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外引流治疗下述疾病的可行性。(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外伤性、动脉瘤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3)交通性脑积水进行术前评估。(4)外伤性、自发性或术后出现的脑脊液耳漏或鼻漏。(5)去骨瓣减压术后的脑膨出。方法本组60例患者均行腰外引流。结果(1)感染控制5例(放弃治疗1例)。(2)蛛网膜下腔出血吸收时间明显缩短。(3)脑积水术前能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转归进行分析判断。(4)脑脊液漏均在引流6—15天(平均10天)后停止。(5)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有效。结论腰外引流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横位和后位难产治疗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研究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6月诊治的横位和后位难产产妇94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分娩中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产妇接受徒手旋转胎头,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和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评分高,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徒手旋转胎头在横位和后位难产治疗中发挥了较高的价值,能够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风险,保证分娩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术 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孔区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显微手术切除孔区神经鞘瘤21例,其中19例采用下后正中入路,2例采用改良的远外侧入路。结果手术21例均全切。无手术死亡,及手术致残。21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结论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可以提高枕孔区肿瘤的全切率及临床疗效。

  • 标签: 枕大孔区 神经鞘瘤 显微外科治疗
  • 简介:大小姐正在低头绣一个靠垫,此时天气闷热,小巴狗只有躺在桌底伸出舌头喘气的份儿,苍蝇热昏昏的满玻璃窗上打转。张妈站在背后打扇子,脸上一道一道的汗渍,她不住地用手巾擦,可总擦不干。鼻尖的刚擦干了,嘴边的又点点凸了出来。她瞧着她主人的汗虽然没有她那样多,可是脸热得酱红,白细夏布褂汗湿了一背脊,忍不住说道:'大小姐,歇

  • 标签: 绣枕
  • 简介:小映九岁那年,在河边的乱石滩上跌伤了腿。幸好小映的爷爷就是有名的郎中,他的腿伤才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无奈伤势不轻,拨筋接骨之后,治愈了外伤,关节、肌肉依旧疼痛难忍,即使扶了双拐,也难以行走,不得不卧床度日。

  • 标签: 《石枕》 小学 作文 语文教学
  • 简介:《石》是一篇微型小说。作品写了九岁的小映腿伤后爷爷为其治伤的故事,揭示了治外伤更要治内伤的主旨。阅读这篇微型小说,不仅能在思想上得到启示,而且在结构运思上也能得到借鉴。

  • 标签: 最后一天 中学教师 不治而愈 人能 创作体会 湖北武汉市
  • 简介:小映9岁那年,在河边的乱石滩上跌伤了腿。幸好小映的爷爷就是有名的游方郎中,他的腿伤才得到了及时治疗,无奈伤势不轻,拨筋接骨之后,只治愈了外伤,关节、肌肉依旧疼痛难忍,即使扶了双拐。也难以行走.不得不卧床度日.

  • 标签: 《石枕》 小学 作文 语文教学
  • 简介:王运动大客车患了重感冒似地打着沉闷的喷嚏朝前爬走了’,转过一个山嘴就看不见了,仿佛被山峁吞进肚子吃了。在车上,那些当地的好心人给我指点迷津;顺着我下车这地方的一条小路,往前翻过一架山坡,下一道沟再往前就是龙潭。二十来里路,不远。放眼望去,深秋的...

  • 标签: 花仙子 大别山 口渴得要命 红萝卜 女孩子 茶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寰减压联合颈内固定治疗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及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采用改良寰减压联合颈内固定治疗Chiari 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及寰枢椎脱位患者25例,现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脊髓背侧脑脊液流速峰值、电生理监测结果、寰齿间距(ADI)、脊髓空洞直径和芝加哥Chiari畸形预后量表(CCOS)评分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脊髓背侧脑脊液流速峰值[(3.25±0.47) cm/s]高于术前脊髓背侧脑脊液流速峰值[(2.13±0.19) 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的ADI值降低,脊髓空洞直径降低,CCOS评分增加,电生理监测异常者所占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新发神经功能损害、感染、脑脊液漏、瘫痪、呼吸衰竭及死亡患者。结论应用改良寰减压联合颈内固定治疗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及寰枢椎脱位,能有效地起到寰区减压及寰枢椎解剖复位的作用,脊髓空洞缓解率高、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术后并发症少。

  • 标签: Chiari畸形Ⅰ型 脊髓空洞症 寰枢椎脱位 寰枕减压术 枕颈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分析腰持续引流并鞘内注射治疗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6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行腰椎穿刺鞘内注射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行腰持续引流并鞘内注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时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均有所下降,且脑脊液中的蛋白含量、白细胞数、葡萄糖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持续引流并鞘内注射治疗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大池引流 腰椎穿刺 鞘内注射术 颅内感染 疗效
  • 简介:1病例男,55岁、因车祸伤后意识不清3d,于2004年10月4日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昏迷,不睁眼,不发音,刺激肢体屈曲,GCS评分5分。双侧跟睑淤血,左外耳道有血性液体流出,光环试验阳性。左侧瞳孔直径4mm,右侧3mm,形状圆,对光反应均迟钝,四肢肌张力弱,右侧BabinskiSign(+)。颅脑CT报告:左额颞脑挫裂伤,左颞顶硬膜下血舯,左额颞骨骨折。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 引流术 治疗 环池 GC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脊髓空洞症(SM)硬膜下的病变及孔和Magendie孔疏通(FMMD)治疗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中所见硬膜下病变及可能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因素,应用FMMD解除梗阻。观察术后并发症,评估手术安全性。术后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颈椎评分,根据Tator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并复查颅颈交界区MRI评估脊髓空洞。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mJOA颈椎评分。结果中观察发现,50例患者中,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占据孔及覆盖Magendie孔44例(88%),两侧扁桃体间粘连18例(36%),扁桃体与脑干间粘连9例(18%),扁桃体发育不对称越过中线35例(70%),小脑后下动脉分支走行于Magendie孔11例(22%), Magendie孔表面假膜或瘢痕8例(16%),囊肿2例(4%),扁桃体与硬膜间粘连4例(8%)。50例患者中,仅1例(2%)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其他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5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3.3±0.9)个月(12~15个月)。至末次随访,50例患者复查MRI结果显示,脊髓空洞好转44例(88%)、稳定6例(12%);临床疗效好转44例(88%),稳定4例(8%),恶化2例(4%);mJOA颈椎评分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4.7±3.2)分和(12.9±3.1)分,配对t=2.83,P=0.03]。结论SM患者硬膜下存在多种病变,经FMMD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明显改善,且手术相关并发症少。

  • 标签: 脊髓空洞症 Arnold-Chiari畸形 病理学 治疗结果 枕大孔和Magendie孔疏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脊髓空洞症(SM)硬膜下的病变及孔和Magendie孔疏通(FMMD)治疗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中所见硬膜下病变及可能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因素,应用FMMD解除梗阻。观察术后并发症,评估手术安全性。术后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颈椎评分,根据Tator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并复查颅颈交界区MRI评估脊髓空洞。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mJOA颈椎评分。结果中观察发现,50例患者中,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占据孔及覆盖Magendie孔44例(88%),两侧扁桃体间粘连18例(36%),扁桃体与脑干间粘连9例(18%),扁桃体发育不对称越过中线35例(70%),小脑后下动脉分支走行于Magendie孔11例(22%), Magendie孔表面假膜或瘢痕8例(16%),囊肿2例(4%),扁桃体与硬膜间粘连4例(8%)。50例患者中,仅1例(2%)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其他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5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3.3±0.9)个月(12~15个月)。至末次随访,50例患者复查MRI结果显示,脊髓空洞好转44例(88%)、稳定6例(12%);临床疗效好转44例(88%),稳定4例(8%),恶化2例(4%);mJOA颈椎评分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4.7±3.2)分和(12.9±3.1)分,配对t=2.83,P=0.03]。结论SM患者硬膜下存在多种病变,经FMMD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明显改善,且手术相关并发症少。

  • 标签: 脊髓空洞症 Arnold-Chiari畸形 病理学 治疗结果 枕大孔和Magendie孔疏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徒手旋转胎头对持续性横位、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持续性横位和持续性后位难产的患者,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徒手旋转胎头方式(实验组)进行干预及常规干预方式(对照组)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新生儿阿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徒手旋转胎头对持续性横位、后位难产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改变胎位,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术 枕横位难产 枕后位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徒手旋转胎头在持续性横位和后位难产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5月 ~2019年 4月期间,我院产科应用持续性横位和后位难产产妇患者 148例,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一般组和治理组,每组 74例。一般组采用常规治疗处理,治疗组采用究徒手旋转胎头处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新生儿阿普加评分( Apgar)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发生新生儿产生产伤、产后出血的例数低于一般组( P< 0.05)、治疗组自然分娩例数高于一般组( P< 0.05);治疗组患者的 Apgar评分高于一般组( P< 0.05)。结论:将徒手旋转胎头应用至持续性横位和后位难产处理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减小产后不良反应的出现几率,促进产妇患者自然分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术 持续性枕横位 枕后位难产 产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穿刺引流在神经外科临床的作用,总结腰引流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术前对30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协助医生行腰置管引流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术后妥善设置,观察,记录,完成整体护理过程。结果30例包括急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颅内肿瘤、颅内感染、颅内血肿及清除术后持续脑脊液耳鼻漏患者,行腰置管持续引流,后经精心护理,无护理并发症出现。结论腰穿刺持续引流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以损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明显,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腰大池穿刺引流 电子输液泵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引流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方法对比术后应用腰引流和不应用腰引流组的脑脊液漏及脑积水的发生率结果术后不应用腰引流组的脑脊液漏及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应用腰引流组结论腰引流可明显降低脑脊液漏及脑积水的发生。

  • 标签: 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漏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