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慢性乙肝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抑郁自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护理之后,在护理满意度、抑郁自评分等指标上,采取护理干预的实验组要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由于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可更大程度上拉近护患关系,能大大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医院等的信任度,能消除患者紧张、消极、恐惧的态度,能时刻保持积极心态去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乙肝患者 抑郁自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 于本院 2015 年 10 月 --2016 年 10 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中,随机选取 68 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心理状态明显减轻,治疗完成率 100% ,患者护理满意度 100% ,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 p < 0.05 )。 结论: 应在治疗前,深入分析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缓解其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提高患者治疗完成率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慢性乙肝患者 心理状态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乙肝五项检查乙肝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48例乙肝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予以乙肝五项检验,包括抗HBs(表面抗体)、HBsAg(表面抗原)、HBeAg(e抗原)、抗HBc(核心抗体)、抗HBe(e抗体),研究年龄以及乙肝五项的关系。结果经检验显示,HBsAg阳性率93.75%、抗HBc阳性率83.33%、HBeAg阳性率47.96%、抗HBs阳性率18.75%、抗HBe阳性率16.67%。乙肝的高发人群为30~49岁之间,抗HBc与HBeAg存在最多的阳性人数。结论在乙肝感染初步诊断中乙肝五项属于初步检查项目,依据乙肝五项检查指标来对患者感染程度、患者抵抗力以及病毒复制进行判断。

  • 标签: 乙肝 乙肝五项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90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本院治疗乙肝的90例患者,采用ELISA的方法对90例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标志物的检测,五项标志物分别为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本组90例乙肝患者都有不同的指标阳性,其中HBsAg阳性率最高,占91.1%;抗-HBc阳性率为82.2%。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30~39岁组最易感染乙肝病毒。结论乙肝五项是检测乙肝患者的重要标志物,检测乙肝五项对乙肝的诊断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乙肝患者 乙肝五项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经护理干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使慢性乙肝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 慢性乙肝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表达,旨在探索IL-17A与肝脏损伤、乙肝病毒(HBV)复制之间的关系。方法:(1)对101例CHB患者和33例健康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17A水平;(2)所有研究对象HBV抗原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3)所有研究对象肝功能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CHB患者HBV-DNA。结果:(1)对照组、CHB轻度组、CHB中度组及CHB重度组之间血清IL-17A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依次逐渐升高;(2)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的血清IL-17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3)IL-17A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6、0.762、0.181、0.509、0.345、0.403,P均〈0.05;IL-17A与白蛋白(A)呈负相关(r=-0.194,P〈0.05);(4)血清IL-17A水平与HBV-DNA水平正相关(r=0.204,P〈0.05)。结论:(1)CHB患者血清中IL-17A水平升高,且随炎症程度加重、合成功能下降呈上升趋势,推测IL-17A可能参与了CHB患者肝脏受损和疾病进展;(2)IL-17A不能使e抗原发生血清学转换;(3)血清IL-17A的表达与HBV复制相关;(4)联合检测IL-17A和肝功能对CHB患者的病情、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IL-17A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妊娠合并乙肝患者的围产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26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状况、产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呕吐、肝大、产褥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乙肝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心理焦虑程度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妊娠 乙肝 综合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的特点。乙肝患者应当通过树立健康理念、定期体检、调理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调养性情等方式进行自我保健,进而控制疾病、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乙肝 患者 自我保健 健康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乙肝患者在发现自己得病后出现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护理工作者要给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干预指导和应对措施从而减轻乙肝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且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把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降到最低,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乙肝患者 心理问题 护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的干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乙肝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43例。予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研究采用认知护理。观察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72.09%和90.70%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69.77%与88.37%分别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两组患者的社会关系和心力功能、生理功能和躯体健康总评以及独立性等生活质量情况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乙肝患者实施认知护理,既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也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病症康复。

  • 标签: 乙型肝炎 认知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乙肝患者的家属当中,能够主动接种乙肝疫苗的相关情况以及具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被诊断为乙肝患者的102名家属为研究组对象,再选择相同时间段内102名家中无乙肝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居民为参照组,对两组实验对象的乙肝疫苗主动接种现状以及具体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结果研究组当中主动接种乙肝疫苗的人数明显多于参照组,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影响因素类型较多,包括实验对象家中有乙肝患者、研究对象文化程度以及乙肝方面知识的知晓率。结论乙肝患者家属主动接种乙肝疫苗的例数要略多于其它对象,其影响因素较多,需要相关的医疗机构等切实掌握实际情况,以便控制乙肝病情。

  • 标签: 乙肝 家属 主动 疫苗 接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用于治疗儿童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在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2例慢性乙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可以有效实现对儿童慢性乙肝患者的有效治疗,提高患儿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以及抗HBe阳转率等,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拉米夫定 苦参碱 慢性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治疗后的完全依从率为82.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15%;护理干预组护理后的药物、饮食、心理、生活、隔离知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12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完全治疗依从度85%,明显高于70%;且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的影响,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乙肝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乙肝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66例乙肝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0.9%,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5.2±3.1)、(43.6±2.9)分;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78.8%,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57.4±3.4)、(53.7±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患者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显著的提高护理效果,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乙肝 人性化护理服务 应用意义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乙肝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与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6例乙肝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0.9%,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5.2±3.1)、(43.6±2.9)分;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78.8%,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57.4±3.4)、(53.7±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患者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显著的提高护理效果,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乙肝 人性化护理服务 应用意义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