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动脉瘤样骨囊肿(ABC)最早由Jaffe及Linchtenstein发现并命名[1],常起始骨表面,是一种少见的瘤样病变,发生于鼻窦者及颅骨者较为罕见。我们遇到1例前颅窝及筛窦动脉骨囊肿术后复发病例,经放射治疗,随访32个月。报告如下:

  • 标签: 前颅窝 左筛窦动脉骨囊肿 手术治疗 复发 放射治疗 病例报告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性,6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发热3年余,再发并胸闷1月余入院。患者于2007年初受凉后出现咳嗽、咳较多黄黏痰,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摄胸片提示"左侧肺炎",给予"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输液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复查胸片"左上肺片状阴影部分吸收"。其后反复出现类似症状,每年2~3次,摄胸片均提示"左上肺片状阴影",

  • 标签: 支气管脂肪瘤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部分切除术后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3例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肾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于术后8~16天出现肉眼血尿,保守治疗血尿无明显好转,经肾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假性动脉瘤,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栓塞后血尿消失,假性动脉瘤也完全消失。随访4—1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应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部分切除术后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

  • 标签: 假性动脉瘤 肾部分切除术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
  • 简介:由于直肠癌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外科根治性手术疗效的提高受到限制,因此人们对于化疗等辅助性手段的期待也逐渐增大。动脉灌注化疗(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ctherapy,TAC)从50年代应用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Ⅲ.而作为术前辅助化疗的措施只是近十余年的事,术前动脉灌注化疗(PreoperativeTranscatheterArterialChernotherapy,

  • 标签: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 直肠癌 根治性手术 外科 辅助化疗 解剖位置
  • 简介:患女,41岁,历双侧腋部隆起16年,并腑部肿物2个月于1997年3月入院。患者于16年前妊娠期间发现双侧腋窝前下部逐渐隆起,哺乳期肿大至鹅蛋大小,中央有米粒大小的开口溢乳汁样液,哺乳斯结束后隆起缩小到荷包蛋大小,溢液消失。迄入院前2个月.左侧隆起再次增大,内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生长较快,现约蛋黄大,无疼痛及其它不适。

  • 标签: 双侧 副乳 纤维腺瘤 肿物 腋部 腋窝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1年前出现胸痛,未在意。4个半月前胸痛加重,于当地社区医院行肺CT检查示左侧胸壁肿物,侵犯邻近肋骨(图1)。后于上级医院行腋下肿物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间叶源性恶性肿瘤。因经济原因于当地社区医院行多西他赛75mg/m^2、吡柔吡星50mg/m^2化疗3周期,末次化疗时间为2013年12月1日。

  • 标签: 胸壁 滑膜肉瘤 复发 化疗 手术
  • 简介:肺淋巴瘤样肉芽肿是一种罕见的病变。本院近期手术切除肺下叶淋巴瘤样肉芽肿1例。

  • 标签: 淋巴瘤样肉芽肿 肺部
  • 简介: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和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5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预后及并发症.结果全组59例共62个动脉瘤.3例因年龄等因素拒绝手术,其余5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行显微镜下成功夹闭动脉瘤57个,动脉瘤孤立术1个,巨大动脉瘤瘤腔明胶海绵填塞术1个,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生存质量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分:Ⅰ~Ⅱ级47例(83.9%),Ⅲ~Ⅳ级3例(5.4%),Ⅴ~Ⅵ级3例(5.4%),Ⅶ级1例(1.8%),死亡2例(3.6%).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CT血管造影(CTA)均可有效诊断颅内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夹闭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翼点入路仍是颅内动脉瘤最常用的手术入路,能明显提高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治疗 手术入路 手术时机 瘤颈夹闭 术后并发症
  • 简介:动脉栓塞术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术中出血,还可栓塞肿瘤组织的血管,使肿瘤坏死溶解。目前,术前动脉栓塞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高血运脊柱肿瘤的治疗。动脉栓塞术不但可以作为减少手术出血的一种术前辅助措施,增加手术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使手术获得更好的疗效[1-3],而且在某些情况下,

  • 标签: 止血技术 栓塞 治疗性 骨肿瘤 脊柱 出血
  • 简介:目的观察膝关节脱位合并动脉损伤诊治后的疗效。方法10例中,闭合性损伤6例,开放性损伤4例,伤后10h转运至我院,及时予以膝关节复位外固定器固定、修复断裂血管、小腿切开减压以及神经缝合、韧带重建等处理。结果患肢均得以保存。随访3个月至6年。2例在术后2年内重建交叉韧带,膝踝关节活动良好。4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者2例后期行踝关节融合术。1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肌肉坏死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术后9个月行踝关节融合术。1例术后即重返工作。3例术后2年仍有关节疼痛和关节僵硬症状。1例术后3年失访。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恢复血液供应,尽早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可以有效提高膝关节脱位合并动脉损伤的疗效。

  • 标签: 膝关节 膝脱位 动脉 创伤和损伤
  • 简介:动脉栓塞是对肝癌的一种介入疗法,它是在影像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血管插管技术,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肝动脉,然后注入栓塞剂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临床上已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正常肝脏接受双重血液供应,其中75%来自门静脉,25%来自肝动脉。肝癌组织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肝动脉,故对肝动脉血流中断很敏感。结扎肝动脉后,肝癌组织的血液供应可减少90%以

  • 标签: 肝动脉栓塞后综合症 肝癌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聚乙烯醇(PVA)与真丝线段栓塞子富动脉治疗子富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50例子富肌瘤患者分为A组(PVA栓塞组)和B组(真丝线段栓塞组)。采用Seldinger方法经导管注入PVA颗粒或真丝线段于肌瘤的子富动脉处,比较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达98%和94%,术后12mo子富和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28.21%和48.50%。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子富、子富肌瘤体积变化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栓塞后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缺血性盆腔疼痛,发生率分别为92%和100%。术后发热症状,B组明显高于A组(P<0.0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PVA或真丝线段选择性子富动脉栓塞治疗子富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 治疗 子宫肌瘤 真丝线段 聚乙烯醇
  • 简介: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主要转移途径包括血运转移、淋巴转移、腹膜种植转移,常见转移部位有肝、肺、淋巴结、腹膜,少见转移部位包括肺、骨、肾上腺和肾脏。临床上以肾脏转移癌的症状作为胃癌首要症状的病例实属罕见。现在报道一例以间隙性肉眼血尿并呕血为首要症状的胃癌并肾转移的病例,旨在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认识。

  • 标签: 腹膜种植转移 转移部位 间隙性 肾脏转移瘤 淋巴转移 肉眼血尿
  • 简介:通过同位素交换反应将^131I标记到碘化油分子上,其标记率在95%以上,室温下放置15天及高压灭菌后未见有脱碘现象,r-照相显示^131I-碘化油注入狗肝动脉后,仅选择性地蓄积于注入的肝叶内,甲状腺,肺等其它部位未见核素蓄积,^131I-碘化油在肝内的有效半衰期为4.92±0.66天,每毫毛血液放射性为注入量的0.09±0.04%,提示^131I碘化油性能稳定,适宜临床应用。

  • 标签: 碘化油 ^131I 肝动脉栓塞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肝内
  • 简介: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31例同时性胃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行TACE治疗。结果全组患者完全缓解(CR)4例,占12.9%;部分缓解(PR)17例,占54.8%;病变稳定(SD)6例,占19.4%;病变进展(PD)4例,占12.9%,总有效率(CR+PR)为67.7%。结论针对胃癌肝转移患者,TACE治疗是有效的。

  • 标签: 胃癌 肝转移 肝动脉化疗栓塞
  • 简介:目的:回顾总结28例四肢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疗效。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假性动脉瘤28例,其中采用瘤体切除及动脉壁修补术4例、瘤体切除及动脉端端吻合术8例、瘤体切除及血管移植术16例(其中自体大隐静脉移植10例、头静脉移植4例、人造血管移植2例)。结果28例手术修复均获成功。3例伤口进行游离植皮的患者中2例一期愈合、1例部分植皮坏死、经换药2周后再次植皮成活。随访1~10年(平均5年零8个月),临床及超声波检查均显示修复动脉通畅且无假性动脉瘤复发。自体静脉移植的患者中有10例2年后超声波检查显示移植静脉轻度扩张,但无动脉瘤形成。有邻近神经发生受压症状的6例患者,在假性动脉瘤切除和动脉修复手术后6个月左右症状均消失,未造成患肢的功能障碍。结论外伤造成的动脉损伤是假性动脉瘤最常见的原因,医源性损伤所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对假性动脉瘤要尽早治疗,尽可能进行血管修复。彩色多普勒、超声波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帮助,MRI和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 标签: 假性动脉瘤 四肢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左侧入径治疗累及主动脉弓段的食管癌手术特点。方法:连续观察51例累及主动脉弓段食管癌外科治疗,手术经左侧入径。手术切除41例,占80.6%,其中颈部吻合38例,主动脉弓上吻合3例;手术探查10例,占19.4%,不能切除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外侵,侵及主动脉及支气管等局部重要结构。结果:本组无死亡,术后17例发生20项并发症,占33%,经治疗恢复。结论:累及主动脉弓段食管癌周围结构复杂,与其它部位中下段食管癌手术相比,切除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强调术前评估、术中注意局部解剖和术后加强管理。

  • 标签: 主动脉弓 食管癌 手术 并发症 冶疗 肿瘤
  • 简介:目的分析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0例胰腺癌先行动脉灌注化疗,2周后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每次5~6Gy,共7~8次.结果有效率(CR+PR)为70%,1、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36.7%.结论动脉灌注化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一种对胰腺癌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动脉灌注化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胰腺癌 预后 梗阻性黄疸
  • 简介:目的评价动脉内温热化疗并容式射频热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我科收治晚期胰腺癌11例,男8例,女3例。胰头癌8例,胰体尾癌3例,其中腺癌10例,囊腺癌1例。所有病人经Seldinger技术将导管选择性插至腹腔干和/或肠系膜上动脉,对胰体尾癌将导管插入脾动脉,留置并固定导管。将化疗药加热至43℃,进行动脉内热化疗,同时外施加容式射频热疗(预置温度43℃),共维持60min。间隔1—2mo重复治疗。介入治疗1—2mo,复查肿瘤标志物上腹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同时评价病人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benefitresponse,CBR)。结果本组胰腺癌患者共接受21个疗程的介入性热化疗技术并容式射频热疗,其中1个疗程3例,2疗程6例,3个疗程2例,平均1.9个疗程。近期有效率54.5%,无1例肿瘤进展。3mo后,血肿瘤标志物CA199,CEA,以及胰腺癌相关抗原CA242检测均有明显下降(P<0.05)。临床受益率81.8%。结论介入性热化疗同时并以深部透热治疗不能手术根治的中晚期胰腺癌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优点。

  • 标签: 动脉 温热化疗 射频热疗 治疗 胰腺癌 肿瘤
  • 简介:对34例肝动脉栓塞化疗的肝癌患者在栓塞化疗前后分别采用RA-X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肝功十项检查。ALT,AST,TBili,DBili术后第一周内均有显著升高,TProt,ALB于栓塞后降低,结果提示;碘化油阿霉素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栓塞的部位应尽可能接近肿瘤,且应在栓塞前后加强支持治疗。

  • 标签: 肝动脉栓塞化疗 碘化油 肝功能 阿霉素 肿瘤 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