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和不完全血运重建临床疗效。方法收纳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PCI,年龄≥70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9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PCI结果、院内不良事件、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完全血运重建组患者118例,不完全血运重建组80例,两组间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完全血运重建并未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长期预后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PCI术 完全和不完全血运重建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将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冠脉造影(CAG)结果与血管内超声(IVUS)对照,观察两种技术在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8月43例冠脉造影结果提示狭窄程度为50%-75%的临界病变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了解斑块负荷,与造影血管狭窄程度对照。结果检测发现CAG提示狭窄程度64.65%±7.19%,IVUS提示斑块负荷61.33%±10.92%,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斑块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及其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因胸部不适到我院就诊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牙周健康情况、牙周组织病变程度、牙周病与冠心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牙周病患病率为(86.66%)明显高于对照组(29.09%);牙周病变程度比对照组严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牙周病与冠心病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牙周病可能是冠心病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牙周病 冠心病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血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予治疗,仅给予必要的对症处理,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阿托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可以有效的改善慢血流指标并提高病人的身体机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阿托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 慢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TG、HDL、LDL的血清含量分别为1.456±0.539mmol/L、1.463±0.324mmol/L、1.494±0.302mmol/L,对照组TG、HDL、LDL含量分别为4.217±0.743mmol/L、1.025±0.297mmol/L、2.917±0.274m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PAF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脂水平,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肝素与比伐芦定的抗凝方案选择为热门话题,PCI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质量不断提高,各项研究就出血风险、急性支架内血栓事件等并发症的风险各持己见,减少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使用、比伐芦定的延迟注射、高效P2Y12抑制剂、药物涂层支架的更新等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其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比伐芦定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标签: 经皮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比伐芦定 肝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社区管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焦虑症患者的模式和方法。方法把来院治疗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传统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另外给予冠心病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法干预治疗,以体格检验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随访管理率进行配比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观察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社区管理的综合干预治疗模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焦虑症患者的机体功能状态、精神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等均有明显提高,疗效肯定,促进疾病的康复,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焦虑症 社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冠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21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行多层螺旋CT扫描,记录MB-MCA检出率及其钙化斑块主要累及位置。结果本研究共检出MB-MCA104例,检出者的钙化斑块累及位置主要位于近段,而未检出者的主要位于中、远段。结论多层螺旋CT对MB-MCA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与冠脉硬化无直接关系。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冠脉硬化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糖化白蛋白(GA)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因冠心病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60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0例和非冠心病组40例,分析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冠心病不同病变血管支数Hcy、GA水平差异。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cy、GA水平较非冠心病组显著增高(P<0.01);冠心病患者Hcy、GA水平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依次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G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5862~0.5879,P<0.05)。结论Hcy、G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糖化白蛋白 冠状动脉病变 Gensini积分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Cys)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以及对ACS患者短期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事件)的预测价值,从而得出结论血浆Cys水平与ACS病情严重程度呈相关性。血浆Cys水平和ACS患者未来的主要MACE事件的发生率有相关性;血浆Cys水平对预测ACS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MACE事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中、西医分别治疗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后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疾病患者89例,按照患者自身选择药物的情况分为A组40例,B组49例,A组患者选择西药治疗,而B组患者选择中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B组总有效例数44例(89.79%)明显优于A组患者总有效例数29例(72.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中医药治疗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疾病效果明显,可在临床运用中推广开来。

  • 标签: 中医药 西医药 状动脉粥样 硬化性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成功介入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挑选本院纳入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44例,均行介入治疗,有3例手术未开通,其余41例患者根据治疗后心功能是否改善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分别23例和18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和心功能改善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NT-proBNP、侧枝循环程度和单支血管病变率等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由Logistic因素分析可知,心功能改善与患者病程、年龄等有关。结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成功介入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效果与患者病程、年龄等存在紧密关系。

  • 标签: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介入治疗 心功能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在老年患者特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0例老年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特殊护理,对照组患者未开展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观察组患者应用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心率显著变化63例(10.5%,屏气不良36例(6.0%),图像质量不佳31例(5.2%);对照组患者心率显著变化319例(53.2%),屏气不良152例(25.3%),图像质量不佳137例(22.8%),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老年患者实施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能够在特殊护理中,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减少心率显著变化,避免屏气不良,提高图像质量,对老年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日后,老年患者的特殊护理,可推广应用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

  • 标签: 多排 CT 成像 老年 特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前使用时间对术后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的发病的影响。方法将331名进行PCI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时间分为<7天组(222例),7-30天组(35例),>30天组(74例)三组,对手术前后的血清肌酐进行分析比较。以使用造影剂后2~3d发生的血清肌酐(Scr)上升超过44.2μmol/L或较基础值上升>25%来定义造影剂肾病,比较三组之间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情况和其他同服药物与造影剂肾病的联系。结果<7天组(2.7%)和7-30天组(2.86%)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均低于同类研究中的发病率(3.3%-8%),>30天组(5.41%)发生率略高。三组之间CIN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5)。结论手术前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时间延长并不能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造影剂肾病 冠状动脉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经胸二维超声检查来观察冠状动脉硬化(coronaryatherosclerosis,CAS)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探讨年龄因素与CAS发病率和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无冠心病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异常的正常人71例,按照年龄分成青中老年三组,应用经胸超声检查冠状动脉,确定有无CAS。结果经胸超声检查正常人群中CAS总检出率为40.8%,青、中、老年组CAS检出率分别为13.8%,42.9%和92.9%,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各年龄组之间CAS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CAS程度和范围增加。结论年龄在正常人群中是CAS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超声检查能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信息。

  • 标签: 冠状动脉硬化 经胸二维超声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75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随机分常规护理组(35例)和全方位护理组(40例)。常规护理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全方位护理组选择全方位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满意程度、介入治疗操作时间、介入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状态、心理功能状态;并发症。结果全方位护理组效果、心功能状态、心理功能状态、护理满意程度、介入治疗操作时间、介入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红花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于临床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分别对5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红花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和sT段缺血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红花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相比,对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与丹参注射液相似,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88.0%,心电图疗效显著高于丹参注射液,而心电图sT段缺血变化方面,NST与丹参注射液相似,MST降低则比丹参注射液治疗更为显著。结论红花注射液对于冠心病相比丹参注射液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将成为临床值得推广和使用的良好药物。

  • 标签: 冠心病 红花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麻醉方案对冠状动脉老年疾病患者术后心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12例冠状动脉老年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麻醉方案将行氧气-空气-七氟醚吸入麻醉的56例设为研究组,将行丙泊酚麻醉的56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结果研究组术后3d内发生率37.50%较之对照组57.14%更低(P<0.05);术后第3天中高血压、静脉麻醉属于致使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吸入麻醉应用于冠状动脉老年疾病患者,可有效减少术后3d内不良事件发生,且对患者心肌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麻醉 冠状动脉 老年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效率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我院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急救效率与生产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就诊及接受治疗时段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的缩短就诊至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改善急性冠状动脉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救效率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采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39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39例)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手术治疗后行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的指标,同时降低并发症情况,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