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我科于1998年1月至11月共收治11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在全身应用酮康唑片剂的基础上,采用自制的酮康唑眼药水滴眼,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1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男6例,女5例;农民8例,工人3例;明确植物性外伤史8例,原因不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酮康唑 眼药水 前房积脓 滴眼 治疗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复方酮康唑乳膏中酮康唑、丙酸氯倍他索和硫酸新霉素的含量。方法:用HPLC法测定酮康唑和丙酸氯倍他索含量,色谱条件如下:Kromasil100-5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内含0.15%三乙胺)=68∶32;流速1.0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39nm;进样量20μl。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实验菌株,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管碟法中的二剂量法测定硫酸新霉素的效价。结果:酮康唑在25~8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2%,RSD为1.33%(n=6)。丙酸氯倍他索在0.625~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60%,RSD为1.44%(n=6)。硫酸新霉素的回归非常显著(P〈0.01),偏离平行不显著(P〉0.05),可靠性测验结果成立,可信限率(FL%)良好,效价符合要求。结论:两种测定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对复方酮康唑乳膏质量控制标准的提高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复方酮康唑乳膏 酮康唑 丙酸氯倍他索 硫酸新霉素 色谱法 高效液相
  • 简介:目的:制备一种外用酮康唑的新剂型-凝胶剂,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制剂质量。方法:用卡波姆-940作基质制备酮康唑凝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酮康唑含量。结果:制剂稳定,无刺激性;含量测定线性关系(4~12μg)良好(r=0.9999,n=5)。其平均回收弦为99.65%,RSD为0.53%(n=6)。结论:本制剂设计合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

  • 标签: 酮康唑 凝胶剂 制备 含量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通过酮康唑单独治疗与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80例,且均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分别为酮康唑单独治疗和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与对照组(5%)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通过酮康唑单独治疗与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但在治疗效果方面,联合用药优于单独用药,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酮康唑 克霉唑栓 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
  • 简介: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酮康唑乳膏中酮康唑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5mol·L^-1醋酸铵溶液-甲醇(26:74)(用稀醋酸调pH至6.5);检测波长239nm。结果:线性范围20mg·L^-1~1.0g·L^-1,r=0.9999,平均加样回率为99.9%,RSD=0.5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酮康唑乳膏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优化复方酮康唑凝胶剂的处方配比。方法:以正交设计,通过改良Franz扩散池筛选最佳处方配比,以HPLC法测定其中酮康唑的含量。结果:优化所得处方为酮康唑5%,月桂氮(艹卓)酮1%,尿素10%,卡波姆-9401%,甘油20%。结论:该凝胶剂配方合理,制备的复方酮康唑凝胶剂细腻、光洁,稳定性好,释药速度快,且含量测定简便易行。

  • 标签: 正交设计 酮康唑 凝胶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酮康唑乳膏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检验。结果酮康唑乳膏酵母菌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回收率达到70%以上。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酮康唑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

  • 标签: 酮康唑乳膏 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和酮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口腔念珠菌病患者中选择 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酮康唑,观察组患者口服氟康唑。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5.00%高于对照组 70.00%,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X2=4.3290, P=0.037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5.00%,比对并发症发生率( X2=5.6250,P=0.0177), P< 0.05差异性加强,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概率,口服给药吸收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氟康唑 酮康唑 口腔念珠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口腔念珠菌病中应用氟康唑和酮康唑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共48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氟康唑治疗,对照组采用酮康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愈13例(54.17%)、显效5例(20.83%)、有效4例(16.67%)、无效2例(8.33%),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7例(29.17%)、显效5例(20.83%)、有效6例(25%)、无效6例(25%),总有效率75%,P<0.05。观察组出现1例头晕,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出现2例头晕,2例呕吐,1例转氨酶升高,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P<0.05。结论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效果比酮康唑更加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氟康唑 酮康唑 口腔念珠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和酮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口腔念珠菌病患者中选择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酮康唑,观察组患者口服氟康唑。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0.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X2=4.3290,P=0.037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比对并发症发生率(X2=5.6250,P=0.0177),P<0.05差异性加强,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概率,口服给药吸收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氟康唑 酮康唑 口腔念珠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分别采用氟康唑和酮康唑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5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患者采用氟康唑的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选择酮康唑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2%,并发症发生率为4.9%;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2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念珠菌病患者采用氟康唑治疗,疗效显著,明显改善身体症状,而且不良反应率低,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口腔念珠菌病 氟康唑 酮康唑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抑脂汤联合酮康唑洗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87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2%酮康唑洗剂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抑脂汤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联合组的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P〈0.05。结论:中药抑脂汤联合酮康唑洗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疗效确切。

  • 标签: 头皮脂溢性皮炎 中药 酮康唑洗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氟康唑和酮康唑对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过程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应用氟康唑与酮康唑对172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实施治疗。结果全部172例患者经氟康唑和酮康唑治疗后显示,氟康唑组102例病人总有效率为78.42%,酮康唑组70例病人总有效率为51.41%,氟康唑组和酮康唑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康唑是目前治疗口腔念珠菌病效果最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的药物,该药具有广谱抗菌、口服吸收好、无毒副作用以及临床疗效明显等优点,氟康唑在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方面的疗效明显好于酮康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酮康唑 氟康唑 白色念珠菌 口腔念珠菌病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酮康唑、莫匹罗星联合治疗真菌性皮肤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2015年 4月 -2016年 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 120例真菌性皮肤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 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酮康唑、莫匹罗星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 43例,有效 10例,无效 7例,总有效率为 88.33%;对照组显效 33例,有效 9例,无效 18例,总有效率为 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真菌清除率为 86.67%,对照组为 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酮康唑、莫匹罗星联合治疗真菌性皮肤溃疡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真菌性皮肤溃疡 复方酮康唑 莫匹罗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氟康唑联合2%酮康唑洗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联合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2%酮康唑洗剂治疗,联合组予以氟康唑联合2%酮康唑洗剂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VS70.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马拉色菌毛囊炎应用氟康唑联合2%酮康唑洗剂治疗的效果更好,可在临床治疗中全面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马拉色菌毛囊炎 氟康唑 酮康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