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尿道下(hypospadias)是因前尿道发育不全,导致尿道口达不到正常位置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尿道开口可出现在正常尿道口近侧至会阴部之间,部分病例伴发阴茎下弯。由于其术后合并症多,尿道瘘的发生率高,在多达300余种的手术方法中,至今尚无一种满意的,能被所有医师接受的术式。近年来,有几种术式经受了临床实践的检验,

  • 标签: 尿道下裂 手术方法 先天性畸形 术后合并症 发育不全 正常位置
  • 简介:急性颅脑损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原发性颅脑损伤是指外力对脑的直接作用力导致的损伤,常见的有脑挫伤、脑震荡、颅内血肿等。继发性颅脑损伤是指原发性脑损伤导致的脑组织进一步损害,如低氧血症、脑水肿和颅高压等。根据部位不同,还可以分为局限性和弥漫I生脑损伤。局限性脑损伤包括脑挫伤、头皮撕裂伤、外伤性血肿等。弥漫性脑损伤包括弥漫性轴突伤、脑缺氧、低氧血症、弥漫性脑水肿和弥漫性脑血管损伤。

  • 标签: 脑挫裂伤 继发性脑损伤 原发性颅脑损伤 弥漫性脑损伤 弥漫性脑水肿 继发性颅脑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儿童脑头蚴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确诊的儿童脑头蚴病17例,回顾性分析其脑部的MRI表现,部分病例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同时回顾性分析该病就诊时的诊断符合率及统计两位影像学医生在掌握该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前后诊断检出率的变化。结果增强扫描12例,病灶均显示强化,8例病灶呈环形、串珠状或匐行管状强化。7例MRI复查发现2例病灶强化的位置及形态有改变。病灶匐行管状、串珠状、扭曲条索状强化及随访病例病灶位置及形态的改变是儿童脑头蚴病MRI典型征象;17例脑头蚴病患儿临床首诊时、行第一次影像学检查后及随访后多次影像学检查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11.8%和28.6%。两位影像学医生在掌握该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后诊断检出率提高到64.7%、70.6%与85.7%。结论儿童脑头蚴病的脑部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正确把握该病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对减少临床误诊率有很大帮助。

  • 标签: 裂头蚴病 脑疾病 磁共振成像 儿童
  • 简介:目的初步建立用荧光法标记的探针检测呼吸道合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引物法标记呼吸道合病毒A2株(RSVA2)G蛋白胞外区段编码基因的cDNA克隆片段,制备荧光探针,建立RSVA2RNA斑点杂交实验.结果探针可检测到1×103RSV感染的细胞,并且与同为副粘病毒属的麻疹病毒(measlesvirusMV)之间无交叉反应.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用于病毒基因表达以及评价抗病毒药物的研究.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荧光探针 制备 麻疹病毒 斑点杂交 副粘病毒属
  • 简介:先天性脊柱是最常见的神经管畸形,近些年对脊柱的病因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是一些复杂类型脊柱即使通过手术治疗,术后仍会出现严重的肢体活动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通过对病因学研究以及孕期B超检查,可以提前预防和早期诊断,有效降低了先天性脊柱的出生率。脊柱的手术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应在保护神经组织的前提下,尽量切除病变组织,最大程度地松解脊髓拴系;应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手术前后需要通过泌尿系统B超和尿动力学检查进行评估,对手术后出现的下肢畸形应及时行矫形手术,这样可以提高脊柱的总体治疗效果。但目前对于最佳手术年龄、隐匿性脊髓拴系综合征和无症状脊髓拴系的手术指征等尚存在争议。因此,对于先天性脊柱患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前进行全面评估以及术后定期随访,及时处理并发症,能明显提高其总体治疗效果。

  • 标签: 椎管闭合不全 诊断 治疗
  • 简介:孩子6个月以后可以训练爬行。把孩子放在地毯上,收拾好周围的用品,收起地上的电源插座等危险品。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在他够不着的地方,但不要太远,宝宝想要拿,往前移动就能拿到。

  • 标签: 智慧 孩子 危险品
  • 简介:目的总结68例小儿尿道下的治疗经验。方法68例尿道下患儿,对阴茎头型患儿采用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法(MAGPI术式);冠状沟型或距冠状沟较近的阴茎体型采用尿道口基底血管皮瓣法(Mathieu术式);尿道口在阴茎体外213段伴有阴茎轻度下弯或无下弯者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法或加盖岛状皮板法(Snodgrass术式或Onlay术式):有严重阴茎下弯的所有阴茎体型采用横裁或纵裁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Duckett术式或Hodgson术式);阴囊型或会阴型用阴囊中缝皮管加横裁包皮岛状皮瓣成形尿道(Duplay联合Duckett术式)。结果治愈62例,并发尿道瘘3例,尿道狭窄4例,治愈率为89.8%(61/68)。65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5个月(3~39个月),随访期间患儿排尿正常。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重视术中技巧,选用合适的修复材料,能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尿道下裂/外科学
  • 简介:胸骨(congenitalcleftstemum)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畸形,Torres于1740年首次描述了此类疾病,从此,胸骨的相关报道逐渐增多,并对该疾病进行了分类,一些治疗方法也相继出现。

  • 标签: 胸骨裂 五联症 先天性畸形 治疗方法 疾病
  • 简介:尿道下是一种因前尿道发育异常而致尿道开口达不到正常位置的尿道畸形,常并发阴茎下弯,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男性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1000至8/1000,近30年,尿道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欧洲及美国的流行病调查均表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其发病率增加了近1倍。尿道下的唯一根治方法是手术。目前手术成功率较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并发症仍较多,病因学研究有利于预防尿道下的发生及为尿道下的治疗提供指导。本文就近年来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尿道下裂 病因学 新生儿发病率 手术成功率 泌尿生殖系统 先天性畸形
  • 简介:尿道下是小儿泌尿生殖系常见先天性畸形之一,确切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其在男婴中发病率约1/300,近年来呈逐渐增加趋势。国内最新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996年至2008年我国部分地区尿道下发病率达0903%[1]。由于调查条件及人员限制,尿道下的发病率很难准确获得。尿道下的治疗是一个难题,国内得到公认的治疗该疾病的高水平医生尚少,仅部分医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尿道下的治疗上。

  • 标签: 尿道下裂 手术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 先天性畸形 泌尿生殖系 发病率
  • 简介:宝宝为什么喜欢扔东西快1岁的宝宝都不约而同地喜欢“扔东西”,无论给他什么,他都只玩一会儿就往地上扔。捡起来递给他,他马上又会扔掉,然后再示意你捡。

  • 标签: 育儿 家庭教育 保健知识 营养学
  • 简介:病例摘要患儿,女,21个月,因“间歇性腹痛伴便血9月余”于11月入院。患儿自1岁起出现间歇性腹痛,呈发作性,表现为手抓腹部,哭吵,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可白行缓解,腹痛后常伴有便血,为暗红色大便或果酱样大便。有时腹痛后不伴有血便。平均每月发作3~4次,不伴呕吐、腹泻、发热、出冷汗等.

  • 标签: 间歇性腹痛 便血 果酱样大便 病例摘要 发作性 出冷汗
  • 简介:先天性脊柱是神经管闭合不全中占比最多的一类,其临床表现各异,病情轻重不一,同时会累及泌尿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其他系统,治疗难度和效果千差万别。合理分类和多学科联合治疗一方面可以为先天性脊柱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多中心协同研究,才最有可能快速取得突破性成果,为全人类战胜这类出生缺陷做出应有的贡献。

  • 标签: 椎管闭合不全 畸形 治疗
  • 简介:目的客观呈现20年来一期手术关腹和Silo技术分期修复治疗的先天性腹患儿存活情况。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对两种方法治疗的腹患儿的存活率进行Meta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Meta分析显示,1988—2007年一期关腹组术后存活率高于Silo分期修复组,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之一致。亚组分析显示,1988。1997年两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98。2007年一期关腹组存活率高于Silo分期修复组。结论1988—2007年一期手术关腹患儿术后存活率高于Silo技术分期修复。由于病例分组存在选择偏倚,难以得出一期关腹效果优于Silo技术分期修复的结论。

  • 标签: 先天性腹裂 症状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脊髓纵是一种神经管畸形,表现为脊髓中间出现异常的骨性、纤维软骨性或纤维分隔物,将脊髓节段性分为左右两部分,造成脊髓被分隔物卡压、限制和牵拉,进而导致脊髓拴系症状。手术是脊髓纵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手术原则:切除纵脊髓间的骨性分隔物及所有软组织,去除所有拴系因素。同时,要尽量避免手术并发症,并注意保留脊椎小关节和维持脊柱稳定性。本文旨在阐述脊髓纵畸形诊治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为提高诊治正确率、有效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参考。

  • 标签: 脊髓纵裂 畸形 外科手术 治疗
  • 简介:幼儿的尊重需要幼儿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尊重需要。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渴望。这种需要的满足与否,对幼儿积极自我的确立、和谐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年龄心智阶段的限制,幼儿内心中被尊重的渴望需求,无法像饥、渴、睡、泄等生理需求那样简单明了地表达给家人,而要通过一些具体的行为展示。对家长来说,透过孩子的行为表现,识别孩子的真实意图很重要。

  • 标签: 脾气 行为表现 发育过程 生理需求 幼儿 孩子
  • 简介:这个时期宝宝主要需要的营养9—1O个月宝宝逐渐调整为一日三奶二餐(辅食)一次水果。可以选择的食物有很多,以粮食、奶、蔬菜、鱼、肉、蛋、豆腐为主的食物混合搭配,这些食物可以提供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如果此阶段宝宝体重增长过快就应该对其饮食加以控制,每天配方奶供应量不可超过1000毫升,粥也不应超过一碗(宝宝用)。

  • 标签: 营养需求 营养元素 生长发育 体重增长 食物 供应量
  • 简介:尿道下是小儿泌尿生殖系常见先天性畸形之一,确切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其在男婴中发病率约1/300,且其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增加趋势[1,2]。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方法,已报道的手术方法虽多达300余种,但目前常用的仅30余种[3]。目前公认的治愈标准为:①术后能正常站立排尿;②修缮阴茎畸形,取得满意的外观效果;③成年后可以进行正常的性生活[4,5]。对尿道下手术效果而言,准确的评估应包含并发症的发生率、阴茎外观、排尿及性功能、生活质量及精神心理健康状况[6,7]。但至今国内外尚无一种能被所有医师接受的、比较客观、全面、同时又能量化性比较的术后评判标准,而这样的标准,对评价手术效果,比较不同尿道下术式的疗效,指导现阶段的治疗,改进今后的手术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现笔者将从术后并发症、阴茎外观、排尿功能、性功能及心理等方面,对尿道下术后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探讨。

  • 标签: 疗效评价标准 尿道下裂 手术后 心理健康状况 术后并发症 阴茎畸形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保留尿道板尿道自体培植技术修复先天性尿道下新方法。方法第Ⅰ期行尿道培植,沿尿道口U型切开尿道板,并部分矫正阴茎下曲,尿道板卷管用6—0可吸收线缝合,尿道正位开口于阴茎头部,切开阴囊中膈游离暴露肉膜组织,将新尿道包埋于阴囊肉膜组织中;6个月后行第Ⅱ期阴茎成形,游离尿道与阴囊肉膜组织,阴茎皮肤脱套游离至阴茎根部,完全矫正阴茎下曲,阴茎阴囊皮肤成形,结束手术。结果217例接受尿道自体培植Ⅱ期尿道成形术,年龄3个月至7岁,平均1.6岁,其中远侧型122例,近侧型95例。术后出现尿道皮肤瘘11例(5.07%),尿道狭窄5例(2.30%),阴茎下曲畸形复发8例(3.69%),所有病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1.06%。结论尿道自体培植术可有效降低尿道下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尿道下裂 移植 自体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