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的检验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6月 -2018年 9月,在我院进行病毒性肝炎诊断的患者 34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 34名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总胆红素与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蛋白与白球比明显低于对照组 , ( 应该是总胆红素与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蛋白与白球比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结果相矛盾,请修改,以免让同行笑话。 )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可将诊断结果作为该疾病的重要判定依据,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线索,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生化检验 病毒性肝炎 临床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整体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6例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就诊于本院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为2018.1-2019.5。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63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两组相比对比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较低、研究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整体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乙型肝炎患者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疾病检验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7年08月~2019年04月收治的48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诊断组;将我院2017年08月~2019年04月48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照组;针对两组研究对象于临床均展开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就最终检验结果展开对比。结果:诊断组乙型肝炎患者IgM、IgG、IgE、Ig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临床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综合护理服务在乙型肝炎胃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效果。 方法:选取 72 例乙型肝炎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常规组与观察组各 36 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服务。展开组间对比。 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更高( P< 0.05);观察组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乙型肝炎胃病患者康复期间实施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服务 乙型肝炎胃病 生存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 131 例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手段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患者对用药指导、饮食护理、检查指导方面的护理需求较高,心理护理排在最后。对护理需求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包括职业、收入、陪护、 Child-pugh 分级。 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对护理的需求非常高,因此临床护理工作必须要按照患者对护理的实际需求作为依据,根据影响因素为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水平。

  • 标签: 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 护理需求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6月— 2020年 6月本院诊治 9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 45例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的依从率为 88.89%,高于对照组 66.67%( P< 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依从性,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肃毒星提取物(简称肃毒星)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模板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肃毒星在恩替卡韦耐药HBV稳定复制细胞系(HepG2.A64)、野生HBV稳定复制细胞系(HepG2.2.15和HepAD38)以及肝癌细胞系(HepG2)中的毒性作用;选择安全有效的高、中、低浓度肃毒星分别处理3个细胞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HBV cccDNA水平。以高斯荧光素酶微环cccDNA(mc-cccDNA)转染HepG2细胞,同时选择高、中、低浓度的肃毒星在不同时间点作用转染mc-cccDNA的HepG2细胞,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分析相对荧光强度,计算对cccDNA的抑制率,评价cccDNA转录活性。结果肃毒星在HepG2.A64、HepG2.2.15、HepAD38和HepG2细胞中的半数毒性浓度分别为27.01 μg/ml、29.36 μg/ml、31.20 μg/ml和52.80 μg/ml。肃毒星对HepG2.A64、HepG2.2.15和HepAD38细胞中HBV cccDNA有抑制作用,最佳作用时间为5 d,5 d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4.24 ± 2.1)%、(52.02 ± 4.74)%和(47.16 ± 6.69)%,与未用药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肃毒星对转染HepG2细胞后mc-cccDNA转录活性的最佳抑制率为(48.44 ± 4.54)%,抑制作用优于干扰素对照组(P < 0.05),略弱于特异性敲低mc-cccDNA的pLV-CRISPR处理对照组(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肃毒星对恩替卡韦耐药型和野生型细胞系HBV cccDNA的复制及转录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为慢性乙型肝炎功能学治愈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共价闭合环状DNA 肃毒星提取物 转录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诺福韦酯单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收治的 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常规组 40例,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 40例,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指标优于常规组( P< 0.05)。结论: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替诺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功能生化检验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HO(总胆固醇)、CHE(胆碱酯酶)、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水平。结果:观察组CHO(2.53±0.32)mmol/L、CHE(2532.64±183.45)U/L、ALB(26.32±4.24)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4.53±0.74)mmol/L、(7465.35±173.45)U/L、(44.51±5.21)g/L,且观察组TBA(42.63±5.24)µ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5.52±1.15)µmol/L,差异显著P

  • 标签: 肝功能生化检验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耳穴埋豆用于改善肝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 方法: 收集 2018年 5 月 ~2020年 1月笔者所在医院中医内科接诊的 100 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盲随机数字法,将所选的 100 例 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n=50 例,行单纯常规护理 )和实验组( n=50 例,行中医护理联合 耳穴埋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发生腹胀、纳呆、乏力、黄疸等临床症状的概率,无显著差异, P > 0.05 ;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后腹胀、纳呆、乏力、黄疸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与单纯常规护理相比,予以 肝炎患者中医护理耳穴埋豆,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护理质量,值得继续推广或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耳穴埋豆 肝炎 临床症状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小干扰RNA(siRNA)主要参与RNA干扰,通过靶向HBV转录的mRNA并对其进行降解来阻止基因翻译。通过对siRNA进行化学修饰、结合使用和改进其传递体系,可增强siRNA的靶向性和稳定性。JNJ-3989(ARO-HBV)、ARB-1740作为耐受性良好、明显降低HBsAg水平的siRNA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现主要阐述siRNA抑制HBsAg表达的机制、siRNA靶向性和稳定性的提高以及相关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小干扰R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引发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接收的95例乙型肝炎患者,依据是否存在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SILI),分为SILI组26例,非SILI组69例。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BMI、习惯性饮酒、糖尿病、他汀类药物使用剂量情况,分析他汀类药物引发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SILI组在年龄及他汀类药物使用剂量方面与非SILI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5、6.507,P=0.001、0.011);两组在性别、BMI、习惯性饮酒、糖尿病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是他汀类药物引发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的危险因素(OR=4.807、3.324,P=0.002、0.013)。结论老年及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是他汀类药物引发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的危险因素,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合理用药。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他汀类药物 药物性肝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不同方案治疗合并满意乙型肝炎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进行探究,为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方法: 从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来 我县人民医院 治疗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肺结核患者中选取 110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编号,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 55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 2HRZE/4HR 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采用 3HESG/9HEG 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比较,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94.55 % )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67.27 % ),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8.18% )明显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41.82% ), P<0.05, 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肺结核患者 化疗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肝炎规范 PICC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 68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6月间,并接受 PICC置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 34例纳入至对照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 34例纳入至实验组,并对这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从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 在重症肝炎规范 PICC静脉输液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重症肝炎 PICC
  • 简介:  【摘 要】目的 该文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在 2018年 3月— 2020年 2月期间收治的 92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各 46例 ;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肝支持疗法,实验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不同疗法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肝脏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65%,对比参照组的 78.26%更高,实验组患者的 ALT、 AST、 CHE、 PTA各指标分别为( 75.9±18.36)、( 102.4±25.8) U/L、( 4621.6±291.5) kU/L、( 68.2±11.7) %,均优于参照组的( 175.6±43.9)、( 212.3±35.8) U/L、( 3678.9±311.2) kU/L、( 41.5±8.5) %( P<0.05)。结论 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获得理想效果,对保护肝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保肝 II号对刀豆蛋白 A(Con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模型,分为五组 :空白组、模型组、保肝号 II对照组、保肝号 II保护组、泼尼松对照组。观察保肝 II号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作用。检测小鼠血清肝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水平,肝内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factor, TNF-a)、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 }水平,及 CD4+T和 CD8+T 情况,从而了解肝损伤程度以及保肝号 II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作用。结果:保肝 II号保护组小鼠血清肝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为( 31.51±3.28) u/L,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 AST)为( 33.85±3.22) u/L,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保肝 II号”能有效防治 AIH肝细胞损伤,适合作为临床防治 AIH的药物。

  • 标签: 保肝 II号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时间与接种状况对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预防状况。方法 囊括2018年~2019年于本防疫中心行乙肝疫苗接种的适龄儿童进行分析(376例),明确免疫时间和接种状况对预防HBV感染的影响。结果 376例儿童中,300例未感染HBV,占比79.79%,76例感染HBV,占比20.21%。乙肝接种史、首针接种时间、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乙肝家族史等因素与HBV感染具有密切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VB感染与乙肝接种史、首针接种时间、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乙肝家族史等因素有关,临床需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并在1岁前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从而降低HBV感染率。

  • 标签: 乙型肝炎 免疫时间 接种情况 乙肝病毒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临床中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效果实施分析。方法 :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8年 7月,结束时间为 2019年 7月,研究病例为我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 88例,患者组成观察组,同期再选择 88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比对组,两组均进行血常规检验,观察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比对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临床诊断中恰当使用血常规检验,可以让患者及早得到确诊。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治疗的 9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实验组给予核苷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8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76.08%,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核苷类药物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