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肠道疾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通常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疾病:溃疡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Crohn病(Crohn'sdisease,CD)。IBD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我国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IBD基本属于内科治疗的疾病,但有不少患者因内科治疗难以控制病情的发展或出现并发症而需要外科处理。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结肠炎 溃疡性 CROHN病
  • 简介:发现IBD患者IL-1ra/IL-1比值显著下降(P<0.01),发现IL-10能使IBD患者已下降的IL-1ra/IL-1比值恢复正常,etal.IL-4inhibitstheexpressionofIL-8fromstimulatedhumanmonocytes.JImmunol

  • 标签: 性细胞因子 抗炎 炎性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是固有免疫抵抗微生物的主要执行者,因此中性粒细胞对于维持肠道环境内稳态非常重要。当机体受到外来微生物入侵时,局部组织发生感染,中性粒细胞被激活并募集到感染部位,通过吞噬、脱颗粒、NADPH氧化酶依赖杀菌等功能发挥作用。有研究表明,在炎症发生的早期,中性粒细胞起着重要的抗感染作用,而在炎症晚期,中性粒细胞持续存在,由于细胞凋亡,细胞内毒素释放入感染部位,对感染组织持续损伤。然而,中性粒细胞在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的相关作用机制目前并不明确。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中性粒细胞在IBD中的相关研究,阐述了其在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时的作用。

  • 标签: 炎性肠病 中性粒细胞 骨髓微环境 凋亡
  • 简介:摘要IBD是免疫相关的肠道慢性炎症,患者常需要接受长期的免疫抑制剂和(或)生物制剂以诱导和维持疾病缓解。IBD患者疾病过程中多个系统肿瘤的发病风险可能增高,临床上应关注IBD及其治疗过程中合并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的诊治。现就IBD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关系、IBD合并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可能机制、易感基因、临床特征和处理进行综述。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淋巴瘤,非霍奇金 疾病遗传易感性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 简介:摘 要2 关键词2 绪论3 本论3 1.临床资料3 2.关于病关节的综述3 3.几种脊柱关节的鉴别诊断与分型4 (1)强直性脊柱7 (2)Reiter综合征(反应关节)7 (3)银屑病关节7 (3)脊柱关节的最新分型8 4.几种壁增厚疾病的鉴别9 (1)溃疡结肠炎9 (2)克罗恩病9 (3)肠结核10 (4)结肠癌10 (5)结肠淋巴瘤10 (6)结肠平滑肌瘤10 (7)结肠平滑肌肉瘤10 (8)结肠脂肪瘤10 (9)结肠脂肪肉瘤11 讨论11 参考文献12 致 谢13

  • 标签: 炎性肠病关节炎 肠源性关节病 脊柱关节炎 骶髂关节炎 炎症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IBD与胰腺疾病之间存在关联,且易被忽视或混淆。综合现有研究结果分析具体发病特点发现,多种胰腺疾病可能是IBD的外表现或由IBD药物诱发;明确此类疾病,需详细询问病史,细致完善相关检查;如明确为IBD药物相关胰腺,应立即停药,且需按照诊治规范进行系统综合诊治。临床需关注IBD患者中胰腺疾病的发生。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胰腺炎 胰腺病变 药物
  • 简介:患者,男,64岁。因"餐后2h后出现剧烈腹痛1d伴呕吐"于2011-03-02入住我院急重症外科。入院时,腹痛剧烈,绞痛,伴恶心呕吐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病当天曾在当地诊所给予解痉镇痛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疼痛无缓解。入院时,诉头昏,腹痛腹胀,四肢乏力,肛门停止排便,24h尿量50ml,色深黄。既往有三十余年慢性胃炎病史。

  • 标签: 阑尾炎 肠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溃疡结肠炎的诊断与治疗经验,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206例溃疡结肠炎的镜下、光镜下病变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206例病中171例为UC,35例CD。镜下病变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病变如血管纹理模糊紊乱、充血水肿、接触出血、脓分泌、糜烂或浅溃疡、环状、圆形、纵形或裂隙样溃疡,典型CD者有鹅卵石样隆起。光镜下典型的UC可见隐窝脓肿,CD可见类上皮肉芽肿。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治愈90例,有效105例,无效11例。结论明确的诊断、临床分期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溃疡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的保障。

  • 标签: 炎性肠病 内镜活检 病理诊断 治疗体会 个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时,选择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和镜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进行研究,录入120名临床疑似为病的患者进行分析,医务人员确诊患者为病症状,并按照要求开展治疗工作。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由医务人员给予患者常规检查确认所有患者均存在病症状,在确认患者的病情后,医务人员对所有患者进行镜检查以及螺旋CT检查确认患者最终的检查结果,并分别对上述检查诊断价值进行评估,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医务人员经临床检查确认患者的螺旋CT诊断准确度高,能够基本判断患者的病情,其诊断结果与患者的镜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相似度,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时,选择螺旋CT诊断方案,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度。

  • 标签: 螺旋CT小肠造影 肠镜 炎性肠病 诊断分析
  • 简介:近年研究发现免疫炎症与衰老的发生有关.在机体衰老过程中,固有免疫反应被激活,导致机体出现一种低水平、慢性炎症状态,即衰老(inflammaging).小体(inflammasome)是由细胞内感受分子如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s(PRRs)与接头蛋白ASC及procaspase-1蛋白组装而成的高分子量多蛋白复合物,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小体能被多种外源性病原微生物或内源危险信号分子激活,进而诱导caspase-1酶活化.

  • 标签: 炎性衰老 疾病发生 小体 老年性 CASPASE-1 pattern
  • 简介:摘要炎症病(IBD)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肠道慢性疾病,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等治疗。然而IBD疾病及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可能会伴发或导致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升高。鉴于临床病例较为匮乏,目前IBD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特点尚不够明确。本文就IBD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IBD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作一概述。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 淋巴瘤
  • 简介:摘要炎症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慢性肠道疾病,包括溃疡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外表现在IBD中较为常见,但临床医生对IBD相关的肌肉损害了解不足,当患者以肌肉损害为首发表现时容易被误诊漏诊。本文就IBD相关肌肉损害发生的机制及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认识及诊治水平。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发病机制 肌肉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叔叔因左下腹间断疼痛6天入院,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结果最后出院诊断为“乙状结肠炎包块”,并开药艾迪莎颗粒和金双歧.请问,“乙状结肠炎包块”用“结肠癌根治术”是否存在过度治疗?是否需要复查镜?

  • 标签: 结肠癌根治术 过度治疗 炎性肠病 炎性包块 乙状结肠 出院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方对老年功能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6月-2021年10月本院90例老年FC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组予以通方。2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30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管活性肽(VIP)、P物质(SP),ELISA法检测IL-17A、IL-18水平;采用便秘临床评分量表(CCS)、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估患者便秘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随访期间的复发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44例、对照组43例进入疗效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43/44)、对照组为81.4%(35/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0.012)。治疗后,治疗组神疲乏力、气短腹胀、咽部异物感、心悸怔忡、四肢不温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71、10.25、2.87、2.87、5.68、26.94,P值均<0.01),CCS、PAC-QOL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1.71、18.84,P值均<0.001);血清VIP[(41.86±1.16)ng/L比(35.71±1.97)ng/L,t=17.79]、SP[(42.15±1.90)ng/L比(39.53±2.13)ng/L,t=6.0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IL-17A[(35.71±5.97)pg/L比(41.86±5.16)pg/L,t=5.14]、IL-18[(22.15±3.90)pg/L比(26.53±4.13)pg/L,t=5.0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4/44)、对照组为14.0%(6/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上的意义(χ2=0.13,P=0.716)。随访30 d,治疗组复发率为2.3%(1/44)、对照组为16.3%(7/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24)。结论通方可有效提高老年FC患者神经递质(VIP、SP)水平及生活质量,降低细胞因子(IL-17A、IL-18)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好。

  • 标签: 便秘 老年人 肠通方 血管活性肠肽 P物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重症急性胰腺的治疗中,给予内营养结合外营养治疗的效果,并探讨该治疗方式的临床安全。方法:40例重症急性胰腺患者被纳入研究(2018年5月-2020年5月),将患者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外营养治疗)和观察组(外营养和内营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免疫指标、营养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对照组TP、ALB值<观察组TP、ALB值,对照组TNF-α、IL-1值>观察组TNF-α、IL-1值,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60.00%>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5.00%,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中,给予内营养结合外营养治疗,可以维持血液内营养指标的稳定,降低免疫指标水平,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安全高、疗效显著的特点。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炎症病(IBD)是一类累及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自然病程中常伴随发生多种疾病,神经系统为外受累器官之一。IBD合并神经系统疾病会干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且有些患者预后欠佳,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神经系统外表现、IBD与神经系统特殊共患病以及IBD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解读IBD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以及诊疗思路,期望临床医生对IBD合并疾病有更深入的认识。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神经系统疾病 肠外表现 共患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胰腺患者分别采用内营养以及外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9例急性胰腺患者按照营养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采用内营养支持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免疫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ALB、PP以及Hb等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IgG、IgA、IgM等各项免疫学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患者采用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优于外营养,可以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患者的耐受更佳,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