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对国内外护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概念及内涵进行分析,综述了护理教学领域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策略与评价方法等不同层面“核心能力为”进行的研究与实践。

  • 标签: 护理专业 核心能力 护理教学
  • 简介:本刊讯2016年3月21日是第16个“世界睡眠日”。当天上午9时30分,“美好睡眠,放飞梦想”为主题的大型义诊活动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楼一层大厅拉开帷幕。

  • 标签: 世界睡眠日 解放军总医院 义诊 门诊楼
  • 简介:本刊讯在这个全新的科技时代,睡眠科学的发展与时俱进。为了解决人们对睡眠质量的关注,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在2016年的世界睡眠日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睡眠医学专题门诊“美好睡眠,放飞梦想”为主题,于2016年3月21日开展全天的全民科普活动,让关注睡眠就是关注健康的思想深入人心。

  • 标签: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世界睡眠日 广安门医院 科普宣传活动 与时俱进 睡眠科学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的出院计划模式对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SLE)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9例HSLE病人按照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干预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多学科合作的出院计划模式。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HSLE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价病人的社会支持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出院前24h、出院后1、6个月干预组Brthel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出院后1、6个月干预组主观支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的出院计划模式能有效提高HSLE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支持度。

  • 标签: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 出院计划 日常生活活动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对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住院的78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39)和对照组(n=39)。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实验组延续护理。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量表(DermatologyLifeQualityIndex,DLQI)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延续护理3个月后SF-36量表的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延续护理前的各维度得分(P<0.05),且高于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3个月后的各维度评分[除生命活力维度(VT)外],各维度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DLQI量表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接受延续护理前及对照组常规护理后的各维度得分(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提高SLE出院后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显著。

  • 标签: 出院生活 实施延续 延续护理
  • 简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医学中心成立于2013年11月,于2014年1月正式运行。中心临床睡眠及其相关性疾病的中西医诊疗和科研为学科发展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及相关疾病为特色,注重大众睡眠医学健康教育和睡眠科学知识的科普工作。中心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书臣主任医师牵头领导,利用多导睡眠监测技术,进行全睡眠疾病的临床诊断与中西医治疗工作。中心特邀广安门医院刘艳骄主任医师出诊,并长期与空军总医院临床睡眠医学中心进行技术交流。中心特色是通过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多次小睡潜伏时间检查、清醒维持实验及持续正压通气压力滴定等方法。对睡眠呼吸障碍、失眠、睡眠节律紊乱、嗜睡与发作性睡病、睡眠行为异常、睡眠运动性疾病、夜间发作性疾病及其他睡眠相关疾病进行监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也是睡眠质量评价研究室、中西医结合睡眠医学合作基地,为中西医结合诊治睡眠障碍的临床与教学、科研基地。中心注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流程科学合理,人员职责明确,操作规范符合国际标准。技术人员中现有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2名,技师1名。1人通过RPSGT;能够熟练准确采集、分析判读多导睡眠图,规范实施多次睡眠潜伏时间试验和清醒维持试验;能够熟练应用各种模式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压力滴定及治疗技术,正确使用体动监测技术和睡眠相关量表。

  • 标签: 睡眠中心 睡眠环境学 广安门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癫痫为首发症状的颞叶及颞叶内侧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三九脑科医院2009~2013年手术治疗的49例癫痫为首发症状的颞叶及颞叶内侧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其中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26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3例,20例行单纯病灶切除(A组),29例根据术中脑电监测结果,病灶及颞叶及/或内侧结构癫痫灶扩大切除术(B组)。结果采用Engel效果分级,A组中Ⅰ级为70%,Ⅱ级为20%,Ⅲ级10%;病理检查均为海绵状血管畸形。B组中Ⅰ级89.66%,Ⅱ级6.9%,Ⅲ级3.44%;病理检查为海绵状血管畸形,其中25例包括海马硬化,3例皮质发育不良。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及死亡患者。结论对癫痫为首发症状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结合术前及术中脑电结果,采用选择性扩大切除癫痫灶,对控制癫痫更为有效。颞叶及颞叶内侧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可能存在双重病理改变。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畸形 颞叶 癫痫 双重病理 手术方式
  • 简介:目的探索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在血管神经病学实习医师教学查房中的效果。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20例实习医师作为教学对象,随机分入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组。在血管神经病学中最常见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教学过程中分别对两组采用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法,问卷调查方法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实习医师在学习主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知识拓展能力、临床分析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均显著提升。结论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实习医师在血管神经病学科中掌握知识的能力。

  • 标签: 教学方法 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 血管神经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