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晕切口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结合置入乳房假体的适应症。方法通过对接受注射者症状、体征归纳总结,分别行MRI检查,并采用手术直视下取出加残腔灌洗以及病变组织去除术等综合治疗手段,分析其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以及同时置入假体的适应症。结果本组42例治疗效果基本满意。MRI复查显示无明显水凝胶残留,其中26例同时置入假体,效果良好。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手术直视下取出加残腔灌洗以及病变组织去除术是目前治疗并发症的最好方式;严格把握同时置入假体的适应症。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并发症 隆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中切牙唇侧和舌侧的力偶距与力的比例(M/F)与牙齿转动中心(Co)的关系,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创建下颌骨及下切牙的三位有限模型,从牙齿唇侧、舌侧是假不同在和求解。结果产生牙齿整体移动时,唇侧和舌侧所需的M/F值不同,唇侧为-9.31,舌侧为-12.78。结论舌侧正畸中,内收切牙的同时一定要加足根舌向转矩,而且不能根据唇侧加力的经验来判断。在唇侧或舌侧,不同的M/F加载下,下中切牙的转动中心位于牙长轴上,M/F值和Co位置呈双曲线关系。

  • 标签: 正畸学 矫正 转矩 模型 解剖学 切牙 舌唇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应用顺应皮纹方向的小切口,皮下分离,切断汗腺导管,通过剪除刮净皮下组织和汗腺,缝合皮肤,治疗腋臭。愈后美观无疤痕,不影响上肢运动。

  • 标签: 腋臭 小切口 分离剪刮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适应症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86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阑尾切除采用小切口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和临床效果。结果86例阑尾炎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均康复出院,其中79例成功进行了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其余7例行延长手术切口。小切口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外形美观。结论单纯阑尾炎和大多数化脓性阑尾炎皆可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此种手术方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外形美观。

  • 标签: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适应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腋臭的好方法。方法腋窝处设计1.5-2cm小切口,局部肿胀麻醉,根据腋臭的形成原因剪除腋窝部大汗腺组织,放置负压引流管,减少并发症。结果应用此手术方法治疗腋臭患者36例(71侧),无复发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切口瘢痕不明显,双上肢活动灵活,无麻木感,效果满意。结论小切口剪除法腋臭根治术术式简单,容易掌握,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是良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腋臭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咽入路齿状突磨除联合后路枕颈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手术配合。方法总结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2例寰枢椎脱位伴齿状突型颅底陷入患者。所有病例均在显微镜直视下口腔咽部入路切除齿状突加枕颈融合。结果经过细致的手术配合,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口咽入路齿状突磨除联合后路枕颈融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手术选择。配合手术医生实施个性化手术方案,医护默契配合,严格操作规范是确保手术顺利的保障。

  • 标签: 经口咽经后路联合手术 寰枢椎脱位 颅底陷入 手术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角膜缘梯形切口;跨肌肉切口;穹隆部切口;在斜视矫正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斜视患者分别选用3种不同结膜切口,进行斜视矫正手术,对术中及术后3-6个月手术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三种结膜切口显示,各有利弊,应根据斜视类型及斜度大小分别选择相应结膜切口。结论三种结膜切口在斜视矫正术后6个月,均能取得美容矫正效果。对初学者应选择切口暴露好,易于操作的角膜缘梯形切口或跨肌肉结膜切口,待手术操作熟练后再选择穹隆部结膜切口较为合适。

  • 标签: 结膜切口 斜视手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前弧形小切口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和对术后美容的影响。方法6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按手术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采用颈前弧形小切口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美容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腺瘤切除术,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甲状腺功能低下。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美容效果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劣于观察组,P<0.05。结论颈前弧形小切口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美容效果佳。

  • 标签: 颈前弧形小切口 甲状腺腺瘤 疗效 美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两种不同切口缝合法的效果,改进剖宫产手术切口的缝合方法。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09年6月100例择期剖腹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采用传统三角针丝线间断褥式缝合手术切口(对照组),50例采用4-0H0lycom皮因连续美容缝合(观察组)。比较住院时间,切口缝合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切口缝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伤口Ⅰ期愈合率以及病人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手术切口 剖宫产 缝合法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151例(165侧)。结果平均切口长1.5Cm-1.8Cm,平均手术时间20分钟,平均住院天数4天,近期阴囊水肿4例,术后预防性口服抗生素1-2天,无切口感染,随访12个月,所有病例无一例复发,无其它并发症。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手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具有微创和安全经济的效果。

  • 标签: 儿童 腹股沟斜疝 横切口 疝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80例(眼)老年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80例(眼)老年白内障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术后l周视力<0.3占11.25%,0.3≤视力≤0.8占82.50%,视力>0.8占6.25%。无严重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出现。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确切可靠,手术方法安全,操作简便,无术后严重并发症。

  • 标签: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老年白内障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在穹窿部微小结膜切口斜视手术中的配合及护理要点及操作规范,为实现儿童斜视手术微创化提供护理平台。方法回顾50例儿童微小穹窿部结膜切口斜视手术,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特点及效果。结果儿童微小穹窿部结膜切口斜视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反应轻,手术室护理人员通过针对不同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及密切观察眼-心反射、术后观察出血及心率变化,可协助手术医师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通过手术室护理人员严格的护理操作,可明显提高微小穹窿部结膜切口斜视手术患儿的依从性,简化术后护理,缩短平均住院日。

  • 标签: 儿童 斜视 穹窿部 微创技术 眼心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超薄皮瓣法在腋臭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对872例腋臭患者应用小切口超薄皮瓣法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72例患者皮下血肿45例,局部皮瓣坏死(1~3cm2)19例,切口延迟愈合57例。723例随访1~2年,其中706例异味消失或显著下降,异味残留17例,瘢痕增生2例,无上肢活动功能障碍。结论小切口超薄皮瓣法治疗腋臭,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腋臭 小切口超薄皮瓣法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腋下弧形小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采用腋下弧形小切口切口长度6-14cm,平均11.6cm)对185例胸部疾病的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包括气胸、血气胸、肺部良恶性肿瘤、纵隔肿瘤、食管良恶性肿瘤以及贲门癌等。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地进行了手术,无手术死亡,并发症率为4.8%。结论腋下弧形小切口开胸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出血少、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恢复快以及美观等优点,是治疗胸部疾病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小切口 胸部疾病 微创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4例桡动脉冠心痛介入诊疗的优势,将更广泛的运用于临床。方法通过做好术前患者的评估与准备、心理干预;术中默契配合医生,保障桡动脉穿刺、置管、手术及拔管等各项操作顺利进行;术后24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伤口、手部及术肢,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结论只要规范化操作,桡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前,鼻内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最主要手段,其对鼻腔、鼻窦炎性疾病的有效率达到95%以上。在1136例手术中,痊愈988例占86.97%,好转129例占11%,无效19例占1.67%.通过评价证明鼻内窥镜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最佳疗效.方法。术前常规行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记录手术方式、术中病变及术后处理方法,术后全部随访半年,均得到满意结果。

  • 标签: 内窥镜 鼻窦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4~2009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病人,选择性对部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切除胆囊后扩张胆囊管,胆囊管探查胆总管或取石病例24例,并对其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本组中男性8例,女性16例,年龄38~76岁,B超为确定诊断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术采用“胆囊切除术+胆囊管胆总管取石一期缝扎术”。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8~12d;术后无并发症。16例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石及残留结石;结论胆囊切除并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是一种较好的安全手术方法。

  • 标签: 选择性 纤维胆道镜 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