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健康教育在慢性乙肝患者就医中的效用。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病例前后对照研究,即根据本研究制定的干预方法,也就是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并记录研究对象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口腔科就诊率的差别,来评价健康教育对乙肝患者口腔疾病的功效。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后,乙肝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及治疗的就医率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健康教育对乙肝患者进行口腔疾病检查及治疗有明显的效果。结论对乙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其口腔疾病的就诊率大大提高。

  • 标签: 乙肝 口腔疾病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乙肝患者治疗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社区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接诊的乙性肝炎患者,愿意接受问话调查者168人。以面对面访谈形式调查我社区接诊乙肝患者治疗情况,包括用药品种、用药时间、用药方式、用药疗程、停药原因、定期复查和随访等。结果168例愿意配合调查患者中,121(72%)例口服用药,47(28%)例采用口服和注射配合治疗;其中使用西药者92(55%)例,使用中药者23(14%)例,中西药合用者53(31%)例;治疗用药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26个月。而患者停药原因各项检查指标达标而停药39人(23%),因为经济原因停药57人(34%),因为自身主观原因等不愿坚持治疗停药者72例(43%)。出院后定期到医院接受复查和随访者23例(14%)。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让患者全面了解治疗过程和目的、疗程等,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使患者坚持规范治疗,达到最佳临床效果。

  • 标签: 乙肝患者 疗程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4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7例和观察组(人性化护理组)47例,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周、4周的SAS评分、SDS评分、SCI一90中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患者自我感觉、家属评估、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周、4周的SAS评分、SDS评分、SCI一90中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自我感觉、家属评估也好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较佳者比例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性化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明显,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慢性乙肝 焦虑 抑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对82例乙肝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科学合理的医药护理与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实行亲情服务与护理,从中总结出对乙肝患者护理的心得体会,探究对乙肝患者的心理、亲情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的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82例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理表现,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A组患者,共计41例,对整个乙肝治疗阶段的护理只是重视采用了常规护理方式。B组患者,共计41例,在乙肝治疗阶段的护理重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还采取了心理护理、亲情护理等心理护理方式。结果本次医学实验,通过对乙肝患者为期2周至5周的临床护理,A组的41例乙肝患者,治疗效果平常,患者在治疗中极易出现心理问题,恢复效果不明显。而B组的41例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患者普遍心理表现良好、积极治疗,恢复效果相对较好。结论在针对乙肝患者的护理上,不能仅进行医药护理,应注重心理护理,加强亲情服务,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增强乙肝患者康复程度。

  • 标签: 乙肝患者 心理护理 亲情护理 护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干预依从性及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将87例HBV住院病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护理,由护士给患者及家属讲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指导家属自行给患者提供饮食。观察组按系统饮食治疗计划进行,患者入院后评价患者营养状况,其能量供给量按年龄、性别、体质、营养状况等确定。将患者所需要的热量按平衡善食的原则换算成具体的食物,根据患者饮食喜好及习惯制订出个性化饮食。结果干预后5个月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临床饮食治疗比较(P<0.05,P<0.01)结论HBV经过系统饮食干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HBV 饮食干预 依从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乙肝患者遵医行为和复发率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乙肝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全部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出院后随访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乙型肝炎 遵医行为 复发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旨在保证全程用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门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06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健康教育,不予以护理干预;观察组除常规健康教育外,由专人负责实施心理、行为进行全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53例患者抗病毒治疗完全依从率达81.13%,而对照组完全依从率只有47.17%。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保证全程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乙肝患者尿MA和IgG及轻链(k,λ)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30例急性乙肝,30例慢性乙肝和3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尿TRF,MA和IgG及轻链(k,λ)的含量。结果除急性乙肝组尿中MA,IgG及轻链(k,λ)的含量和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以肝硬化组为甚(P<0.01)。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乙肝患者的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高低依次为乙肝肝硬化患者>慢性乙肝患者>急性乙肝患者。结论检测尿中MA,IgG及轻链(k,λ)的含量对乙肝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 标签: 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 乙肝肝硬化 MA IgG及轻链(k &lambda 散射比浊法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原乙肝患者在药物影响下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解决其心理问题。方法收集本科2010年1月~2011年10月使用长效干扰素治疗的13例乙肝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心理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3例患者心理特点主要是以自卑、孤独、悲观、抑郁为主。结论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增强信心坚持治疗,从而达到最佳疗效。

  • 标签: 高原 肝炎 长效干扰素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10月在门诊和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例,其中HBeAg阳性患者16例,HBeAg阴性患者11例,均口服恩替卡韦片抗病毒治疗。结果治疗12周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e抗原血清转换率分别为66.7%(18/27)、18.5%(5/27)、0,治疗24周分别为96.3%(26/27)、66.7%(18/27)、18.8%(3/16),治疗48周分别为100%(27/27)、96.3%(26/27)、31.3%(5/16),治疗72周分别为100%(27/27)、100%(27/27)、43.8%(7/16),治疗6年分别为100%(27/27)、100%(27/27)、56.3%(9/16)。恩替卡韦治疗6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临床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能长期持续抑制病毒复制,疗效与安全性良好。

  • 标签: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分泌IL-10的水平以及与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例慢性乙肝患者和20例健康人,分离出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用ELISA方法检测其分泌IL-10的水平;同时检测慢性乙肝患者HBV-DNA载量。对患者和健康人NK细胞分泌IL-10的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分析患者NK细胞分泌IL-10的水平与HBV-DNA载量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NK细胞分泌IL-10的水平高于健康人(P<0.01);而且乙肝患者NK细胞分泌IL-10的水平与HBV-DNA载量之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的NK细胞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增加。提示肝脏内的NK细胞能通过分泌IL-10作用于其它免疫细胞发挥免疫负调节作用,从而加重了机体免疫抑制状态,无法有效清除病毒。

  • 标签: 乙型肝炎 自然杀伤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HBV-DNA
  • 简介:摘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包括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和改善生活方式;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分别为就诊医院、乙肝知识水平、健康信念及社会支持等;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影响着慢性乙肝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依从性需要医务人员、患者及社会等各方共同参与。为减少或延缓慢性乙肝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控制疾病的传播,应关注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使干预措施更加系统化。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服用拉米夫定后发生病毒变异的关系。方法将100例服用拉米夫定1年以上的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5种证型,采用深圳匹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试剂盒进行病毒变异检测。结果HBV病毒变异率肝胆湿热型为51.61%(16/31);肝郁脾虚型为20.69%(6/29);肝肾阴虚型为33.33%(2/6);瘀血阻络型为43.75%(7/16);脾肾阳虚型为20.00%(1/5),各证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为实证组(包括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和虚证组(包括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后,HBV-YMDD变异率实证组为48.94%(23/47);虚证组为22.50%(9/40),实证组明显高于虚证组(P<0.05)。结论服用拉米夫定后HBV病毒变异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相关性,实证变异率明显高于虚证。

  • 标签: 乙型 肝炎 病毒变异 中医辨证分型
  • 简介:摘要中医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是肯定的,但还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总结规范理法方药,完善循证医学证据,对中医治疗慢性乙肝简单的可定和否定都是片面的。

  • 标签: 中医 乙肝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方法的综合分析,为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肝纤四项的相关性,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肝组织病理分级/期、肝纤四项结果的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特点及规律。结果本研究显示慢性乙肝患者的病势由浅入深、病情由轻到重,病机可能是由肝郁血瘀演变过程,其中肝郁的病机状态贯穿于始终。血清PC-III、HA、LN和IVC在表明肝纤维化的程度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PC-III同肝穿病理临床符合程度最高,肝纤四项结果及肝组织病理分级/期可为慢性乙肝中医证候分型提供一些客观化依据。

  • 标签: 乙肝 肝纤四项 中医证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呋定在慢性乙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拉米呋定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血清指标和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拉米呋定用于慢性乙型肝病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更高。

  • 标签: 拉米呋定 慢性乙肝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通过十年的临床实践、细致的观察,并结合其他医家的认识和经验,科学地分析了慢性乙肝的病因病机,借病因病机进行综合归类分型,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法。⑴“血气同治,二者不可偏废”;⑵清热利湿,贯彻疾病之始终;⑶宗先圣旨,“当以温药和之”;⑷活血理气,风能胜湿;⑸扶正祛邪为治慢性乙肝之根本大法;⑹根据自己在临床实践所探索的经验,对乙肝进行分型辨治;笔者匠尽心机,开拓思路,使用子午流注针法配合内治法取得了切实效果。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子午流注 内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