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间进行治疗的90例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并将这90例患者随机且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的冠心病患者给予其护理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结果的对比发现,经过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手术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有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占4.4%。而相对于观察组,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3.2%,有1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占24.4%,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数据,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在实施优质围手术期护理的干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患者的成功率,预防手术后并发症,且手术恢复更快,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其值得临床护理广泛应用。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应用冠脉造影和支架置入进行诊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间的治疗情况。结果患者均接受护理后显示,研究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的诊治中应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支架置入术 冠脉造影 冠心病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对住院与临床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212例高龄(年龄〉75岁)患者,根据血运重建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PCI支架组149例和CABG组63例,记录其临床与造影特征、血运重建情况和住院临床结果等资料,并进行临床随访。主要观察终点为住院与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CABG组相比,PCI组的院内MACCE发生率较低(2.0%vs12.7%,χ2=10.3,P〈0.05);院内死亡率较低(2.O%V87.9%,χ^2=4.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BG组院内MACCE发生的风险显著高于PCI组(P〈0.05)。平均随访19个月(中位时间579d)显示,2组MACCE(17.2%VS13.7%,P=0.57)、再次血运重建(P〉0.05)、卒中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与CABG组相比,PCI组随访期间MACCE风险较低(P〈0.05)。结论与CABG相比,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院内及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高龄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对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促进手术成功和康复。方法对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进行围期心理干预方法。结果采用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紧张、恐惧心理等不良心理状况明显好转,处于接受手术的良好理状态,手术顺利进行,并减少了术前、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期有效的心理干预,对手术的成功、患者愈后起到良好协同作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围术期 心理干预
  • 简介:CABG麻醉应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等.370例冠心病手术麻醉及围期处理的体会.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一般患者入室时HR应控制在60-70次/min

  • 标签: 例麻醉 冠状动脉搭桥术 处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瓣膜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42例瓣膜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教训,提高护理质量。结果4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训练,以及充分的心理准备是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和痊愈的基础,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患者各主要脏器功能的稳定,有效的药物指导及观察,对患者顺利恢复极为重要。

  • 标签: 瓣膜置换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护理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旁路血管通畅和患者获得良好远期效果的重要前提。其中术前靶血管的评估是基础,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手段,旁路血管的高质量获取是保障,吻合方式和吻合口质量是核心。中瞬时流量测定作为目前最常用的质量控制工具,可以有效地检测出由于吻合口狭窄导致的旁路血管失功能,指导旁路血管翻修。但是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其阳性预测值较低,且与旁路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关系证据不足。中瞬时流量测定联合高分辨率心外膜超声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手术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作为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中一旦发现旁路血管及吻合口形态异常、血流量不满意,需要立即调整或重新吻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质量控制需要心脏外科医师综合判断,采取个体化措施,以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及远期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质量控制 超声多普勒流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介入护理重点,探讨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8月在我院接受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的冠心病患者72例,分别纳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全程介入护理,对比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接受护理后的SDS、S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提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视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介入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施效率,保障施顺利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冠心病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的经验。方法:在非体外循环条件下对3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观察手术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全组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死亡1例;余患者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恢复正常生活。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有效,在一些高危患者较之体外循环更显出其优势。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对PCI患者实施治疗中的效果,以调动患者良好情绪,使患者处于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方法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和患者进行交谈后,摸清患者的情绪波动种类,将心理护理贯穿到护理全程中。结果无一例患者因心理问题而出现并发症。结论PCI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来说是整个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方面,它不但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还可以使患者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介入治疗。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围手术期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而得出结论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围手术期,积极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中压疮综合预防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实施中压疮综合预防护理措施。结果56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无一例中压疮发生。结论采用恰当的中压疮综合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患者中压疮的发生,用护理人员的爱心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术中压疮 综合预防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80例冠脉搭桥患者的术后护理要点。回顾性分析180例冠脉搭桥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总结实施的相关护理措施。结论术后行严密心电监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补足血容量确保血管桥的通畅,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冠脉搭桥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内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及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及术后两周患者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术后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焦虑分数,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护理干预 认知干预 治疗依从性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的心理护理,总结临床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10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并手术成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精心心理护理本组210患者均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对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提高治疗质量。

  • 标签: 冠状动脉 支架置入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开展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冠状动脉狭窄112例,其中心肌梗死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4例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阐述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的术前、中、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

  • 标签: 冠状动脉内支架 植入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