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智慧教学模式是教师参考相关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智能地运用信息技术传递和分享学习资源,支持学生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新型课堂教学实施形式,可通过教学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实现评价反馈实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智慧教学模式在“组织与胚胎”教学中的构建策略。

  • 标签: 智慧教学模式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 构建
  • 简介:口腔黏膜癌前病变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口腔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临床上口腔黏膜癌前病变主要有白斑和红斑,1979年的WHO口腔癌前病变的临床分类中还包括与倒吸烟相关的角化症。与上述癌前病变相关的还有一组所谓的癌前状态,如扁平苔藓等。众所

  • 标签: 口腔癌 口腔黏膜癌 上皮性先驱病变
  • 简介:滤食是瓣鳃纲贝类主要的摄食方式,鳃、外套膜、唇瓣等器官不仅具有摄食同时还具有防御功能,本文就瓣鳃纲贝类摄食器官组织研究的意义、方法以及现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瓣鳃纲 摄食器官 组织学
  • 简介:摘要:医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的学科,加强课程思政是医学院校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备良好医德医风的医务工作者的必然路径。组织实验是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同样肩负着思政教育的使命和重任。本文就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将思政内容融入组织实验教学做出了初步探讨研究。

  • 标签: 课程思政 组织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病程迁延,复发期与缓解期交替。维持疾病的长期缓解,是目前临床医生治疗UC的主要目标。而"缓解"的深度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随着生物制剂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可达到症状缓解和内镜下黏膜愈合的治疗目标。但部分患者在取得临床和内镜缓解的同时,仍存在持续的组织炎症,这与临床复发、结肠切除和异型增生风险更高具有相关性。因此,组织缓解作为一个新概念,被提出应作为UC的治疗目标。本文对UC组织缓解的定义、评价体系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为组织缓解可作为UC的治疗目标提供依据。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组织学缓解 治疗目标
  • 简介:摘要医学生的技能培养主要是通过实验课程来实现的,医用组织是医学生较早接触的课程之一,初学者在组织实验中容易忽视显微镜基本操作的规范化训练;忽视实验指导和教材在实验中的价值;忽视相似组织器官的辨认技巧和经验积累;片面理解表达方式,对画图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等。强化医学生技能培养的意识,留足时间保证显微镜基本操作的训练,并贯穿于实验全过程;挑选或编写优秀的实验指导,在实验中加以充分利用;注重相似组织器官的辨认及其经验积累,课内外选择典型组织器官镜下图坚持绘图训练能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 标签: 组织学实验 数码显微镜 技能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理组织表现及胃镜检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47例经病理组织诊断确认为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病理组织诊断确认前均实施胃镜检查,对其病理组织表现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组织检查显示,147例患者中,77.6%患者为慢性浅表性胃炎(114/147),并且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慢性活动性胃炎情况比率为71.1%(81/114),胃镜检查中与病理学组织诊断符合率为18.4%(27/147)。结论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理组织表现与胃镜检查结果存在差异。

  • 标签: 慢性胃炎 病理组织学 表现 胃镜检查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生型胸腺瘤(metaplastic thym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2008—2019年间确诊的5例化生型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MAML2基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36~64岁(平均年龄52岁)。肿瘤最大径3.2~7.3 cm(平均5.1 cm)。镜下均见上皮样细胞与梭形细胞双相分化的特点,二者交错分布,可见相互移行也可见骤然过渡。形态温和,两种成分均未见核分裂象,间质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表型:上皮样成分广谱细胞角蛋白、p63及E-cadherin强阳性;梭形细胞成分波形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弥漫阳性;Ki-67阳性指数均小于5%,淋巴细胞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阴性。FISH检测MAML2基因分离(2/4)。结论化生型胸腺瘤属低度恶性胸腺上皮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依赖于特征性形态表现,必要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MAML2基因检测辅助诊断,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预后良好。

  • 标签: 胸腺瘤 免疫表型分型 诊断,鉴别 基因融合 MAML2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深度学习方法,探讨病理形态与乳腺癌HER2过表达/扩增的关系。方法采集2012—2018年中日友好医院345张乳腺癌HE染色切片,所有样本均拥有HER2的准确诊断结果,并包含0、1+、2+、3+多种HER2类型。数字化扫描后,204张用于弱监督模型训练,141张用于模型测试。在训练过程中,首先通过癌区识别模型,提取热点区域,随后将热点区域输入弱监督分类模型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建立。在测试过程中,对比使用单阈值与双阈值策略的效果,验证双阈值策略在临床可用性方面的作用。结果在单阈值策略下,深度学习模型可达到81.6%的灵敏度及42.1%的特异度,AUC=0.67[95%CI(0.560,0.778)]。采用双阈值策略,模型的灵敏度为96.3%,特异度达到89.5%。结论仅使用HE组织切片,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能够以一定的准确率实现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的预测。基于双阈值策略,能够以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筛出大量样本。

  • 标签: 乳腺肿瘤 基因, erbB-2 人工智能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压稳恒直流电场直接作用于正常家兔心脏对心脏电损伤的影响。方法家兔开胸后直接在心外膜上,于心尖处室间沟下段安放一对Pt电极,施与(0~6)V/cm稳恒直流电场,监测ECG和正电极处心外膜表面温度,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变化。结果17只家兔,场强>3.5V/cm出现各种快速室性心律失常。3.5V/cm和(4.0~4.5)V/cm两种电场作用后1h正电极处温度升高分别为(1.05±0.81)℃、(1.14±0.23)℃,二者无统计差异(P>0.05)。3.5V/cm场强作用1h后心肌仅见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4.0~4.5)V/cm场强作用后还可见凝固性坏死和异常收缩带。结论场强≤3.5V/cm对心脏电损伤不明显。

  • 标签: 直流电 电刺激 电损伤 心脏
  • 简介:摘要组织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学好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前提,组织实验课是学习组织不可或缺的环节,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和实际教学现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好组织实验课教学,提高组织实验课教学效果,谈几点方法。

  • 标签: 组织学实验课 教学方法 初探
  • 简介:注意有三种形式,其中有意注意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是具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组织好学生的有意注意将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在中等卫生专业药物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之一。通过2002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对非师范教师培训《教……

  • 标签: 有意注意 药物学教学 学生 注意
  • 简介:在牙齿拔除时实施拔牙窝增高术已被许多学者所推荐.因为成功的拔牙窝增高术可能会减少或避免将来进行牙槽嵴顶骨手术的需要。本文在此介绍一种拔牙窝增高术的操作过程.并描述其组织组织形态的研究发现。5名患者(3名男性,2名女性;平均56岁)参加本研究.包括7个研究位点。应用可溶性多孔钙化的同种异体骨充填拔牙窝至骨嵴顶(位于软组织表面下2mm),并应用生物可吸收性胶原伤口敷料覆盖创口表面。术后5~6个月.从拔牙窝中心提取活体组织进行检查。活检的组织评价显示多孔钙化的同种异体骨移植区内.存在骨小梁的形成与重建,且无炎症征象。样本的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平均68.5%为新生骨,3.8%为剩余植入骨材料颗粒.27.7%为结缔组织或骨髓。此外.新生骨和结缔组织被观察到与剩余的植入骨材料紧密结合。这些数据显示人类钙化骨和可吸收性胶原伤口敷料的联合应用适用于拔牙窝增高术。然而,仍需要大样本量的临床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该发现。

  • 标签: 同种异体骨移植 组织学评价 拔牙窝 钙化 人类 生物可吸收性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时子宫内膜的组织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78例异位妊娠子宫内膜的组织变化,采用方差分析。结果178例异位妊娠子宫内膜中,蜕膜和AriasStella(AS)反应135例(75.84%),分泌期改变34例(19.10%),增生期9例(5.06%)。结论异位妊娠子宫内膜的改变是多样的,不能作为诊断异位妊娠的依据,而需要借助患者病史及实验手段来明确诊断。

  • 标签: 异位妊娠 子宫内膜 组织学 诊断性刮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病理组织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癌手术患者的Hp感染情况和胃癌病理组织特征,14C呼气试验或组织块快速脲酶法检测Hp。结果240例胃癌患者中,Hp阳性120例,Hp阴性120例。高-中分化的管状腺癌Hp感染率为66.0%,高于中-低及低分化腺癌Hp感染率43.8%(P<0.05);肠型胃癌的Hp感染率为62.3%,高于弥漫型的为35.5%(P<0.05)。Borrmann不同分型以及肿瘤生长位置的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Hp感染可能与胃癌管状腺癌高中分化及肠型胃癌发生密切有关。

  • 标签: 胃癌 幽门螺杆菌 病理学
  • 简介:  摘要:法医病理组织鉴定命案诉讼活动是非常常见的鉴定方法,被众多法医广泛应用,在这个鉴定的过程中,鉴定结果和意见被作为证据引用时,能为案件的推导和指向带来重要的依据和指引价值,同时也往往能确定命案本身的性质。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法医病理组织鉴定过程中,对于形成的鉴定意见,并没有一个全国规定统一的规定,所以即使是面对统一命案,法医病理组织的经过鉴定,由于不同的标准、不同鉴定机构或者是人,就会产生具有差异的鉴定意见。相关部分和机构对于鉴定意见结果的质证和评价也缺乏一定参照的依据和标准,这为法医病理组织的鉴定带来一定的复杂性,本文接下来重点论述了法医病理组织鉴定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 标签:   法医病理组织学鉴定 标准 有关问题
  • 简介:最近对膝的研究中发现,在组织上腱和关节软骨结构的愈合比腱与骨愈合要快。通过以兔子作为实验对象来探索,用自身软骨作为介质来重建纤维软骨骨腱联合区域并加速骨腱联合的愈合在生物学上的可能性。自身纤维软骨(自身身半月板)和秀明软骨(关节软骨)被用来作为介质修复骨腱联合,术后第8个星期我们观察到,使用纤维软骨和透明软骨为修复肌腱接点比单纯的骨腱愈合要修复的更快更好,并且没有退行性改变。通过使用safranino染色法评价其蛋白多糖基质可以看出,介质软骨基质类似于骨腱接点处正常的纤维软骨基质。

  • 标签: 运动医学 组织工程 软骨 骨腱修复 兔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宫腔组织管获取子宫内膜进行组织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对22例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的患者,先以宫腔组织管获取子宫内膜组织,随后在宫腔镜下进行全面诊刮,两种方法获取的内膜组织分别送检,同一位病理医师对标本质量进行评估并做出组织诊断。结果22例患者完成观察,两种取材方法都得到子宫内膜标本并进行了组织诊断。宫腔组织管的取材满意度为95.5%(21/22;1例只取到了少量的子宫内膜碎片,组织结构不清),其病理诊断结果准确率为90.9%(20/22),两种取材方法在病理诊断一致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取样器可获取满意的内膜标本用于组织诊断,诊断准确率与诊刮基本一致,有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的常规筛查工具。

  • 标签: 宫腔组织管 宫腔镜 子宫内膜病理
  • 简介:目的:研究在不同应力条件下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内的组织变化。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2组。通过截骨方法,在兔下颌骨的相同部位造成斜行和垂直2种不同类型的骨折,用小型接骨板进行固定。对骨切开线下方、骨折间隙、牙槽嵴3个骨痂的不同部位,用影像组织方法对不同愈合时期的骨痂内的组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2组骨折在骨折愈合方式、愈合顺序上基本类似。垂直骨折组在愈合速度上略快于斜行骨折组,骨痂内分化组织的时间分布在垂直骨折组和斜行骨折组略有差异。结论:由于2组动物实验的生物条件基本相同,造成2组骨折愈合过程中组织变化的不同源于其不同的生物力学条件。

  • 标签: 下颌骨 骨折愈合 组织学 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