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情景建模教学法在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医学学生和精卫医学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入院前的防控培训中,观察组采用情景建模训练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learning-based learning,LBL)方法进行训练。培训结束时,比较两组队员对个人防护装备的性能测试成绩、理论测试成绩以及对培训结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性能测试和理论测试显著高于对照组;团队成员满意率为98.1%,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情景体验式 新冠肺炎 院感防护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arolina照护模式的体验式教学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在2022年09月-2023年09月期间选取本院82名实习护生开展研究,采用单双序号法,分为对照组(n=41,常规教学)和观察组(n=41,基于Carolina照护模式的体验式教学)比较两组带教成绩、人文关怀能力。结果:观察组的带教成绩、人文关怀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实施基于Carolina照护模式的体验式教学,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带教成绩,培养其人文关怀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Carolina照护模式 体验式教学 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对PBL结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肾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提升当前小儿肾脏内科护理临床教学的护理质量,研究将对PBL结合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观察,将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以PBL结合体验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作为对比内容,并在这一基础上将本院的60名实习护士进行双盲分组,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上述不同教学措施,旨在对比两组不同教学方式下的最终效果。结果:在比较两组不同教学方式下的结果后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教学结果数据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大(P<0.05)。结论:在小儿肾脏内科护理带教中,PBL结合体验式教学可以取得优质教学效果。

  • 标签: PBL教学 体验式教学 小儿肾脏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结合高级智能综合模拟人(ECS)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中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护理学院护理学2015级(5)班79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39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40例实施情境体验教学模式联合ECS,对比两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理论、操作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中应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联合ECS,能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及教学质量。

  • 标签: 《急危重症护理学》 情境体验教学模式 高级智能综合模拟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致周围神经炎患者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肿瘤科接受化疗并患有周围神经炎的3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数据收集,并对护士的护理体验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护士对化疗致周围神经炎患者的护理体验进行质性研究,发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和挑战;其次,护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处理周围神经炎引起的症状和并发症;最后,护士在与患者的交流和情感支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致周围神经炎患者的护理体验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加强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护理技能,同时重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情感支持,可以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体验

  • 标签: 肿瘤科护士 化疗致周围神经炎 护理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方案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方法:选取范围为我院2021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接受安宁疗护专科核心能力培训的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体验式教学培训的方式,对比培训前后护士的核心能力评分情况。结果:培训后,护士安宁疗护基本知识、疼痛以及阿片药物管理、濒死处理能力、死亡思考表达能力、心理社会精神支持等方面的核心能力明显提升,与培训前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不单单能提高护士的理论与实践成绩,还能提高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体验式教学 安宁疗护 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培训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老龄门诊患者的就医体验现状,分析影响老龄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关键环节,为改善医疗服务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基于我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5评估门诊患者调查,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门诊患者就医满意度、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医院老龄门诊患者就医满意度,采用二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龄门诊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显著性水平α=0.05),并与其他国家开展的老龄患者就医满意度相关调查结果比较。结果老龄门诊患者“就诊环境”维度满意度得分(4.42分)、“流程效率”维度满意度得分(4.20分)及总体满意度得分(4.47分)显著高于中、青年门诊患者(P〈0.001)。老龄门诊患者“信息化就医体验”维度满意度得分(4.25分)显著低于中、青年门诊患者(P〈0.001),该维度下三个具体指标“预约便捷(4.27分)”,“缴费多样(4.24分)”,“利用自助查询设备(4.26分)”的满意度得分均显著低于中、青年门诊患者(P〈0.001)。西部地区和在中医院就医的老龄门诊患者就医满意度显著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和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P〈0.05)。“相互信赖的医患关系(OR=3.45)”、“给予尊重和安慰的诊疗行为(OR=1.45)”、“对通畅的表扬和投诉渠(OR=1.39)”、“与医生交流时间(OR=1.35)”及“候诊时间(OR=1.29)”是影响老龄门诊患者就诊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我国老龄门诊患者就诊总体满意度稍低于邻国日本,对“与医生沟通的时长”的满意度低于多数工业化国家。结论通过实行门诊预约及医院信息化建设改善医疗服务,应该充分考虑老龄患者的特殊情况。增加医生与老龄门诊患者交流的时间、减少候诊时间、加强医学人文关怀、建立高效的就医反馈渠道等是改善老龄门诊患者就医体验需要优先考虑�

  • 标签: 老龄门诊患者 满意度 就医体验 医院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科毕业一年内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体验进行探讨。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对这一期间本院护士的反思日记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进行分析和归纳,最后得出结论。结果:经过研究后发现,培训期间心理压力较大、收获与成长、对培训安排的建议和看法都是当前研究所得出的结果。结论:在护理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新入职的护士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其进行采取合理的培训方式,从而提升护士对护理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升其护理水平。

  • 标签: 新入职护士 规范化培训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对体检中心2型糖尿病受检者护理体验及配合度的影响。方法: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在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00例2型糖尿病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分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受检者的护理体验、体检配合度更高(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2型糖尿病 护理体验 配合度
  • 简介:【摘要】 目的:借助对照实验,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恐惧感、分娩体验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于我院产科进行生产的初产妇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实施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就两组产妇护理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对比护理前后,两组产妇其焦虑、抑郁评分,护理后,观察组产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对比产妇生产结局,观察组产妇数据更优(p<0.05)。结合生存质量量表对产妇产后生活质量进行量化评分,观察组产妇其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 结论:给予初产妇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可改善产妇分娩恐惧感,提升产妇分娩体验,改善产妇生产结局。

  • 标签: 家庭护理 产科护理模式 初产妇 分娩恐惧感 分娩体验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手术室护理中基于患者角色体验的术中体位管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持续质量改进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20名,对20名护理人员手术中体位摆放与管理进行培训,对其实施基于患者角色体验的术中体位管理模拟训练,培训时间4周,对训练内容进行录像,并制作教学视频。同时分别抽取培训前后本院收治50名患者,对比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术中体位管理评分及体位摆放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术中体位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而且培训后护理人员的体位摆放掌握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经统计,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基于患者角色体验的术中体位管理,应用效果显著,对提高体位管理效果与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患者角色体验 术中体位管理 应用效果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患者角色体验的术中体位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持续改进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从本院各专科护理组中选择31例手术室护士,对其进行手术室护理培训,采取基于患者角色体验的术中体位管理方法,评估护士培训前后相关情况。结果:培训后手术室护士术野暴露面积、血管神经不受压迫、呼吸循环、皮肤保暖、保护患者隐私、体位用物选择、肢体处于功能位、防压疮措施手术体位摆放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士体位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前后均选择61例手术患者,评估其对护士体位管理满意情况,培训后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开展中,体位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护士具体能力素养直接影响工作开展质量,因此临床重视开展培训工作,基于患者角色体验的术中体位管理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手术室 体位管理 角色体验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群的健康科学普工作也越来越受重视,在科普教育中如何提高这一人群健康科普的接受能力和实际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在眉睫的工作。提高这一人群健康科普的接受能力,方法:本研究从课程的设计出发结合实践,将沉浸式体验模式应用于社区老年人群的医学科普中,探讨科普课程的沉浸式体验与受众实际感受及效果的关系,寻求利用沉浸式体验提高健康科普能力的新途径。结果:通过沉浸式体验教育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老年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其更好的吸收消化科普的知识点。从而提升科普教育的实际成效。结论:所形成的课程设计模式及课程相关衍生产品,可在全市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并发症体验式教育干预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8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的教育干预措施,乙组采用并发症体验式教育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FBG、HbAlc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乙组干预后3个月FBG与HbAlc水平明显低于甲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并发症体验式教育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2型糖尿病 并发症体验 教育干预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下的精细化护理对体检中心2型糖尿病受检者护理体验及随访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于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72例2型糖尿病受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受检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下的精细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体验感及随访配合度。结果:观察组环境、体检流畅度、知识解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检配合度方面,观察组体检配合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下的精细化护理用于体检中心2型糖尿病受检者中,可改善受检者护理体验,提高受检者体检配合度。

  • 标签: 循证 精细化护理 体检中心 2型糖尿病 护理体验 随访配合度
  • 作者: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 心血管内科 重症患者 应用效果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4-24
  • 出处:《医师在线》 2023年第6期
  • 机构:心血管内科危重患者大多为老年人,病情发展迅速。对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的要求很高,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细致的治疗及护理咨询服务。集束化护理是通过收集一系列循证治疗和护理措施,解决临床疑难杂病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目的是协助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更优化的护理服务,尽可能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从心血管内科护理的角度出发,拓展传统护理模式,实施集束化护理,以减少并发症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