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利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对1961-2001青藏高原大气热源际变化作统计分析。分析发现夏季整个青藏高原海拔≥3000m范围几乎都为热源,平均而言,6月属大气热源最强月份。高原西部热源强度较东部强,相同热源等值线在西部位置较东部偏北。夏季1979-1990大气热源相对较强,1990后大气热源较弱,但1998大气热源还具有明显突变特征。夏季高原整层大气热源EOF分析第1模态均表现为气候转变型。其中6月与7、8月不同的是,大气热源变率中心不在高原上空,而位于高原北部,即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北侧。

  • 标签: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EOF
  • 简介:20133月10日,全国科技名词委肠内肠外营养第次名词审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蒋朱明教授主持。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与研究室主任邬江、中华医学会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玉森教授、协和医院和北京医院于康等著名医学专家,以及责任编辑邱碧华参加了讨论会。讨论会逐条全面审定了肠内肠外营养名词,各位专家畅所欲言交换了意见,

  • 标签: 名词审定 科技名词 营养 医学专家 审定委员会
  • 简介:本刊讯20116月29—30日,继第四轮会谈(20113月23日)之后,两岸专家在北京举行中华语文工具书合作编纂工作第轮会谈。本轮会谈重点讨论科技名词组的工作。参与科技名词组商谈的大陆代表有:科学与技术名词组组长刘青,科学与技术名词组成员李志江、邬江、代晓明等;台湾代表有:专业名词组召集人林庆隆,教育研究院编译发展中心刘宝琦、丁彦平等。

  • 标签: 编纂工作 工具书 海峡两岸 合作 语文 中华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76月21-24日天津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有东退的趋势,在天津南部地区不断有上游短波槽移出,低空切变线逐渐转为东西走向,天津地区开始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天津大部分地区的水汽条件较为充足,促进了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850hPa低空处逐渐从负涡度转为正涡度,并与暴雨区域保持一致。结合不同高度层的垂直速度场,天津地区上升区域边缘位置与上升气流保持一致,对于水汽输送和高低空能量交换较为有利;因天津大部分地区上空的不稳定能量较小,再加上暖湿空气不足,在释放不稳定能量后会出现暴雨天气,位势不稳定层结开始重新建立并加强,促进持续性暴雨天气的出现。

  • 标签: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天津
  • 简介:摘要在全球迅速变暖的大背景下,为深入了解玛多县极端温度变化特征,本文利用玛多县1987-2017的气温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分析、线性趋势分析及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近31来玛多县极端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7-2017玛多县年平均极端最高(低)气温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就极端最高气温而言,夏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为春季,冬季增加幅度最小;就极端最低气温而言,春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为冬季,夏季增加幅度最小。

  • 标签: 玛多县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阿勒泰机场2008~2017逐月降水量资料,分析阿勒泰机场近10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航空飞行影响,给出降雨天气下航空飞行对策,以确保航空飞行安全。

  • 标签: 阿勒泰机场 降水 变化特征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20168月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利用NECP1*1资料以及FY2G卫星逐小时TBB资料,对环流形势以及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584脊线前部为本次暴雨提供了有力的水汽和动力条件;本次过程红外亮温TBB在-8℃以下低值区域内出现短时强降水,根据亮温演变来看,云从南部山区向北移动过程中发展,造成暴雨天气;和田上空水汽幅合较强,假相当位温低值中心,大的强天气威胁指数以及大的风暴相对螺旋度叠至区域与本次暴雨出现区域对应较好。

  • 标签: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暴雨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6月28日重庆市綦江区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具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以及造成的危害性特别大的特点。綦江区20166月28日主要呈2槽1脊型,有一大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华北——重庆一带。暴雨过程主要是在500hPa高空槽和中低层区域的西南急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綦江区较为强盛的西南气流,同时处在西南急流出口区域的前方区域,为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綦江区处在水汽通量附近,为綦江区暴雨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綦江区在6月28日的K指数特别大,非常有利于暴雨过程的形成。

  • 标签: 綦江区 暴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暴雨、冰雹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贵州金沙县春秋季节冰雹灾害发生频率更是居高不下。本文将针对20184月4日金沙县出现的强冰雹天气过程,着重从大尺度环流背景角度对此次冰雹过程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做好该地区防雹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金沙县 强冰雹 大尺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宁波20181月25-28日的一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波市的这次降雪天气出现在500hPa高空槽东移和低层切变线东伸的形势下,阻塞高压出现在中高纬贝加尔湖西部地区,贝加尔湖以东是宽广的槽区,中纬度有较为平直的西风气流存在且受孟加拉湾南支槽的影响较大,再加上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气流在宁波地区交汇,进一步触发了降雪天气的发生发展;这种高层辐散、中低层辐合的配置形式,对于上升运动的发展加强较为有利,同时与宁波市强降雪天气过程基本一致,与强降雪天气时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降雪落区上空的暖平流叠加到冷平流上,800hPa以下是冷平流,而700~500hPa存在暖平流中心,是降雪天气继续维持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降雪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宁波
  • 简介:摘要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安达草场1981-201030来包括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得出如下结论安达草场年平均气温为4.2℃,年平均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全年平均总降水量为432.5㎜,降水呈现波动变化,降水量7月份最高,为139.8㎜,1月最低,为1.7㎜;全年平均总日照时数为2682.0h,年平均总日照时数变化呈波动下降的趋势,5月平均总日数全年最小,为157.4h,照时数全年最大,为275.1h。

  • 标签: 安达 草场 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76月21-24日出现在河北省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50hPa处的低空急流强度增加,同时有出口区在河北中部地区形成,地面场上的低压不断向东移动发展,再加上有利的天气形势,对于河北省持续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河北省南部的比湿梯度场方向与风向相反,有利于水汽输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4日,在850hPa低空处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的比湿值均超过了12g/kg,特别是河北省东北地区的比湿值最大,也是导致降雨强度较大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运动强度开始下降,尤其是在850hPa低空处上升运动基本停止,说明影响河北省的暴雨天气逐渐趋于结束。

  • 标签: 暴雨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河北省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气象局1989~2018的风速、风向资料,利用线性回归法,对新疆哈巴河县大风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来哈巴河县平均风速呈不断减小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57m/(S·10a),平均风速历年均值为3.2m/s;20世纪90代哈巴河县平均风速偏大,21世纪以来平均风速偏校哈巴河县近30来的最大风速呈显著减小的变化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3.301m/(S·10a);哈巴河县最大风速30的平均值为17.4m/s;最大风速的最大值为26.0m/s,出现于1998;近30来哈巴河县所对应的最大风以偏西向风(W、WSW)为主。哈巴河县月平均最大风速波动起伏较大,主要呈现"单峰型"的变化态势,4月份为平均最大风速达最高峰。近30来哈巴河县大风日数累计出现944个大风日,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1.5d,其际变化差异比较大,大风日数处于10d~76d之间。巴河县月大风日数大部分出现于11月~次年6月份;从季节上看,春季大风日数最多,冬季次之,秋季较少,夏季大风日数出现最少。

  • 标签: 哈巴河县 大风 气候特征 分析
  • 简介:届“中国术语学建设暨术语规范化”研讨会将于201310月在十三朝古都洛阳举行。主办单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承办单位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热忱欢迎全国各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学生、教师、学者、专家参加研讨。一、研讨议题(1)术语学理论(3)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工作(5)术语学教育(7)计算术语学与术语知识工程(2)术语规范化与标准化(4)术语翻译与词典编纂(6)大数据背景下的多语言多学科术语研究(8)其他的术语相关研究

  • 标签: 术语规范化 术语学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国 名词审定工作 主办单位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67月2-4日如皋市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低涡东移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本次暴雨天气的水汽输送通道主要是由副热带高压西侧所产生的偏南气流,持续将来自南海以及孟加拉湾海的水汽朝华东输送,同时在强降水落区上游构成很强的水汽辐合,为此次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作用对于上升运动的产生以及维持较为有利,为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给予了较好的动力条件。在本次暴雨天气过程中,K指数始终维超过35℃,大气呈现出特别不稳定的状态。SI指数的分布具有显著的日变化。如皋市呈现出“中高层干、低层湿”的形势,高温高湿的环境形成热力不稳定条件,促使暴雨天气的产生。

  • 标签: 暴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如皋市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