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5 个结果
  • 简介: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手术机器,这种机器不仅使用了低成本技术,而且使用了移动电话和航天技术。这款机器名叫Versius,造型模仿了人类的手臂,可以用来进行多种不同类型的手术。

  • 标签: 外科手术机器人 世界 英国科学家 媒体报道 航天技术 移动电话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医疗康复领域,康复外骨骼机器作为一种前沿技术,对于改善和恢复下肢运动功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全面回顾了康复外骨骼机器的最新研究动态,重点关注其在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及相关技术进展,特别是在脑卒中、脊髓损伤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等病症的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文章揭示了康复外骨骼在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方面的潜在疗效。尽管如此,康复外骨骼的发展仍面临多项挑战,技术层面的挑战包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以及增强患者的舒适感等。在临床应用方面,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设计和长期效果的评估也是关键问题,本文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通过智能化、轻量化和增强可穿戴性蒯仲恺 范芳玲 陈萍生提供了一个关于康复外骨骼机器在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方面的全面研究视角,旨在促进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 标签: 康复 外骨骼机器人 下肢运动功能 步态 研究进展
  • 简介:【摘 要】目的:微创椎弓根钉置入术采用"天玑"骨科机器辅助治疗时需与有效的护理手段配合,本文主要探究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确定本实验主体为行椎弓根钉手术治疗的患者,选择患者病例数为100例,患者收入治疗的时间为2019.12-2020.12,全部患者奇偶法的干预下进行对比,将其中奇数日期入院的患者50作为对照组,偶数日期入院的患者为实验组,患者例数为50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舒适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天玑"骨科机器辅助微创椎弓根钉置入术实施过中,需给予有效的护理手段干预,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天玑"骨科机器人 微创椎弓根钉置入术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智能药库新模式的引入为医疗领域带来了显著的变革。该系统平台通过整合供应商、自动化药品管理和引入转运机器,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成本,同时具备卓越的可扩展性。这一新模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医院的药品管理水平,还确保了患者用药的及时性和安全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模式将进一步为医疗领域带来更多便捷和创新。

  • 标签: 智能药库 平台 机器人
  • 简介:复杂过程被认为是有待解决严重的问题。为了提高安全性,正确性与有效率在分配及静脉输注药物时,我医院药学服务中,复杂的静脉输注药品存在很高的风险,由于经常会有胎儿用药的错误和医源性感染源可能性。而且,职业暴露于危险地静脉输液药物及劳动密集的复杂过程被认为是有待解决严重的问题。为了提高安全性,正确性与有效率在分配及静脉输注药物时,我们正在操作一个项目主要是加强机器静脉输液自动化系统,尽管在韩国从来还没有被推荐使用。

  • 标签: 静脉输液药物 自动化系统 机器人 医学中心 静脉输注药物 医院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接收天玑骨科机器引导内固定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样本收录时间为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于该时段共计收入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天玑骨科机器引导内固定治疗方案开展阶段的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对照组25例干预组25例,评价天玑骨科机器引导内固定治疗阶段的手术护理要点与护理体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接受天玑骨科机器引导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医疗干预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干预中,天玑骨科机器的使用进一步优化了手术效率与手术质量,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以及术中钻孔次数;进一步优化预后康复效率(P<0.05)。讨论:在天玑骨科机器引导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医疗干预中,基于天玑骨科机器的使用开展手术护理措施,通过宣教使得患者更好地了解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优势,配合相关术式的开展,提升医疗干预效率及术后恢复效率,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天玑骨科机器人 内固定治疗 股骨颈骨折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计算机导航系统也不断发展。尽管传统的航行方式可以椎弓根螺钉置钉提高精度,但仍存在不足。徒手置钉的钉点及钉道方向是通过2D和3D图像恢复实时确定的,而3D空间清晰度和实用技能对置钉准确性有很大影响,不同操作员或技术之间的一致性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型臂X线机透视操作系统。操作员只需在图像中规划针路径,并在指定位置控制操纵器。机械臂末端的套筒钉点及钉道可以准确其方向,有效地减少了理论上的人为错误。

  • 标签: 机器人手术 颈椎 椎弓根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随机抽选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给予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联合康复训练,两组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各项康复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康复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应用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与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70例研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的腔镜手术与观察组的达芬奇机器手术。对比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率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而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用于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相比腔镜下手术而言,虽然手术时间有所增加,但可以提高淋巴结清扫数目,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癌根治术 腔镜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淋巴结清扫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天玑机器辅助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期间的有效护理措施,评估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受天玑机器辅助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共计80例,均匀划分为两组,将其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P

  • 标签: 天玑机器人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机器导航下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时间段]: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100例接受机器导航下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50)、实验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n=50),探究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下的6h、24h、48h、72hN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便秘)差异。结果:对机器导航下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6h、24h、48h、72hNRS评分、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便秘等并发症等数据,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机器人导航 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达芬奇机器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摘选2019-202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腹腔镜下前列腺切除手术,观察组实施达芬奇机器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切除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经济费用,拔除血浆引流管,拔除尿管,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拔除血浆引流管时间,拔除尿管时间,住院用时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护理
  • 简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一组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相关研究表明,胃间质瘤占GIST的52%~58%,且对放化疗不敏感,因此临床治疗胃间质瘤以手术为主。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外科手术 胃镜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在机器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3年1月时段到我院收治的机器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分别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精细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两组进行对比,实验组术后恢复指标、疼痛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器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采用精细化护理的模式,可以促进术后康复的进程,降低了疼痛评分,因此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应用效果
  • 简介:2015年2月7日上午8点15分,武汉协和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实施下胆囊切除术,38分钟后成功完成。这标志着湖北省正式迈入“外科手术机器日寸代”。随后,以武汉协和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陶凯雄教授为首的专家团继续开展湖北省首台达芬奇机器下结肠癌根治术。

  • 标签: 武汉协和医院 机器人手术 达芬奇 湖北省 外科手术机器人 结肠癌根治术
  • 简介:目的构建达芬奇机器手术护理标准方案,为临床提供规范指引及衡量指标。方法基于流程再造绘制出现行流程图,使用小组讨论圈选重点环节,初步构成标准条目,然后运用德尔菲(Delphi)法进行修正及确定。结果两轮专家函询两轮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69与0.86,Kendall协调系数(W)为0.083~0.324,显著性检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程改造前后病人、医生及护士满意度,手术开台时间、连台间隔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有改善。最终确定由3个维度,20个条目构成的达芬奇机器手术护理标准方案。结论基于流程再造与德尔菲法的达芬奇机器手术护理标准方案可信度高、具有规范性及实用性,适用于各类达芬奇机器手术。

  • 标签: 流程再造 达芬奇机器人 德尔菲法 手术护理 标准方案
  • 简介:患者,男性,45岁,因神志恍惚、谵语、辨向力障碍2天,双目失明1天于1994年4月13日第1次入院。既往有肝硬化病史3年。查体:神志恍惚,语无伦次,定向力、记忆力障碍,双手扑翼样震颤,胸部可见蜘蛛痣,有肝掌,皮肤巩膜无黄染,双目无视力,对强光刺激无瞬目反应,眼球活动正常,双侧瞳孔直径

  • 标签: 肝性皮质盲 神志恍惚 肝昏迷 肝醒灵 视力恢复 血氨
  • 简介:病例:患者庞×,女性,28岁。1993年4月24日急诊入院。主因服安定药物80余片(总量约200mg),昏迷10小时,被送入医院抢救。入院后经输液、能量合剂、激素、美解眼等药物应用,于入院后第三天神志开始恢复,但仍处于嗜睡状态。中间有短暂清醒期,时间为5-10分钟不等。醒后即诉双眼睁不开,有电弧光样刺激疼痛感,看不到东西。于入院后第五天请眼科会诊。查:患者呈嗜睡状态,呼之不醒·头颅五官正常,心肺腹未见异常改变,全身肌肉松弛无张力。颈软,霍夫曼氏征阳性,腹壁反射消失,跟腱反射减弱。眼科情况:双眼上睑无力,不能自行睁眼,撑开上睑查,双眼视力黑蒙(清醒时查),眼球固定,呈向上凝视状。球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瞳孔圆形,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眼底未见异常。于病人眼前突然出现物体,不引起瞬目反射。根据病史及检查所见,诊断为药物中毒性“皮质”。治疗:立即给予加大液体量静点,每日约4000-5000ml,继续使用能量合剂、维生素类、激素、血管扩张等药物。并加用硝酸士的宁注射液2mg,行头针枕部视区穴

  • 标签: 安定中毒 皮质盲 药物中毒 嗜睡状态 腹壁反射 上睑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套符合手术室护理工作实际的、科学的、标准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基于三维质量评估模型,通过专家函询,对函询结果进行梳理,并对各个层次的评估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建立外科手术护理管理质量评估系统。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4.1%、100.0%,权威系数为0.845、0.865,变异系数在0.15及以下,说明专家意见权威性、协调程度、积极性较好。结论: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估系统,制定规范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标准,操作方便,可作为评估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工具。

  • 标签: 三维质量模式 手术室 机器人 专科护理质量 评价标准
  • 简介: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式较多。本组病例行全胃切除或保留幽门近端胃次全切除后,取回部肠段代胃消化道重建,并进行术后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与生活质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行胃癌全胃或近端胃次全切除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平均年龄52岁。胃体部癌12例,胃底癌6例,残胃癌2例,皮革胃2例。随机分为2组。A组保留幽门的近端行胃次全

  • 标签: 保留幽门 回盲部 消化道重建术 胃次全切除 回盲肠 倾倒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