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重度碱烧伤患者的手术室细节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眼重度碱烧伤患者(均接受新鲜羊膜移植手术)5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法)和试验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感染、角膜穿孔、羊膜植皮脱落或破损以及睑球粘连等)发生率、手术成功率、护理安全评分、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安全评分分别为(92.8±1.1)分和(80.3±3.7)分,试验组护理安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5.237,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1/25,1例羊膜植皮脱落或破损)和20.0%(5/25,1例感染、1例角膜穿孔、2例羊膜植皮脱落或破损、1例睑球粘连),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545,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6.0%(24/25)和80.0%(20/25),试验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3.217,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9±3.1)d和(14.8±2.0)d,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2.687,P<0.05)。结论应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重度碱烧伤患者的手术室细节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眼重度碱烧伤患者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 手术室细节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给药干预辅助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诊治的64例翼状胬肉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64例患者均给予羊膜移植术治疗,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给予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翼状胬肉患者环孢素A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环孢素A 羊膜移植术 翼状胬肉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IT)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Internet)的迅速普及以及3C(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合一的加速发展,宣告嵌入式联网时代己经来到我们的生活中.本文中将探讨如何在基于IntelXscalePXA255嵌入式微处理器的Sitsang开发平台上实现嵌入式图形环境和Web浏览器的设计与移植嵌入式图形环境和Web浏览器的设计和移植成功将有助于在嵌入式开发板上实现图形界面和Web浏览功能.本设计的实现对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下从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 标签: 嵌入式图形环境 QT/EMBEDDED INTEL XSCALE PXA255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病灶清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治疗角膜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临床效果一例。方法 术前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前节 OC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眼前段照相检查。行病灶清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治疗,术后常规抗感染及促角膜上皮修复药物治疗。术后两周再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前节 OC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眼前段照相检查。结果 术前患者双眼眼红、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眼部刺激症状,术后 2周患者刺激减轻, 3个月后视力明显提高。结论 病灶清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治疗角膜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视力。

  • 标签: 病灶切除 角膜营养不良 羊膜移植
  • 简介: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对青光眼患者眼压及滤过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6-04—2017-03间治疗的86例(86只眼)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均43例(43只眼)。对照组实施小梁切除治疗,观察组联合实施羊膜移植术。观察2组术前、术后眼压、滤过泡形成与手术实施情况。结果术前2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手术失败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与羊膜移植术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青光眼患者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 标签: 青光眼 羊膜移植术 小梁切除 眼压 滤过泡形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10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随机分成2组A组39例(55眼)行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移植联术;B组36例(47眼)行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结果A组39例(55眼),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6.82±12.56月,1例1眼复发,复发率为1.81%;B组36例(47眼),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5.98±13.12)月,有15眼复发,复发率为31.92%。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8.01,P<0.001)。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A组为3~5(4.12±1.22)天;B组为5~11(6.12±1.36),两组比较,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10.17,P<0.001)。全部病例均无感染、排斥、复视或眼球运动障碍等并发症。结论自体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而羊膜移植对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尚有待探讨。

  • 标签: 复发性翼状胬肉 角膜缘上皮干细胞 羊膜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生物羊膜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滤过泡及眼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率为90.48%;对照组成功率为76.1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滤过泡形成率为85.74%;对照组滤过泡形成率为6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眼压(15.3±1.2)mmHg;对照组眼压(20.1±1.5)mmHg;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生物羊膜移植 难治性青光眼 疗效
  • 简介: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日臻完善,嵌入式设备被广泛的使用在各行各业当中。本文以组件化的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GIS)研发(“863”项目)为背景,简要分析了移动设备的特点和嵌入式GIS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COM技术和中间件技术在嵌入式GIS开发中的应用。

  • 标签: 嵌入式GIS 可移植 COM 中间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翼状胬肉患者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12例(60%)、有效6例(30%)、无效2例(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7例(35%)、有效7例(35%)、无效6例(30%)、总有效率为7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半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2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显著,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生物羊膜移植 翼状胬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羊膜移植联合可调整缝线手术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诊治的青光眼患者35(35眼)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羊膜移植联合可调整缝线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有31名患者手术完全成功,占总数的88.57%,3名患者条件成功,占总数的8.57%,另外1名患者手术失败,占总数的2.86%。结论羊膜移植联合可调整缝线手术应用于青光眼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配合以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羊膜移植 可调整缝线手术 青光眼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膜移植联合逆行切除术对翼状胬肉患者视功能及角膜散光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30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逆行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羊膜移植治疗,比较两组视功能水平及角膜散光度。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视功能水平(0.78±0.56)高于对照组(0.49±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7,P<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0.75±0.43)D]高于对照组[(1.05±0.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3,P<0.01)。结论羊膜移植联合逆行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功能,降低其角膜散光度,利于改善患者视力预后情况。

  • 标签: 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 逆行切除术 视功能 角膜散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及羊膜移植术并联合应用平阳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9月到2011年5月56例62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行手术切除及羊膜移植术并联合应用平阳霉素治疗,术后7d内每日以1%荧光素钠角膜上皮染色检查,观察上皮全部愈合时间;随访10~12个月,平均10.7个月,观察其复发率。结果角膜创面上皮的平均修复时间为2.3d,随访观察无一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及羊膜移植术联合应用平阳霉素可以促进角膜创面上皮的修复和降低术后复发率。

  • 标签: 原发性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 平阳霉素 角膜创面上皮修复 复发率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角膜板层切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术后的病人佩戴角膜绷带镜对舒适度、疼痛度及病灶预后的改善情况。方法 :收集 26例行角膜板层切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常规护理联合角膜绷带镜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适程度。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术后各种不适症状均比对照组减轻或减少,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板层切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可以显著减轻术后患者眼部诸多不适症状和疼痛。

  • 标签: [ ] 绷带镜 无菌性角膜溃疡 羊膜移植
  • 简介:在μC/GUI移植到μC/OS-II的过程中,μC/GUI与输入输出设备驱动接口模块设计 本文以LCD驱动接口模块设计为例介绍在μC/GUI移植过程中LCD驱动程序的编写,μC/GUI与操作系统的接口相关部分的修改μC/GUI 在与μC/OS-II结合应用时通常被分为几个小的显示任务

  • 标签: 图形用户界面移植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
  • 简介:在μC/GUI移植到μC/OS-II的过程中,μC/GUI与输入输出设备驱动接口模块设计本文以LCD驱动接口模块设计为例介绍在μC/GUI移植过程中LCD驱动程序的编写,μC/GUI与操作系统的接口相关部分的修改μC/GUI在与μC/OS-II结合应用时通常被分为几个小的显示任务

  • 标签: 图形用户界面移植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
  • 简介:摘要羊膜腔感染是产科常见疾病,与多种母儿疾病相关,一旦确诊需尽快终止妊娠。及时诊断和治疗羊膜腔感染有助于降低减少新生儿和产妇并发症。本文就羊膜腔感染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 标签: 羊膜腔感染 诊断标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绒毛膜羊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回顾患有绒毛膜羊膜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她的感染途径等,研究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结论根据不同的发病时期进行相对应的治疗措施。

  • 标签: 绒毛膜羊膜炎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