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格雷夫斯病(GravesGD)是一种能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对GD基础和临床研究。近年发现新方法及药物应用较传统抗甲亢药物(ATD)治疗具有更好疗效,更低复发率,更少副作用,为些,现结合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ATD+α-干扰素由于GD病与自身免疫有关,病毒感染,情绪激动等可诱发,付氏发现在常规抗甲亢治疗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能明显提高远期治愈率,且副作用少,方法为:将G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TD+α-干扰素)组和对照组(常规疗法),两组均给予甲巯咪唑或卡比咪唑30~60mg/d,但治疗组前3个月,每周肌注20万

  • 标签: 格雷夫斯病 抗甲亢治疗 α-干扰素 抗甲亢药物 自身免疫性疾病 甲巯咪唑
  • 简介:阿霉素可作用于众多实体瘤及白血病,但是其应用受到了心脏毒性限制。阿霉素心脏毒性机理主要与自由基形成有关。目前,预防阿霉素心脏毒性措施主要包括:限制累积剂量,改变给药方式,使用阿霉素类似物,合用心脏保护剂及营养剂等。临床上应根据患者个人情况综合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 标签: 阿霉素 心脏毒性 自由基 预防
  • 简介:目的研究丙泊酚对高糖诱导H9c2细胞衰老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实验通过使用高糖长期培养H9c2细胞,在体外建立心肌细胞高糖老化模型,给予不同浓度丙泊酚(5,10,20,40μmol/L)作用后,分别测定细胞存活率,细胞内活性氧(ROS)释放,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细胞P16、P53、Rb蛋白表达量。结果预处理丙泊酚(5~20μmol/L)能够明显减轻高糖诱导细胞损伤;抑制细胞内ROS释放;显著降低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目;降低P16、P53和Rb蛋白表达量。结论丙泊酚通过抑制ROS释放,降低H9c2细胞衰老相关基因蛋白表达量,从而产生心脏保护作用。

  • 标签: 丙泊酚 高糖 氧化应激 细胞衰老
  • 简介:我们对27例发病在6小时内超早期卒中患者进行了临床分型和血管造影检查,并将二者结果进行比较。完全前循环脑梗死K值为0.82,提示较好一致性。源于大血管闭塞临床完全前循环脑梗死可以用来预测超早期卒中血管造影表现。如果有大型研究证实这一结果,未来溶栓试验入选标准有可能得到优化。

  • 标签: 临床分型 卒中患者 超早期 脑梗死 前循环 DSA表现
  • 简介:目的构建人神经元正五聚蛋白2(NPTX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胰腺癌细胞PANC1,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方法通过双酶切方法获得人NPTX2全长cDNA,利用Not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经酶切和测序验证后,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PANC1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PANC1细胞,用实时定量PCR方法筛选NPTX2mRNA高表达克隆。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NPTX2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了稳定转染PANC1细胞,成功表达了目的基因。结论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稳定转染PANC1细胞系建立为进一步研究NPTX2基因在胰腺癌细胞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胰腺肿瘤 NPTX2 转染 细胞系
  • 简介:目的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对过氧化氢(H2O2)刺激后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和细胞凋亡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分别单独转染HSF1质粒、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质粒或共转染HSF1及ASK1质粒。转染48h后用1mmol/LH2O2刺激细胞30min,检测并比较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和胞内ROS水平。结果(1)H2O2刺激后,各组细胞凋亡较刺激前明显增加(P〈0.05);且在相同刺激条件下,HSF1转染组细胞凋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ASK1转染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共转染组与ASK1转染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2)H2O2刺激后,各组细胞内ROS水平较刺激前都显著升高(P〈0.05);且在相同刺激条件下,各组细胞内ROS水平较刺激前ROS水平增高幅度:HSF1转染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SK1转染组和共转染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共转染组与HSF1转染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与ASK1转染组相比有降低趋势。结论HSF1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ROS产生对抗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保护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ASK1可能干扰HSF1保护作用。

  • 标签: 热休克转录因子1 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 活性氧簇 细胞凋亡 微血管内皮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胰腺癌转移、预后影响。方法收集74例胰腺癌组织和6例正常胰腺组织、4例CP组织、6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表达,分析VEGF表达与胰腺癌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VEGF表达率为71.6%(53/74),其他组织为12.5%(2/16),差异显著(P〈0.05)。肿瘤组织VEGF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明显相关(P〈0.05或P〈0.01)。Kaplan-Meier方法和log-rank检验显示,VEGF表达、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肿瘤分期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或P〈0.01)。多变量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神经浸润、淋巴结转移与患者预后有直接相关性,而VEGF表达不是直接相关因素。结论VEGF可以作为判断胰腺癌转移与预后指标,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tusPolysaccharide,AP)对CVB3病毒感染乳鼠心肌细胞和小鼠保护作用,为进一步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AP对CVB3病毒介导病毒性心肌炎病理模型进行治疗,通过对MTT染色和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治疗前、后心肌病理切片观察,检测小鼠外周血液中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含量,判断AP对CVB3病毒感染后小鼠心肌保护作用。结果MTT染色结果表明,给药组OD值均明显高于病毒对照组(P〈0.05),与病毒对照组比较,AP能够减轻由CVB3介导心肌细胞炎症和病理改变程度;AP能够显著降低小鼠外周血中心肌酶含量(P〈0.05);心肌病理切片表明,给药组心肌早期钙化面积减少,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说明其能防止感染心肌细胞溶解,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给药组细胞上清液中病毒TCID,。比病毒对照组小一个数量级,说明AP对病毒繁殖有抑制作用。结论AP对CVB3病毒感染后心肌细胞和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该结果为AP更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黄芪多糖 柯萨奇B3病毒 心肌细胞 小鼠 保护
  • 简介:目的通过改进和优化多重扩增阻滞突变系统-PCR(multi-ARMS-PCR)条件,建立载脂蛋白E(ApoE)基因简易分型方法。方法基于multi-ARMS-PCR原理和特点,针对文献报道方法中存在缺陷和错误,重新设计或改进引物。以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4个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酸上游引物、1个通用下游引物和一对内参引物,分A,B两个管同步进行多重PCR反应。PCR扩增产物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EB染色,根据电泳带型差异,实现对ApoE6种基因型判定。结果新引物显著提高了扩增效率和反应特异性,排除了非特异条带干扰,减少了ApoE基因分型错判。结论采用优化后multi-ARMS-PCR方法对ApoE基因型进行鉴定,具有操作简便、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载脂蛋白E 多重扩增阻滞突变系统-PCR 基因分型
  • 简介:目的探索Tei指数在评价小鼠高血压诱导心脏纤维化和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中应用。方法C57BL/6雄性小鼠皮下植入血管紧张素II(AngII)微渗透泵诱导高血压。在第14天动态监测小鼠清醒血压,行超声心动图检测,采集二尖瓣血流频谱图像及二尖瓣瓣环运动频谱图像,测量并计算等容收缩期时间、等容舒张期时间、射血时间及Tei指数等参数。心脏取材后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石蜡包埋,行天狼猩红染色。结果AngII组小鼠在第14天收缩压显著增高(159±5.6mmHgvs108±2.1mmHg,P〈0.001),心脏间质出现明显胶原沉积。超声心动图提示AngII组小鼠Tei指数与Vehicle组相比显著增高(0.93±0.07vs0.57±0.04,P〈0.001)。此外,无论给予1%或3%异氟烷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深度和心率水平下AngII组小鼠Tei指数均显著高于Vehicle组。结论Tei指数能够准确、灵敏且稳定地反映高血压状态下小鼠心脏左室舒张功能降低,且该参数几乎不受小鼠麻醉深度和心率影响。

  • 标签: TEI指数 舒张功能 高血压 小鼠
  • 简介:<正>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单位均ng/L。患者组44例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0例(P<0.01),且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升高,Ⅲ级>Ⅱ级>Ⅰ级。患者分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组各22例,均用洋地黄、利尿剂、ACEI等治疗。辛伐他汀组每晚加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程度 血清细胞因子 双抗体夹心 前后血
  • 简介:背景:在南非开普敦选择了两个相邻开普敦地方当局卫生诊断,指定诊所A为‘干预诊断’,诊所B为‘对照诊所’。目的:为评价一个以病人为核心会谈加上分发病人教育小册子,这种结合措施是否对提高登记肺结核病人坚持规律治疗起作用。设计:实施对照干预研究,在诊所A和诊所B各选择首批边境登记肺结核病人队列60例,两组共120例病人。结果:干预诊所不坚持抗结核治疗病人危险度比对照诊所显著地减少。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进行进一步实施性研究以便协助卫生工作人员去开发标准化健康教育方案,以加强那些需要长期治疗方案病人坚持规律治疗。

  • 标签: 健康教育 南非 规律治疗 结核病 肺结核 治疗性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鼻-空肠内营养(EN)支持时机及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72例SAP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EN时机为患者循环相对稳定,腹胀减轻,闻及肠鸣音;对照组实施EN时机为生命体征稳定,肠蠕动恢复,无腹胀,有排气及饥饿感。比较两组患者分泌物培养情况、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等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咽拭子、痰、中段尿培养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粪培养阳性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33.3%(P〈0.01)。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分别为(26.0±15.2)d和(78910±77734)元,明显低于对照组(32.9±22.3)d和(149528±145936)元(P〈0.05)。结论适当提前实施EN是安全可行,对缩短病程、降低住院费用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肠道营养 营养支持 住院时间 护理 时机
  • 简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心律失常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其发病率在今后数十年中将逐步增加。而房颤作为能引起脑卒中和心功能障碍等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并发症重要危险因素,已经开始得到越来越多关注。近几年,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开展并深化,对房颤发生与维持机制有了比较深入了解,其中肺静脉起源学说被认为是房颤研究方面最具突破性进展,虽然其中仍然存在许多盲区,但这些进展仍给房颤治疗带来了许多积极变革。

  • 标签: 迷走神经 肺静脉 心房颤动
  • 简介:我国现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人中有2个是高血压。高血压的人群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很低,2002年调查结果仅分别为30%、25%和6%。由于以高血压为代表危险因素未得到有效控制,故与血压有关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脏疾病等发生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心脑血管病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

  • 标签: 高血压 联合治疗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