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0.阴道分泌(或白带)清洁度检查【正常值】在生理情况下,女性生殖系统具有自然保护功能,因为阴道中存在阴道杆菌,它能保持阴道处于酸性的环境,在此环境下其他细菌不能生存,故阴道具有自净作用。根据阴道分泌(或白带)清洁度检查来判断是否生病。

  • 标签: 阴道分泌物检查 羊水 女性生殖系统 保护功能 阴道杆菌 自净作用
  • 简介:摘要通过对阴道分泌检查的质量控制,给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妇女阴道分泌感染情况。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9月就诊的妇科患者2560例(份)阴道分泌进行常规检验和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结果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53.79%,主要为念珠菌(25.20%),其他依次为为线索细胞(11.80%)、滴虫(9.77%)、混合感染(7.42%)。病原菌在清洁度Ⅲ~Ⅳ度患者中检出率较高。结论本地区妇女阴道病病原体主要为细菌性和念珠菌性。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霉菌 滴虫 线索细胞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阴道疾病的病原体检出率,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800例门诊妇科患者阴道分泌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结果BV检出率为32.4%,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23.7%,假丝酵母菌+BV检出率为12.9%滴虫+BV检出率为5.1%,滴虫检出率为3.45%。结论BV的检出率高,在阴道分泌检查时即使清洁度正常也要注意查找病原菌,并应注意混合感染。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BV 假丝酵母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地区831例妇女阴道分泌检查,了解本地区妇女阴道分泌感染情况。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对831例阴道分泌进行一般性状检查,清洁度检查以及病原体检查。结果831例标本,检出阴道真菌189例,阴道毛滴虫85例,线索细胞307例。阴道炎患病率达72%。结论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妇女的健康意识,降低阴道炎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妇科分泌物 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道分泌的检验与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在2012~2013年我院妇产科的病例中抽取90例患者,对患者的阴道分泌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通过检验,发现患有细菌性阴道病(BV)有30例,真菌性阴道炎的有35例,滴虫性阴道炎有8例,淋病有3例,而其他阴道炎有10例。结论从检测结果中发现发病率较高的是细菌性阴道病和真菌性阴道炎,需要对质量严格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检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阴道炎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14923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进行分泌涂片常规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923例患者中霉菌性阴道炎2740例(18.36%)、滴虫性阴道炎468例(3.14%),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霉菌和滴虫标本的清洁度多为Ⅲ~Ⅳ度(85.41%),霉菌以35~3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滴虫以45~55岁检出率最高。一至四季度霉菌检出率分别为18.28%,18.54%,18.38%,17.81%;滴虫的检出率分别为3.12%,3.42%,3.06%,2.82%。结论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最常见的阴道炎症,以25~3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与季节无关;滴虫以>55岁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与季节有关。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炎 霉菌 滴虫
  • 简介:广州市中医医院510000摘要目的具体分析1690例阴道分泌常规检验结果,充分明确阴道炎患者其阴道分泌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保证女性身体健康。方法在常规检查的同时,选择革兰氏染色法对线索细胞、真菌、滴虫进行分析。结果1690例检查者中,患者具体阴道炎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表现为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其他阴道炎。结论阴道炎患者其阴道分泌病原菌主要表现为真菌、细菌、滴虫,直接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所以需要加以重视。

  • 标签: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病原菌真菌 细菌滴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阴道分泌的临床检验分析结果,了解并分析其感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的500例阴道分泌的标本,对其进行清洁度检查及病原体检查。结果5500例标本中正常例数140例,阴道毛滴虫感染139例,假丝酵母菌感染145例,细菌性阴道病76例。结论阴道分泌感染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活,妇女平时应保持个人卫生,定期进行阴道分泌检查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临床检验 病原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本院健康体检和妇科门诊女性阴道分泌感染及混合感染情况。方法对两组人员共1536份阴道分泌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和革兰染色检查后比对分析。结果门诊组和体检组阴道分泌的淋球菌感染率分别为5.9%和1.7%,滴虫感染率分别为11.1%和6.0%,真菌感染率分别为16.0%和12.5%,线索细胞检出率分别为12.2%和10.2%,混合感染率分别为9.2%和6.4%。1536例总体样本检出率为淋球菌3.6%,滴虫8.3%,真菌14.1%,线索细胞11.1%,混合感染7.6%。结论病原体在女性阴道中感染情况比较普遍,门诊人员感染率高于健康体检人员。阴道分泌检查是简单有效的妇科检查项目,在体检及门诊工作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清洁度 病原体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革兰氏染色检测妇科炎性反应阴道分泌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阴道分泌涂片621例,阴道分泌常规检查观察上皮细胞、白细胞、杆菌、球菌、念珠菌及滴虫活体形态;判定清洁度。阴道分泌革兰氏染色检查革兰氏染色后观察是否有念珠菌、滴虫、线索细胞、革兰氏阴性双球菌,以“-”“+”表示。结果阴道分泌常规检查,621份阴道分泌标本中,清洁度高者(Ⅲ°/Ⅳ°)为326例,念珠菌81例,滴虫75例。阴道分泌涂片革兰染色检查,621份阴道分泌涂片中检出病原体分布情况,念珠菌122例,线索细胞79例,滴虫64例,革兰阴性双球菌42例。结论阴道分泌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可大大提高阴道炎病原体的检出率,有必要建议临床医生把阴道分泌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做为阴道检查的常规项目。

  • 标签: 革兰染色检查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 补充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有妇科疾妇女阴道分泌乳酸杆菌群及致病菌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06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妇科收治的1500例患有妇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阴道分泌进行滴虫、霉菌、唾液酸酶、白细胞酯酶、过氧化氢浓度、清洁度进行检测。结果在所有受检妇女阴道分泌中,霉菌阳性率为11.7%,滴虫阳性率为5.5%,唾液酸酶阳性率为21.7%,白细胞酯酶阳性率为63.9%,过氧化氢浓度阳性率32.9%;清洁度(Ⅰ~Ⅱ)的标本占总检测标本的32.5%,清洁度(Ⅲ~Ⅳ)的标本占总检测标本的67.5%,两类清洁度患者阴道分泌唾液酸酶、白细胞酯酶、过氧化氢浓度阳性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院妇科门诊接受妇科检查的女性,阴道清洁度较差,阴道菌群失调,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妇科 阴道分泌物 病菌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科2012年1-3月份收到的阴道分泌标本检测的结果分析。了解细菌性阴道炎患病情况,对阴道分泌检测方法的评价。结果1051份检测标本中,阳性标本345份,阳性率32.5%,其中滴虫感染125份,霉菌感染204份,霉菌和滴虫同时感染16份。结论细菌性阴道炎以霉菌和滴虫感染为主,要加强对婚育妇女的妇科疾病的防治。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清洁度 滴虫 霉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与细菌性阴道病(BV)感染的相关性以及BV时WC复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5月于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037例非妊娠wC妇女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取病史采集、妇科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观察初发VVC、复发VVC二者合并BV发病率,对WC的复发与BV感染的关系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37例WC患者,BV(+)511例,占25.08%:其中初发VVC1353例,合并BV167例,占12.34%;复发WC684例,合并BV344例,占50.29%。全部病例均单纯抗真菌治疗,BV(-)1526例VVC患者,复发86例,占5.64%,Bv(+)511例VVC患者.复发226例,占44.23%。结论:复发WC合并BV(+)明显高于初发VVC,且WC合并BV(+)者,VVC的复发明显高于BV(-)者。对VVC患者行Bv检测,并探讨WC与BV发生的关系,对控制WC的复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其临床预防VVC的复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细菌性阴道病(BV)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00例妇科门诊阴道分泌检查(包括假丝酵母菌阴道毛滴虫清洁度)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找出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阴道疾病并加以预防。方法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300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析。结果通过对300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检查结果分析表明93例为阴道分泌异常,占检查人数的31%,10例为滴虫性阴道炎,16例为假丝酵母菌阴道炎,19例为细菌性阴道病,阴道炎患病率高达15%。结论要加强健康教育,降低阴道炎的发病率。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炎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女阴道分泌的病菌类型及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妇科疾病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安顺市人民医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892例就诊女性,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方法,对就诊者的阴道分泌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892患者的阴道分泌进行检测发现,检出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患者、滴虫性阴道炎(TV)患者共计448例(占总数的50.22%);其中单一性感染369例(占发病人数的82.36%),混合感染79例(占发病人数的17.64%)。结论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较高,阴道混合感染曾上升趋势。及时正确的检测出阴道感染的病原菌、采取科学有效预防手段和治疗措施,是降低复发率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检测 阴道感染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