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手法筋膜松解联合关节动力松解术在头痛治疗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将80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手法筋膜松解结合关节动力松解治疗。结果:在疼痛缓解方面,观察组改善颈椎功能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 颈源性头痛 筋膜手法松解 动态关节松动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颅重复针刺法配合养生锻炼治疗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03月至2023年03月大庆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经颅重复针刺法配合养生锻炼,对照组常规针刺配合养生锻炼,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VAS评分、ROM评分、每周头痛指数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下降(P

  • 标签: 经颅重复针刺法 养生锻炼 颈源性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质针疗法与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头痛患者67例开展对比治疗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4月~2021年4月,选择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治疗1组(n=34)、治疗2组(n=33),分别实施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单一治疗、银质针联合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颈头痛症状、颈椎功能改善效果及临床有效率。结果:患者治疗前症状指标、颈椎功能指标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组治疗后症状VAS(1.31±0.42)分、发作频次(5.71±0.74)次/周、持续时间(2.89±0.95)h,颈椎曲值(9.05±2.41)mm、ROM(0.61±0.22)分、NDI(19.54±2.98)分,治疗有效率(96.97%),较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疗法联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头痛临床效果显著,可在缓解患者头痛症状不适同时,辅助纠正颈椎功能。

  • 标签: 银质针 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颈源性头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脉冲射频治疗头痛(CEH)的疗效与安全。方法采用回顾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或脉冲射频治疗的CEH患者118例。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n=64)和脉冲射频组(n=54)。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中,男14例,女50例,年龄29~65(49.8±10.2)岁;脉冲射频组中,男24例,女30例,年龄18~65(41.7±14.8)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以及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评分、术后病变区域麻木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术前以及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16±0.91)、(3.67±1.13)、(1.59±0.91)、(1.66±0.84)、(1.56±0.90)分,脉冲射频组分别为(7.01±0.78)、(1.58±0.88)、(1.57±0.94)、(3.71±1.08)、(6.92±0.83)分。组间比较: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与脉冲射频组在术后3 d、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组内比较: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均P<0.001);脉冲射频组术后3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均P<0.001)。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麻木发生率分别为72%(46/64)、61%(39/64)、6%(4/64)、3%(2/62),脉冲射频组分别为7%(4/54)、7%(4/54)、2%(1/54)、0(0/54);其中,在术后3 d、1个月时,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麻木发生率高于脉冲射频组(均P<0.001)。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1例患者在术后3 d出现咽部不适症状,未经特殊处理,术后1周该症状自行消失;1例患者在术后3 d出现晨起后眩晕症状,考虑短暂脑缺血可能。脉冲射频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未予特殊处理,观察1 h后自行缓解。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脉冲射频治疗CEH均有效,安全均较好,但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术后3~6个月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脉冲射频组,疗效优于脉冲射频。

  • 标签: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脉冲射频术 颈源性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项四穴”微调进针点为主温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头痛患者143例,借助奇偶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针点为取微调后的“项四穴”(天柱、天牗、完骨、风池),对照组患者进针点为标准“项四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头痛NRS评分及颈部ROM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头痛发作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80.28%(P<0.05)。结论“项四穴”微调进针点为主温针灸治疗头痛可有效减轻头痛症状,减少头痛发作次数,改善颈部活动受限症状,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ldquo 项四穴&rdquo 微调进针点 温针灸 颈源性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头痛(CHE)对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头痛患者,采用计算机分组原则,分为联合组(n=21)与对照组(n=21),联合组接受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仅接受针灸治疗。结果:联合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联合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在提高CHE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因此,该治疗方法可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有望为CHE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针灸 推拿 颈源性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推拿法治疗头痛的疗效及有效率。方法:选取我院头痛患者66例(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随机分为理筋正骨推拿法治疗的观察组(33例)与药物治疗的对照组(33例),观察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VAS评分低,P<0.05。结论:给予头痛患者理筋正骨推拿法治疗,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疼痛,值得借鉴。

  • 标签: 理筋正骨推拿法 颈源性头痛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天柱穴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针灸科收治的60例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苍龟探穴法针刺患侧天柱穴,隔日1次,6天为1个疗程,间隔1至2天进入下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第1次、2次、3次及第1个、2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进行头痛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疗效及临床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第1次、2次、3次的疼痛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的疼痛显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患侧天柱穴对头痛的缓解效果与常规针刺相当,且起效速度更快,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颈性头痛 天柱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综合治疗慢性头痛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57例慢性头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推拿、牵、中频电及功能训练。并抽取同期条件相似的5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患者小针刀综合治疗。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慢性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头痛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小针刀综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针刀综合治疗 慢性颈源性头痛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头痛患者采取针灸与推拿联合手法治疗对颈椎活动度改善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头痛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与推拿联合手法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部肌肉的张力、硬度与NDI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头痛患者采取针灸与推拿联合手法治疗,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度,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针灸 推拿手法 颈源性头痛 颈椎活动度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环枢关节半脱位引起的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34例环枢关节半脱位引起的头痛患者,采取中医正骨手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活动受限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颈部活动度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环枢关节半脱位引起的头痛患者采取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颈部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正骨手法 环枢关节半脱位 颈源性头痛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头痛患者中,探究常规推拿法、仰卧位推拿疗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活动中,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有62例,抽取时间方面,介于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而后分组,具体名称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随机抽样法,经调查发现,全部患者在临床上被确诊为:头痛;在治疗阶段,常规推拿法为对照组提供,仰卧位推拿疗法为实验组提供,每个组别中,纳入研究的样本数为31,持续治疗10日后,比较不同方法干预后的最终疗效。结果:实验组予以评测,参与研究的头痛患者总有效率为96.77%(30/31),和对照组统计数值(90.32%,28/31)比较,实验组居更高水平,P>0.05。结论:临床治疗阶段,对于头痛患者,常规推拿法、仰卧位推拿疗法均有明显效果,且后者效果更佳,值得大力推行、使用。

  • 标签: 颈源性头痛 总有效率 常规推拿法 仰卧位推拿疗法 效果研究
  • 简介:随着航空业的飞速发展,航空环境条件暴露的人员越来越多,航空暴露相关性疾病不再局限于航空从业人员,更多的乘客将被涉及,因而航空医学不再局限于空中工作人员,更多将涉及到乘客的健康。头痛作为一种常见的不适症状,一方面对于空中工作人员来讲将会与影响其工作效率进而可能危及飞行安全;另一方面,航空乘客因飞行导致或诱发头痛轻则引起不适感受,重则危及生命健康。本文就从航空医学研究角度总结航空头痛当前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 标签: 航空医学 头痛 航空源性头痛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对头痛眩晕的效果,并根据效果进行改善。方法选取一定的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试验中,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从而获得良好的实验结果。结果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颈部的针灸牵引并推拿治疗,较单纯推拿治疗在改善头痛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更好。

  • 标签: 针灸 颈性头痛眩晕 观察效果及辅助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炎症鼻头痛的病因、诊断及其治疗。方法对2011年3月-2014年3月50例非炎症鼻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鼻腔解剖结构变异。经鼻内镜术治疗后随访1年~1.5年,40例头痛完全消失,8例明显减轻,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结论非炎症鼻头痛主要系鼻腔解剖结构变异引起,CT联合鼻内镜检查可提高其诊断水平,及时行鼻内镜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非炎症鼻源性头痛 鼻腔解剖异常 鼻内镜 CT
  • 简介:目的:观察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病例均采用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疗法治疗。结果:35例病例治疗后痊愈29例,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结论: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压痛点 颈性头痛 推拿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