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来探讨分析老年视的病情原因、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方式对40例老年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运用三棱镜、同视机及Hess屏等方式对老年人实施视像检查以及眼肌、眼位运动,影像学诊断和血生化检查加以辅助。结果40例中,神经血管源性眼肌麻痹32例(80%),外伤性麻痹和肌源性麻痹分别为2例(各占5%),全身免疫性麻痹3例(7.5%),不明原因1例(2.5%)。结论老年视病情原因非常复杂,病变分布范围广泛,应当仔细询问病史,对患者实施眼科检查、影像学检查对视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有着很大的帮助。

  • 标签: 血管病 复视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视的症状主要指的是物象落在了过大的视网膜非对应的点上,使得视网膜所受到的不对称刺激在视中枢引起了两个物象之间的冲动,从而发生了真假视像。在医学临床上,导致患者视的病因有肌源性、机械性、神经源性等等,病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标签: 神经内科 复式患者 临床诊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熄风瘫丸中主要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5?m,4.6×250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12~1.2?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为(1.11%)(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熄风瘫丸中芍药苷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熄风瘫复丸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极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份到2016年5月份之间XX院500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早期极综合征发生和患者年龄、性别、心率和劳动强度的关系。结果男性患者年龄和早期极综合征发生率呈现反比关系;早期极综合征发生率在患者心率<60次/min的阶段检出概率最高,患者心率增加发病率降低,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早期极综合征的发生率和患者不同的劳动强度有关,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早期极综合征常发生于青壮年劳动强度很高的男性身上,可能和患者神经张力的提升有关系。

  • 标签: 早期复极综合征 临床意义 心电图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早期极综合征患者(earlyrepolarizationsyndrome,ERS)和健康者的Q-T间期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HRV),探讨这两个指标对ERS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ERS患者作为观察组,4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行静息心电图检查测QTd、QTmax、QTmin;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HRV指标。结果观察组QTd>对照组,观察组的HRV相关指标<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ERS患者进行Q-T间期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HRV)的检测,有助于对ER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 标签: 早期复极综合征 Q-T间期离散度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眼科手术后斜视和视的临床相关处理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共入选研究对象100例,均为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眼科手术后斜视和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斜视及视消失率、改善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眼科手术后斜视和视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消除斜视及视症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采纳。

  • 标签: 眼科手术后 斜视 复视 相关处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庆地区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特点,为防治策略的制定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大庆地区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培养阳性分支杆菌进行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其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特征。结果获得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的菌株302例,其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297例,耐药180例,耐药率60.6%;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耐药率100%。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耐药频率依次为INH(42.8%)、RFP(41.1%)、EMB(40.1%)、SM(16.2%)。结论大庆地区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严重,应常规开展痰培养和耐药性监测,了解治涂阳肺结核耐药特点,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耐药监测对合理治疗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以及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结核病防治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肺结核 复治涂阳 结核分枝杆菌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测定单独及联合灌胃给药大鼠血浆利福布汀、莫西沙星、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帕司烟肼浓度,比较各药药动学差异,为结核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8只大鼠分为6组,其中5组分别单独灌胃给予利福布汀、盐酸莫西沙星、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帕司烟肼,第6组用以上五药复方制剂灌胃。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本,分离血浆,甲醇沉淀蛋白质。采用HPLC-UV法测定莫西沙星、吡嗪酰胺和帕司烟肼浓度,HPLC-MS法测定利福布汀、乙胺丁醇浓度。计算联合与单独给药各药物药动学参数。结果:利福布汀、莫西沙星、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帕司烟肼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提取回收率及日内、日间精密度均符合方法学测定要求。与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用药利福布汀AUC0~t降低14.29%,乙胺丁醇的AUC0~t降低34.01%,乙胺丁醇的cmax降低65.46%;帕司烟肼中对氨基水杨酸的AUC0~t降低42.93%,cmax降低45.58%;帕司烟肼中异烟肼AUC0~t降低39.53%;而莫西沙星和吡嗪酰胺的AUC0~t、cmax和t1/2均增加。结论:HPLC-UV法和HPLCMS法简单、准确、可靠。治抗结核新方案联合给药各药药动学参数较单独给药发生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变,提示临床应用治抗结核新方案,需调整各药剂量。

  • 标签: 抗结核药 药代动力学 大鼠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质谱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严重复合伤的救治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2例严重复合伤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42例患者中抢救成功36例(85.71%),死亡6例。结论在严重复合伤的救治当中,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患者全面评估,观察病情变化,以科学的方式开展救护工作,辅以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残废率。

  • 标签: 复合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癌康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实施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n=32例)和观察组(n=32例),前者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治疗,而后者给予患者癌康,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应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生存质量评分对比,不具有差异性(p>0.05),对照组干预后生存质量与干预前对比(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总体生活质量、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组间干预后对比,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癌康,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

  • 标签: 乳腺癌 癌复康 化疗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贝舒治疗膜性结膜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膜性结膜炎患者52例,共计90双眼睛,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5例在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利巴韦林滴眼液点眼和剥膜治疗的同时加用贝舒,对照组45例只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利巴韦林滴眼液点眼和剥膜治疗,两组皆不全身用药。结果实验组7±0.2d后结膜面无膜形成,结膜面完整,结膜荧光素钠染色阴性,结膜损伤完全修复,结膜轻度充血;对照组14±0.5d后结膜面无膜形成,结膜面完整,结膜荧光素钠染色阴性,结膜损伤完全修复,结膜轻度充血。结论对膜性结膜炎患者应用贝舒可明显缩短结膜损伤修复时间,提高疗效。

  • 标签: 膜性结膜炎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贝复舒的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宫逐瘀方预防因药物致不全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停经时间短于49天的早孕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为70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口服,第3日起观察组给予自拟宫逐瘀方口服,服用7天。结论观察组患者宫内残留物发生率为4.29%,对照组为14.29%,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自拟复宫逐瘀方 不全流产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