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阴道分泌常规检查的方法及结果。方法选取我站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自觉阴道瘙痒或者有白带异常表现的女性患者6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阴道分泌常规涂片检查,同时通过细菌性阴道炎快速试验对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进行研究。观察患者的涂片检查结果和细菌感染时间结果。结果660例患者中,阴道清洁度分级为Ⅱ度、Ⅲ度和Ⅳ度的分别有135例、403例、122例,各占20.5%、61.1%和18.5%。经阴道滴虫、真菌和细菌检查,可见患者中,属于细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的分别有382例、224例、33例,各占57.9%、33.9%和5.0%,还有21例患者同时合并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感染的情况,占3.2%。结论通过阴道分泌常规检查,能对患者的阴道清洁度以及感染类型等进行有效的区分,并根据不同的病原体类型给予合适的治疗,是女性阴道检查的常规手段,具有方便快捷、结果获取时间短的优点,在妇科临床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常规检查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阴道分泌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9月期间来妇科就诊的女性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例)和试验组(n=65例),对照组行常规检查,试验组进行阴道清洁后行尿常规检查。结果试验组红细胞检出率、白细胞检出率、上皮细胞检出率、蛋白质检出率分别为15.38%、10.77%、0、0,均低于对照组的92.31%、93.85%、41.54%、38.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泌对尿常规检查结果有一定影响,为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提高尿检的准确率,临床上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应注意对患者阴道的清洁,严格遵循尿液采集的规范操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尿常规检查 阴道分泌物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泌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180例尿常规检查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试验组患者在尿常规检查前对阴道进行处理之后,取中段尿进行尿常规检查(对照组患者不对阴道进行处理,直接进行尿常规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分析中阴道分泌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标本检验结果中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上皮细胞的检出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分泌对尿常规检查结果影响较大,在临床中我们应该采取一定正规的方式减少影响,提高检出的正确率。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临床检查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阴道分泌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及对策。方法确诊为妇科疾病的10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尿液采集方式实施检查,观察组在阻止阴道分泌流出后,实施尿液采集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尿液采集与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检出率和红细胞检出率,蛋白质检出率和上皮细胞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阴道分泌进行尿常规检查,会千扰检查结果,因此,临床在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首先应做好必要的措施防止阴道分泌流出。

  • 标签: 尿常规 阴道分泌物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妇科病人的阴道分泌进行检验和分析,探讨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与阴道分泌清洁度等情况,指导妇科病人的临床防治与合理用药。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妇科病人45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的年龄段进行分组检验,并分析患者的阴道分泌检验结果。结果全部450例接受阴道分泌检查的患者中,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129例,占28.7%;加德那菌207例,占46.0%;阴道滴虫114例,占25.3%。患者的阴道清洁度检查结果是Ⅰ度32例,占7.1%;Ⅱ度141例,占31.3%;Ⅲ度150例,占33.3%;Ⅳ度127例,占28.2%。其中,阴道清洁度Ⅰ度的患者中未检测到任何病原菌;阴道清洁度Ⅱ度的患者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阴道清洁度Ⅲ度和Ⅳ度的患者中,均以加德纳菌所占的比例最高。比较不同年龄段的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可见,年龄越大,非特异性感染的发生率越高。结论阴道炎的发病与患者的年龄、清洁度有直接关系,找到患者致病的病原菌,患病的易感人群和易感因素,对于疾病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妇科病人 阴道分泌物 检查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阴道分泌盐水涂片及革兰氏快速染色涂片镜检结果对阴道炎早期临床诊断的意义,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方法对临泽县医院门诊就诊的600例成年女性患者采集阴道后穹窿分泌,分别用生理盐水涂片和革兰氏染色镜检阴道感染中常见的3中主要的病原微生物1假丝酵母菌属、滴虫和线索细胞。结果600例患者,阳性285例,阳性率为47.5%。查到线索细胞160例,占26.7%,假丝酵母菌属59例,占9.8%,滴虫39例,占6.5%,混合感染27例占4.5%。结论阴道分泌快速染色镜检阳性检出率要比盐水涂片法检出率高,优于传统的盐水涂片法。2盐水单一方法的检查不能用于妇科患者阴道炎的病因确诊,阴道炎患者异常分泌涂片染色镜检,对临床医生分析病因,明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更具有诊断价值。同时可以减轻混合感染反复取材的痛苦。3

  • 标签: 阴道分泌物盐水涂片 快速染色 阴道炎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女病普查中4600例阴道分泌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泌检查的患者4600例,根据年龄的大小分为四个年龄段,观察并对比不同年龄段妇女阴道分泌的情况。结果在病原微生物所占比例情况检测中发现,细菌的检出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病原微生物。清洁度为III°及细菌性阴道疾病占比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不同,患者体内的细菌、滴虫、霉菌以及混合感染的分布情况也存在差异,对妇女的生殖健康有着不同程度的危险,因而,对妇女进行及时有效阴道分泌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妇女病 阴道 分泌物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女性阴道分泌标本综合检验结果,探析阴道病菌感染情况,并总结女性阴道分泌检验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阴道分泌湿片法高倍镜镜检,并综合使用包括细菌性阴道炎检测、真菌性阴道炎检测、滴虫性阴道炎检测和淋菌性阴道炎检测在内的涂片革兰染色油镜镜检等女性阴道分泌的常规检测方式,对比分析女性分泌情况,发现各类病原菌感染情况。结果经对比分析,在对本次研究对象600例妇科疾病患者的诊断中,清洁度Ⅰ~Ⅱ度检出例数为242(40.33%),清洁度Ⅲ~Ⅳ度检出例数为358(59.67%),其中真菌性阴道炎检出例数133(33.17%),细菌性阴道炎检出例数64(10.67%),滴虫性阴道炎检出例数86(14.33%),淋菌性阴道炎检出例数34(5.67%),其他类型阴道炎检出例数41(4.17%)。结论各种类型的细菌、真菌、淋菌和滴虫是妇科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这些病原菌引起的阴道炎给女性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医护人员要加强对女性阴道分泌标本的综合检验,提高阴道分泌检验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治愈妇科疾病患者。

  • 标签: 妇科疾病 阴道分泌物 综合检验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61-01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阴道分泌综合检验结果,探讨联合检验结果的优势。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等科室送检的1000例阴道分泌标本,采用阴道分泌湿片法镜检、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以及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分析病原菌感染情况。结果1000例阴道分泌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37例,阳性率为43.7%(437/1000)。其中滴虫检出113例、霉菌检出144例、混合感染检出203例,占比分别为25.9%(113/437)、33%(144/437)、46.5%(203/437)。结论对女性阴道分泌进行联合检测,能有效防止各类病原菌的漏检,提高女性阴道感染的诊治水平。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综合检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妇女阴道分泌的临床化验结果,评价老年妇女阴道卫生状况。方法采集228例老年妇女的阴道分泌,采用胺试验检验法、湿片法、革兰染色法结合镜检对其进行化验,并分析其报告结果,了解老年妇女病原菌分布、阴道分泌清洁度等情况。结果按清洁度划分为I-IV级,假丝酵母菌、滴虫、加德纳菌及加德纳菌+假丝酵母菌等病原菌分布随清洁度等级的降低而增大;228例老年妇女中有78例患有不同类型阴道炎,占34.21%,按年龄划分为其中60~69岁组妇女阴道炎发病率最高,占总发病率的40.68%,50~59岁组及70岁以上组发病率分别为29.11%、22.58%。结论老年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和非特异性阴道炎发病率较高,其中年龄在60~69岁范围内妇女阴道炎发病率最高。

  • 标签: 老年妇女 阴道分泌物 化验结果 报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泌影响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检查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个患者均采用两种方式采取尿样,分别作为观察组尿样和对照组尿样,比较两组尿样的上皮细胞、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检出人数,探讨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尿常规检测结果在上皮细胞、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各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可影响检验结果,应采取一定的方法控制阴道分泌干扰,以提高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阴道分泌物 白细胞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筛查妇女妇科阴道分泌检查及其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妇科、阴道分泌检查的36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检查结果,确定病理学诊断形式。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不同年龄段的检查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35-45年龄段的筛查率比较高,不同年龄段间感染例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80例患者接受宫颈癌的检查,分别诊断出患者有CIN1和CIN2及CIN3病变,不同年龄段的病变例数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女采用宫颈癌筛查形式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其次能及时诊断出阴道分泌及感染情况,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结合妇女的实际情况,确定后续治疗方式。

  • 标签: 宫颈癌 妇科引导分泌物检查 感染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革兰染色在妇女阴道分泌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6例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6例阴道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阴道炎患者采用生理盐水镜检,实验组43例阴道炎患者采用革兰染色检验,观察比较两组阴道炎患者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阴道炎患者检出率(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炎患者的检出率(6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革兰染色在妇女阴道分泌检验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能准确检验出患者阴道分泌中的成分,为临床医师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数据,为治疗赢取有利时间。

  • 标签: 革兰染色 阴道分泌物 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革兰染色法在阴道分泌真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262例怀疑为阴道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盐水法与革兰染色法对患者阴道分泌进行真菌检验,对两组方法真菌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革兰染色法检验真菌阳性率83.58%显著较常规盐水法检验的真菌阳性率51.53%高(p<0.05)。结论对阴道分泌进行检验应用革兰染色法,具有准确性、快速性的特点,可在临床范围内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真菌检验 革兰染色法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洁度分级在阴道分泌常规检验中的局限性。方法对其四度分级法和五度分级法进行有效的分析探讨。结果阴道分泌在开展常规检测的过程中,其四度分级和五度分级法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导致其检查结果出现了较大的不确定性。结论五度分级法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全面的反映阴道的清洁分泌检查结果,使得其检查结果更加的准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清洁度分级 阴道分泌物 常规检验 局限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宫颈炎症与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实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川南地区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134例临床诊断为NGU的女性患者和62例参加健康体检妇女生殖道分泌进行HSV检测。结果134例女性NGU患者中,检测出HSV阳性者36例,阳性率26.87%(36/134);62例健康妇女体检中,HSV阳性者3例,阳性率4.84%(3/62),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107.45,P<0.05)。结论NGU女性患者容易合并HSV感染,FQ—PCR快速、简便,特异性高,灵敏度强,操作简便,此法用于检测HSV,可诊断且可分型,有利于UGN患者合并HS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 标签: 女性 NGU 分泌物 HSV 检测 川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