部灌洗 肺脓肿 沐舒坦
  • 简介: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非干酪性坏死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常侵犯、双侧门淋巴结,临床上90%以上有的病变,好发于中青年人,尤其在寒冷地区发病率较多,因该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造成误诊误治。由于老年人患本病罕见,加上有基础疾病,病情复杂,更易误诊,为提高老年结节病的认识,现将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结节病7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肺结节病 临床分析 老年人 系统性疾病 误诊误治 肺门淋巴结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外并发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有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或肺炎支原体DNA阳性。并与同期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无外并发症患者9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外并发症组患儿发热时间更长,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外并发症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预后较好,但仍需要医生引起重视,防止漏诊和误诊。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感染 肺外并发症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估测评分Ⅱ(APACHEⅡ)系统干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连续入选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重症肺炎需机械通气68例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为干预组,B组常规组。比较两组死亡危险度和病死率及观察期结束时的APACHEⅡ评分值。结果A组在观察期24h后与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干预对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估测评分Ⅱ 老年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经验性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选择老年CAP患者68例,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组(治疗组)和头孢噻肟组(对照组)各34例,其中,左氧氟沙星组400mg每天一次静滴,头孢噻肟6g/a,分二次静滴,总疗程均为10-14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8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400mg,每天一次静滴,治疗老年性CAP疗效好,不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且一天一次给药,治疗方便、经济。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68例老年哮喘患者给予吸入舒利迭和异丙托溴铵喷雾剂,疗程为1个月。比较50例健康体检者及哮喘患者治疗前、治疗后FeNO、功能变化,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治疗前FeNO、Eos、N水平明显升高,各功能指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PEF、FEV1、Eos、N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未控制组,完全控制组FeNO、Eos、N水平均明显低于部分控制组(P〈0.05);治疗前,哮喘组患者FeNO水平与Eos、N呈正相关(P〈0.05),与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5),但治疗后,FeNO水平与Eos、N呈正相关(P〈0.05)。结论FeNO水平在哮喘患者中明显升高,结合功能检查,有助于提高老年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老年 呼出气一氧化氮 肺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对老年肺炎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价探究.方法选择自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老年肺炎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并排除细菌感染的健康老年人56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的PCT和CRP水平.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1周,根据病情好转分为改善组32例和未改善组24例,比较两组PCT、CRP水平.结果观察组PCT、CRP水平分别为(2.62±0.34)ng/ml和(34.24±4.82)mg/ml,对照组为(0.05±0.01)ng/ml和(4.71±0.18)mg/ml,观察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RP诊断老年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4%(54/56)和67.8%(38/56),P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52/56)和76.8%(43/56),而两者联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6%(53/56)和89.2%(50/56),联合诊断特异性明显更高(P〈0.05);改善组与未改善组相比,PCT、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明显更低(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上升,PCT和CRP可作为老年肺炎诊断的灵敏指标,对于PCT和CRP的动态监测有助于老年肺炎预后判断.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老年肺炎
  • 简介:病史摘要患者,女,53岁。于2007年2月初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干咳,无发热、胸闷、胸痛等症状,自服“感冒药”后症状稍有所缓解。1月后又出现咳痰蓝中少量带血现象。在当地医院胸片检查诊断为:“支气管炎症”,予以抗感染治疗,治疗两周后,咳嗽、血等症状未见减轻,却感觉吸气时左下胸隐痛蓝有低热37.5℃。3月下旬外院复查CT示“左下叶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杏示“左下叶背段开口黏膜充血水肿,管口狭小”,细胞刷检:“未找到癌细胞”。转来我院作进一步检查。

  • 标签: 咳嗽 血痰 肺部团块状 纤维支气管镜
  • 作者: 施建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7期
  • 机构: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人民医院,云南广南663300
  • 简介:目的:探究对大叶性肺炎患者采取电子支气管镜下内注药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66例大叶性肺炎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3,电子支气管镜下内注药疗法)和对照组(n=33,常规药物疗法),比较分析两组不良指征消退时间及治疗成效。结果:实验组发热、肺部啰音、咳嗽、使用抗生素等各项不适症状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5d、7d、15d分别拍摄临床影像,实验组影像学所示出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大叶性肺炎的治疗,利用电子支气管镜进行内注药法较常规内注药法而言,成效更佳,可明显加快高热、恶寒、胸痛、咳痰等各项不适症状缓解,同时能缩减住院时间,强化预后生活质量,其临床意义较高。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肺内注药法;大叶性肺炎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收治5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疗情况.结果58例患者1例死亡,其余治疗结束时,全部稳定.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的警惕,对于一些不典型又高度疑似肺结核患者,可考虑试验性抗痨治疗,早期诊断,规律抗痨,一般预后良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合并肺结核 老年 肺结核患者 抗痨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肺泡灌洗联合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内科常规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 标签: 肺泡灌洗 纤维支气管镜 吸入性肺炎
  • 简介:目的:评价早期不同营养方式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确诊的V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30例)和肠外营养(PN)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EN和PN组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流质饮食及静脉营养。比较各组营养支持2周后营养状态、临床有效率、撤机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营养支持后血清血红蛋白水平及臂肌围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有所升高,其中,EN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同时炎性指标则明显降低,EN组低于其他两组(P〈0.05),但是PN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EN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N组及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PN组及对照组(P〈0.05),而PN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提高VAP患者营养状态,其中EN效果最显著,更有助于改善VAP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营养支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患者,男性,64岁,医务工作者。因右胸痛1月入院。患者于1月前渐起右侧胸背痛,痛呈“抽搐灼痛”状,沿肋间向前放射,呈持续性,白日工作与活动时无发作现象,多于夜间睡时在一定体位下发生。否认创伤史,疼痛日渐严重,影响夜眠。无发热、咳嗽、咯痰、咳血等肺部症状。由于患者为医务人员在摄胸片及侧位片未发现明显肺部病变后,

  • 标签: 肺腺鳞癌 医务工作者 肺部症状 肺部病变 医务人员 胸背痛
  • 作者: 刘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第10期
  • 机构: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眉山 620500
  • 简介:一旦患上肺炎就意味着病情较为严重了,并且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在生活中患上肺炎后应注意休息和多喝水,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肺炎患者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注意事项?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 标签: 肺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