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头颈CTA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在医院接受头颈CTA检查的患者72例,以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检查依从性、造影剂灌注一次性成功率、图像质量达标率以及患者检查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检查依从性为97.22%,显著较对照组的高(P<0.05)。研究组患者造影剂灌注一次性成功率、图像质量达标率分别为97.22%、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最后在患者检查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对照组总满意率分别为97.22%、83.33%,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头颈CTA中应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检查依从性与造影剂灌注一次性成功率,从而保障患者检查的顺利进行,促使图像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患者检查满意的,值得推广。

  • 标签: 头颈部CTA检查 个性化护理 检查依从性 检查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智能(AI)在头颈血管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收诊的122例头颈血管CTA患者为研究对象,以DSA诊断方法为金标准,对人工智能(AI)诊断方法的价值进行分析,对诊断结果准确度进行研究。结果:人工组和AI组患者颈总动脉、大脑中动脉、CT值、噪声、SNR、CNR数据对比,有差异,(P=0.006、0.001、0.025、0.021、0.003、0.001、0.001、0.001<0.05)。人工组和AI组患者去骨能力、图像质量评分数据对比,有差异,(P=0.001/0.002<0.05)。人工组和AI组诊断准确度为重度狭窄-闭塞91.80、82.79,动脉瘤88.52、92.62。结论:在头颈血管CTA中的应用人工智能(AI)可以进行后处理图像重建和结果诊断,重建后图像质量明显改善,诊断时间明显缩短,一键进行处理重建,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人工智能(AI) 头颈部血管 CTA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头颈CTA中应用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7年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头颈CTA患者为研究目标,根据不同剂量分为对比组(常规剂量CT扫描技术)30例和研究组(低剂量CT扫描技术)30例。对比组间辐射剂量。结果 研究组较对比组的辐射剂量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头颈CTA患者,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应用效果理想,可以切实减少辐射剂量,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低剂量CT扫描技术 头颈部CTA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颈CTA检查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我们对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头颈CTA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患侧的CBF、TTP均低于健侧,MTT、CBV高于健侧(P<0.05)。斑块检出率达到了100.00%,血管轻度狭窄检出率为81.42%,血管中度狭窄8.57%,血管重度狭窄4.28%。结论:头颈CTA检查对于诊断脑梗死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脑梗死患者的常规检查之一。

  • 标签: 头颈部CTA 脑梗死 诊断效果 价值研究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头颈功能锻炼护理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4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头颈肿瘤放疗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颈功能锻炼护理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有着积极的影响,可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头颈部功能锻炼护理 头颈部肿瘤 放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侧椎动脉狭窄诊断中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及头颈CTA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及昆明市西山区人民医院医院收治的115例疑似单侧椎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MRA与DSA、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对比3种检测方法的单侧椎动脉狭窄位置、程度和诊断效能,为后续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结果DSA诊断的灵敏度为86.44%,特异度92.86%,符合率89.57%;MRA诊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DSA诊断和MRA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0.7281)。结论DSA在单侧椎动脉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相较于MRA和CTA而言诊断准确率较高,DSA在血流动力学监测及观察血管壁情况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在单侧椎动脉检查中的敏感性较高,可有效保障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MRA DSA CTA 单侧椎动脉评估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患者头颈患有肿瘤后,接受专业的治疗与科学护理。放疗是一种治疗肿瘤的常见手段,为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将临床护理与放疗相结合,分析具体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人员选择50名头颈肿瘤患者,这些患者全部在本院治疗,时间起止时间是2021年1月-2022年1月。确定研究对象后,以随机分组为原则,将其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对每个小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按照本研究的要求,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专业的临床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较为基础的护理措施,然后将最终的干预结果进行对比。主要将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护理的满意率作为本次评价标准。结果:两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人员对头颈肿瘤患者采取专门的临床护理措施,一方面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使患者树立坚定的信心,具有乐观的心态,从而充分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设计并应用头颈放疗护理指导卡,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尤其是不可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本院在特定阶段内(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头颈肿瘤放疗患者(60例),将其分成2组(所用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每组皆为30例),A组开展传统健康教育,B组以此为基础,设计头颈放疗护理指导卡,据此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护理指导,对比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功能锻炼依从率(96.67%)较A组(73.33%)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3.33%)均较A组(30.00%)低(P<0.05)。结论 针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通过设计头颈放疗护理指导卡,并加以应用,能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 护理指导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颈CTA在前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有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诊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区间{2018.8-2022.8},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方式,观察组采用CTA检查方式。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率率与诊断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采用头颈CTA诊断方式应用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检出概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头颈部CTA 前循环缺血性脑梗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口腔护理对头颈肿瘤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102例头颈肿瘤术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给予预防口腔护理。结果: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在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预防口腔护理 头颈部肿瘤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2002年,《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牵头举办全国首届头颈影像学术研讨会,以此为契机,开始了头颈影像学快速发展的历程。20年来,针对头颈影像学存在的问题,通过CT和MRI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显著提升了头颈微小结构和病变的显示能力,并积极开展多模态影像学与人工智能在头颈疾病应用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头颈影像学的标准、指南和共识,取得了包括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一批标志性成果,构建了“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头颈影像学检查、诊断、评估和预测体系,显著提高了我国头颈疾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 标签: 疾病 头颈部 影像学 多模态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口腔护理对头颈肿瘤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102例头颈肿瘤术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给予预防口腔护理。结果: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在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护理后,在总依从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我院对头颈肿瘤术后感染患者护理中,采用预防口腔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预防口腔护理 头颈部肿瘤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口腔护理对头颈肿瘤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30例头颈肿瘤术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口腔护理组,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护理,口腔护理组15例给予预防口腔护理。结果: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上口腔护理组在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护理后,在总依从率上口腔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我院对头颈肿瘤术后感染患者护理中,采用预防口腔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预防口腔护理 头颈部肿瘤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头颈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7月-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头颈肿瘤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临床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口腔粘膜发生率和吞咽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粘膜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FOIS、MDAD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 临床精细化护理
  • 作者: 何姗珊 李厨荣 陈思皓 邵世龙 钟祖鲜 王丹 刘刈 张石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泸州 646000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放疗中心,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放疗中心,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放疗中心,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65岁)肿瘤患者已经成为临床主体患者人群之一。对于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头颈鳞癌,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是一线治疗方案。多个大型临床研究表明,<70岁患者可以从同步放化疗中获益,70~80岁的患者存在争议,选择化疗时需慎重。对于顺铂不能耐受的老年患者,可以选用卡铂或尝试其他消化道及肾不良反应较小的化疗方案。西妥昔单抗等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联合放疗尽管在整体人群中优于单纯放疗,但年龄亚组分析显示老年患者获益有限。新兴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已得到证实,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高表达的老年患者可能从同步放疗或新辅助治疗中获益,但相关的高级别临床证据仍然缺乏。对于>80岁的高龄患者,单纯放疗可能优于同步放化疗,以姑息治疗为目的的低分割/大分割放疗可安全用于这部分人群。

  • 标签: 头颈部鳞癌 老年患者 放化疗法 靶向治疗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接受头颈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保温护理干预的应用意义。方法:2021年12月 ~ 2022年12月该时间段为本研究抽取对象时间,而研究所抽取的对象则为该时间段到我院接受头颈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研究总抽取的例数一共80例,之后对这些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参照组,另一组则命名为观察组,每组均各自有40例。其中,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量表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于参照组(P<0.05);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差异可知,观察组患者麻醉后以及手术后的体温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头颈肿瘤手术治疗患者来说,应在其护理工作中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干预,这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维持麻醉后以及术后体温正常,对该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保温护理 头颈部肿瘤手术 应用效果
  • 作者: 吴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0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研究头颈肿瘤放疗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于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期间诊治的头颈肿瘤放疗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为常规组,另一组为研究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头颈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性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头颈肿瘤患者的生活状态,有助于降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改善头颈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头颈部;肿瘤放疗;综合性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接受头颈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保温护理干预的应用意义。方法:2021年12月 ~ 2022年12月该时间段为本研究抽取对象时间,而研究所抽取的对象则为该时间段到我院接受头颈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研究总抽取的例数一共80例,之后对这些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参照组,另一组则命名为观察组,每组均各自有40例。其中,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量表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于参照组(P<0.05);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差异可知,观察组患者麻醉后以及手术后的体温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头颈肿瘤手术治疗患者来说,应在其护理工作中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干预,这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维持麻醉后以及术后体温正常,对该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保温护理 头颈部肿瘤手术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