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80例冠心病患者行经冠状动脉治疗中,为预防和减少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对其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结果80例患者术后病情平稳,随访1-6个月均无并发症,提示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也称为动脉硬化症,它是因脂肪斑块在心血管内积聚而引起的疾病,心脏动脉的粥样硬化是其潜在致病原因。研究发现多种血液标志物与CAD的风险增加相关,其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核糖核酸分子,长度约为20~22 bp,在心脏和血管发育以及心脏病理生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在血浆和其他体液中相对稳定,因此可以用作心源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文章就CAD中miRNA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MicroRNA 冠状动脉疾病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8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和冠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28例患者中图像满意率为92.9%,与冠脉造影对比两者阳性符合率82.4%,阴性符合率94.3%;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值得医师和患者考虑的诊断方法。

  • 标签: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其并发症发生率高,且致死率高,故早期诊断及临床干预变得尤为重要,目前诊断冠心病主要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1],但其是一种有创检查,会对心脏有一定的损伤,故寻找一种诊断价值高的无创指标变得更加重要。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是由一种急性时相蛋白[2],是肝细胞炎症基础上合成和分泌的,研究发现其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独立于血脂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高敏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病变 单支病变 多支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5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焦虑(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0%(P<0.05)。结论循证护理明显改善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焦虑、抑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的一般规律,为相关专业提供研究及交流的数据基础,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利用西门子双源CT和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对来诊的883人进行冠状动脉CT成像,对每位病人的图像进行多种方式重建和分析,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最后,对所选病人的部分个人资料及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其内在的规律性。结果从CTA的角度,用大量的案例再次证明了冠状动脉的病变与年龄、性别存在着明确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发现冠状动脉病变类型、病变分布及病变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结论冠脉病变在年龄、性别上存在着明显的规律性,冠脉各节段发生病变的几率也明显不同,三支冠状动脉的近段发生病变的几率明显高于中、远段冠脉,其中又以前降支近段更明显。

  • 标签: 双源CT(DSCT) 冠状动脉 CTA(CT血管造影) 重建 斑块 狭窄 伪影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提供舒适护理,使患者在心理、生理和社会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程度,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提高检查的依从性,更好地配合检查,及时发现病灶,及时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护理人员通过把10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提供舒适护理前后,进行实验效果判断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成功率,收集统计资料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统计随机法分别对500例患者提供各项舒适护理措施,控制患者的心率后CT冠状动脉检查的成功率,收集统计资料进行理论分析。结果:通过实施舒适护理措施后,CT冠状动脉检查的成功率由原来的91.6% 提高到97.2% 。结论:患者的情绪好坏直接影响到心率的快慢,控制患者的心率是影响CT检查图像质量能否成功地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明确冠心病诊断的关键。通过实施舒适护理,满足了患者的需求,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确保患者心率保持稳定状态,顺利完成CT冠状动脉检查。

  • 标签: 舒适护理 冠状动脉成像 控制心率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整体护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作用及其临床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90例,均为2021年1月到12月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4.44%和对照组17.78%,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整体护理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术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冠状动脉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间我院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负性情绪评分,护理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 冠状动脉CT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行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治疗时,将CT冠状动脉造影应用于患者诊断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一般数据,本次研究中调选70名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检测时,由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是应用CT血管造影检查,检查完成后,由医务人员判断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度,评估组间差异。结果:本次研究结果中,采用CT血管造影针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诊断,确诊率为68(97.14%),诊断质量良好。结论:在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诊断时,选择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配合相应的介入治疗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CT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诊断过程当中应用CT冠状动脉造影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当中,随机无目的性地挑选80名参与到这一次的实验研究当中,所有参与实验研究患者两周内分别进行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以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T冠状动脉造影以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图像上分别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权威标准,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到,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灵敏程度为87.7%,特异程度为95%,阳性预测值为79.2%,阴性预测值为95%;这一结果与权威结果相比并不具备较为明显的差异,统计学科上不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结论: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效率较高、无创伤的冠状动脉检查方式,得到较高质量图像的基础上,可以将其结果作为冠心病患者筛查的一种重要手段,冠心病诊断过程当中应用CT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CT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对放射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应用价值进行了探究。方法:抽选本院2023年1月到2023年4月期间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52例均接受过放射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进行了3mm重建以及1mm重建,根据重建中钙化斑块的检出情况以及准确率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1mm重建钙化斑块检出的敏感性相比于3mm重建钙化斑块检出的敏感性要更高。结论:放射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不同重建层应用的过程中检出钙化斑块也会有所不同。

  • 标签: 放射CT 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CT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进行冠脉CTA检查的252名冠心病病人进行研究。每名患者行冠脉CTA检查前均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将病人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以冠脉CTA检查结果作为研究组进行研究对比。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为诊断标准,就两类诊断法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精准性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病人进行CCTA诊断,可达到更为理想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CCTA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CT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进行冠脉CTA检查的252名冠心病病人进行研究。每名患者行冠脉CTA检查前均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将病人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以冠脉CTA检查结果作为研究组进行研究对比。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为诊断标准,就两类诊断法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精准性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病人进行CCTA诊断,可达到更为理想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CCTA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中内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狭窄范围的关系.方法将211例怀疑冠心病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依有无狭窄及狭窄程度分为3组:A组(60例)为轻度狭窄组,狭窄程度<50%;B组(97例)为中重度病变组,狭窄程度>50%;对照组为54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157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又依狭窄程度分为单支病变亚组(49例)、双支病变亚组(37例)、三支病变亚组(71例).采用彩色多普勒声像仪测取颈总动脉中内膜厚度,并比较分析各组颈总动脉中内膜厚度.结果对照组、A组、B组比较,颈动脉总中内膜厚度依次增高,对照组、A组、B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125±0.1186)mmvs.(0.8936±0.1331)mmvs.(1.0389±0.1411)mm,P<0.05].以病变范围为基础的分组中,各亚组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中内膜明显增厚,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亚组与双支病变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204±0.1415)mmvs.(0.9906±0.1443)mm,P<0.05],但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906±0.1443)mmvs.(1.0317±0.1496)mm,P>0.05].结论颈总动脉中内膜厚度能很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但无法很好地反映病变范围.

  • 标签: 冠状动脉病变 颈动脉 超声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介入治疗术后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1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的患者加强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对210例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中有5例次经桡动脉途径失败改经股动脉途径获得成功,术中发生心室颤动3例,拔管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2例,围手术期前臂血肿5例,未发生桡动脉闭塞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介入治疗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在围手术期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加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治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