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并分析患者心室重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室重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依那普利用于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有很好的疗效,比单用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延缓病情发展,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力衰竭 倍他乐克 依那普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螺内酯联合对舒张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入选6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接受治疗,另一组为治疗组联合螺内酯,两组疗程均为16周,观察及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运动耐量,评估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在心功能,运动耐量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能有效提高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

  • 标签: 心功能 运动耐量 舒张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采用氨氯地平与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0.47%,对照组为73.8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采用氨氯地平联合进行治疗,疗效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倍他乐克 氨氯地平 高血压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就早期静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140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72例)、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都给予一系列的综合治疗,而72例治疗组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静脉注射5mg(1mg/min)(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总量15mg。结果72例治疗组患者中室性早搏7例(972%),室性加速性自主心律2例(278%),室性心动过速1例(139%),室颤2例(278%),房室传导阻滞3例(417%);68例对照组患者中室性早搏22例(3235%),室性加速性自主心律6例(882%),室性心动过速8例(1176%),室颤7例(1029%),房室传导阻滞3例(44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要低的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治疗组患者中,有6例(823%)出现梗死后发生梗死后心绞痛,2例(278%)出现急性左心衰,3例(417%)出现再梗死,3例(417%)出现猝死;68例对照组患者中,有27例(397%)出现梗死后发生梗死后心绞痛,5例(735%)出现急性左心衰,19例(2794%)出现再梗死,12例(1765%)出现猝死,治疗组明显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静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有效地降低住院期间猝死、再梗死、急性左心衰、梗死后心绞痛、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倍他乐克 猝死 再梗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采取的效果。方法: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接收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中,抽取 20名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每组 10名患者。让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法的干预,在此基础上,应用对实验 2组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实验 1组相比,实验 2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各 项指标情况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来讲,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进行治疗,可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各项身体机能的恢复,价值大,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扩张性心肌病 倍他乐克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依那普利联合联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依那普利联合联合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室重构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依那普利联合联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舒张性心力衰竭 依那普利 倍他乐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用治疗冠心病并室性早搏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9例确诊为冠心病并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43例)口服稳心颗粒和片;稳心颗粒组(43例)口服稳心颗粒;组(43例)片口服。3组治疗时间为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显效率69.8%,有效率25.6%,总有效率95.3%,心电图有效率93%;稳心颗粒组显效率37.2%,有效率30.2%,总有效率67.4%,心电图有效率79%;组显效率32.5%,有效率37.2%,总有效率69.8%,心电图有效率79%。经统计学处理,3组中联合用药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与稳心颗粒组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用治疗冠心病并室性早搏的效果比单用稳心颗粒和明显增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 标签: 稳心颗粒 倍他乐克 冠心病 室性早搏
  • 简介:摘要扩张型心肌病(DCM)由于心肌缩力和泵功能降低常发生难治性心力衰竭,预后很差,死亡大多发生在诊断之后2年内,除心脏移植外,抗心衰的各种措施对DCM疗效欠佳。自1995年Waagestein等1报道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衷竭(CHF)取得满意疗效以来,引起临床广泛的关注。本文报道应用高度选择性β受体滞剂—对40例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作用。

  • 标签: 倍他乐克 扩张型心机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心衰合剂治疗心衰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心力衰竭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治疗,观察组应用联合心衰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BNP和IL-12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CO和SV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BNP和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CO和SV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心衰合剂治疗心力衰竭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还能降低患者的BNP和IL-12水平,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倍他乐克 心衰合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取栖霞医院内科2010-2012年动态心电图确认为频发室性早搏的住院或门诊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缓释片(阿斯康)治疗,47.50mg/次,1次/d,4周为1个疗程;观测组患者口服缓释,23.75mg/次,1次/日,再次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步长)9g/次,3次/日,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稳心颗粒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组。动态心电图检查,联用稳心颖粒组较单用组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采用小剂量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疗效优于单用,且副作用明显减少。

  • 标签: 倍他乐克 稳心颗粒 频发室性早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性及探析其药理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HR、SBP/SDP、LVD、LVC和EF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倍他乐克 扩张型心肌病 药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通过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参照组61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另一组患者在此之上辅以治疗(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各心功能指标变化,并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为(75.34±11.03)次/min,相较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参照组更佳,P<0.05;LVEF为(47.56±9.35)%、LVDd为(57.36±3.47)mm、LVPWT为(7.34±1.02)mm,均较治疗前改善,同时优于参照组,P<0.05;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可观,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倍他乐克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倍的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上应用联合通心络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过分别治疗后,对照组总的有效率只有74%,研究组则达到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上,对照组患者中出现3例头痛症状,2例发生腹泻症状,还有1例发生血压明显降低的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研究组中只有出现头痛和腹泻症状的患者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所以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上,、通心络的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倍他乐克 通心络 冠心病心绞痛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1年07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仅仅进行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内步行距离(MD)以及心率、血压和超声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加用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未使用治疗的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及6min内步行距离(MD)以及心率和血压之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与通心络联合作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额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对照组施以常规药物医治;观察组除应用常规药物外,加用与通心络医治。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57.81%,组间对比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7.86,P<0.01)。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施以与通心络医治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在采纳与推行。

  • 标签: 倍他乐克 通心络 冠心病心绞痛
  • 作者: 张彦萍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9-30
  • 出处:《中外医药研究》2023年5期
  • 机构: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王尹镇卫生院  药剂科   甘肃天水   741600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脂水平观察组控制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老冠心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冠心病 倍他乐克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32例梗死后心绞痛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小剂量口服,为组。另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罂粟碱静点,为对照组。分别用药1周后,观察其心电图及心绞痛改善程度。结果:组和对照组比较,无论是心电图还是心绞痛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梗死后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 标签: 倍他乐克 梗死后心绞痛 AMI 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