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胚胎移植的过程中胚胎培养液中不同浓度氨基酸对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5月至2014年8月间在本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收集120份当日的胚胎培养液,按照妊娠的结果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即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妊娠组56例,非妊娠组64例,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对上述标本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并与空白对照比较。从中分析培养液中的氨基酸浓度对于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基础FSH、不孕年限以及将调节时间等指标中,仅有促性腺激素(Gn)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妊娠组较非妊娠组低(182.64±55.86Uvs211.38±39.16U),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就谷氨酰胺和丙氨酸水平比较,妊娠组较非妊娠组低,丙氨酸--谷氨酰胺的含量则较非妊娠组高,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胚胎培养液中的谷氨酰胺和丙氨酸的含量对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妊娠的结局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其含量较低时成功妊娠的几率比较大。

  • 标签: 选择性单胚胎移植 胚胎培养液 氨基酸 妊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体质指数(BMI)对胚胎发育时间动力学参数、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832例患者共6 294枚胚胎的资料,根据年龄分为2组:<35岁组(655例、5 076枚胚胎)、≥35岁组(177例、1 218枚胚胎);根据BMI分为3组:低体重组(BMI<18.5 kg/m2,47例、355枚胚胎)、正常体重组(18.5~23.9 kg/m2,517例、3 813枚胚胎)、超重组(BMI>23.9 kg/m2,268例、2 126枚胚胎),比较各组胚胎发育时间动力学参数、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35岁组患者的胚胎发育到3个细胞、4个细胞速度更快;两个年龄组患者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妊娠率、种植率、分娩率、活产率、流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患者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胚胎利用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分娩率、活产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对部分胚胎发育时间动力学参数有影响,而BMI对其影响较小。

  • 标签: 年龄 体质指数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 简介:随着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的不断完善,妊娠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仍面临较高流产率下降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105例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后妊娠病例,其妊娠结局和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后妊娠者发生早期流产的相关因素.

  • 标签: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相关因素分析 早期流产 移植后 2009年 体质量指数
  • 简介:本实验在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人胚胎生殖细胞(EG细胞)的培养条件后,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以同源胚胎的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在不添加任何细胞因子的情况下,对人EG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该培养体系确保了在培养过程中人EG细胞有充足的来源,避免了胰酶以及一些机械操作对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损伤,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用小鼠成纤维细胞做饲养层,而对培养体系造成的异种蛋白的污染。这是关于建立人EG细胞合适的体外培养体系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 标签: 干细胞培养 体外培养 胚胎细胞 组织块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单胚胎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行SET共2734个周期的患者资料,根据胚胎移植时机的不同,分为第3日(day 3,D3)移植组(D3组)、第4日(day 4,D4)移植组(D4组)、第5日(day 5,D5)移植组(D5组)、第6日(day 6,D6)移植组(D6组)。分析对比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移植时机、不同胚胎评分的SET临床妊娠情况。结果SET周期总临床妊娠率为39.8%(1098/2734),总活产率为30.5%(842/2734)。D3组、D4组、D5组、D6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3%(264/793)、36.4%(142/390)、52.5%(492/937)、32.6%(200/614),活产率为25.6%(203/793)、30.5%(119/390)、40.9%(383/937)、22.3%(137/61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D3组形态学评分8-细胞I级、7-细胞I级、8-细胞II级的胚胎总临床妊娠率[41.7%(207/496)]和总活产率[32.1%(159/496)]均高于其他非优质卵裂胚胎[19.2%(57/297),P<0.001;14.8%(441/297),P<0.001];D4组发生融合(融合及早期囊胚)的胚胎的临床妊娠率[40.4%(134/332)]和活产率[34.0%(113/332)]均高于未发生融合的胚胎[13.8%(8/58),P<0.001;10.3%(113/332),P=0.001];对于发育缓慢的囊胚,将其培养至D6囊胚移植和在D5移植2囊胚的临床妊娠率[32.6%(200/614)比30.6%(22/72)]和活产率[22.3%(137/614)比27.8%(20/7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选择D5优质囊胚和D4融合以上的桑椹胚进行单胚胎移植能在获得最佳妊娠结局的同时降低多胎妊娠发生率;对于整体D5发育缓慢的胚胎,继续培养至D6完全扩张囊胚再行移植,可能是一种改善妊娠结局的策略;对于卵裂胚胎,采用8-细胞I级、7-细胞I级和8-细胞II级的优质胚胎移植标准更能确保D3单胚胎移植的成功率,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受精,体外 单胚胎移植 胚胎质量 卵裂期胚胎 桑椹胚 囊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563对夫妻为研究对象,共获取736个FET周期,分析其活产结局,比较活产组和非活产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和胚胎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15个候选因素与活产结局的关系,以确定FET活产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纳入患者的男性取精年龄为(33±5)岁,女性取卵年龄为(31±4)岁,女性移植年龄为(32±4)岁,不孕年限为(3.5±2.6)年。736个FET周期中有333个(45.2%)活产周期,403个(54.8%)非活产周期。活产组中发生妊娠并发症者49例(14.7%)。活产组女性移植年龄、女性取卵年龄及男性取精年龄均小于非活产组[(31±4)岁比(32±4)岁,(30±4)岁比(32±4)岁,(33±4)岁比(34±5)岁],活产组不孕年限较非活产组短[(3.2±2.2)年比(3.6±2.8)年],活产组原发性不孕的患者比例较非活产组高[(63.1%,210例)比(49.6%,200例)],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移植年龄[OR值(95% CI)为0.50(0.27~0.92),P=0.026]、不孕类型[OR值(95% CI)为0.62(0.43~0.88),P=0.008]、移植优胚个数[OR值(95% CI)为1.60(1.11~2.31),P=0.012]以及移植胚胎类型[OR值(95% CI)为2.43(1.46~4.01),P=0.001]是FET活产的相关因素。结论女性移植年龄、不孕类型、移植优胚数、移植胚胎类型是FET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

  • 标签: 胚胎移植 辅助生殖技术 活产率 影响因素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胚胎发育时间和移植胚胎数分为第3日(day 3,D3)单优质卵裂胚移植组(单优组),D3双优质卵裂胚移植组(双优组)和单囊胚移植组(单囊胚组)。其中新鲜周期单优组301个周期、双优组253个周期、单囊胚组127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单优组84个周期、双优组136个周期、单囊胚组396个周期;全胚冷冻首次FET单优组69个周期、单囊胚组161个周期。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比较新鲜和FET周期单优组、双优组、单囊胚组及首次FET周期单优组与单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持续妊娠率。结果各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基础雌二醇、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获卵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鲜周期中单优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持续妊娠率与新鲜周期单囊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妊娠率[46.18%(139/301)]、持续妊娠率[40.86%(123/301)]、多胎妊娠率[0%(0/139)]显著低于双优组[58.89%(149/253),P<0.001;52.17%(132/253),P<0.001;30.20%(45/149),P<0.001],种植率与双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FET中单优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持续妊娠率与双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6 7),但均显著低于单囊胚组[62.88%(249/396),P<0.001;63.89%(253/396),P<0.001;55.30%(219/396),P<0.001],多胎妊娠率[0%(0/27)]则显著低于双优组[20.37%(11/54),P=0.013]。首次FET单优组的持续妊娠率[27.54%(19/69)]显著低于新鲜周期单优组[40.86%(123/301),P=0.040],首次FET单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63.35%(102/161)]、种植率[63.98%(103/161)]显著高于新鲜周期单囊胚组[50.39%(64/127),P=0.027;51.97%(66/127),P=0.040]。结论拮抗剂方案单胚胎移植能显著降低多胎妊娠率;新鲜周期移植D3单优质卵裂胚可获得与D5单囊胚相似的临床结局,而FET周期移植单囊胚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

  • 标签: 拮抗剂方案 单囊胚移植 单卵裂胚移植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治疗宫内胚胎残留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58例因早孕终止妊娠后宫内胚胎残留的患者,随机抽取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清宫术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宫腔镜检查及刮宫术。结果观察组无1例患者有宫内胎物残留,对照组为5例患者,宫内胎物残留率为19.35%,对两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下进行刮宫术治疗,可减少宫内膜损伤,有效提高了宫内残留的手术效果,有助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 宫内 胚胎残留 临床效果
  • 简介:从生物学哲学的角度看,人胚胎具有重要的生命价值和一定的人格性,同时人胚胎也具有工具性和一定的物性,人胚胎的伦理地位具备"人"和"物"的两重性,二者是互补的。人胚胎是世代交替的一个过渡环节,是人类存在的特殊形态,具有发育为人的潜能。胚胎相对于一个物种的整体生存而言,它只是人类种族整体生存的一个环节和部分,只是实现世代交替的一个工具,因此人胚胎具有工具性。可以利用人胚胎开展医疗和科研工作,但应当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监管。

  • 标签: 人胚胎 生物学哲学 生命价值 伦理地位
  • 简介:冷冻胚胎由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形成,具有生物人的整套遗传基因,具有孕育成自然人的潜在可能性。因此,为了提高对冷冻胚胎的保护,应该将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定性为具有最高物格的生命伦理物。基于冷冻胚胎是生命伦理物的法律属性,冷冻胚胎的处分方式主要包括四种:保存、捐赠给不孕不育夫妇、捐赠用于医学研究、医学销毁。为了满足特殊的社会需要,应该适度有限制的开放代孕。

  • 标签: 冷冻胚胎 法律属性 生命伦理学 代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接受IVF-ET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自愿配合研究,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心理护理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则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获卵数、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进行观察与记录,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获卵数与移植胚胎数上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心理护理组在优质胚胎数与临床妊娠率上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在获卵数与移植胚胎数相当的情况下,相比常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提高优质胚胎数与临床妊娠率,值得借鉴。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心理护理 妊娠率 优质胚胎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8月间在我中心接受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治疗的18例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指导,统计其临床结局。结果共18例患者行PGD,其中活检17例;结果有1例未检出,5例无可移植胚胎;移植11例有7例获得临床妊娠(63.6%)。结论从护理的角度对PGD患者进行良性干预,对临床结局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胚胎植入 遗传学诊断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基于胚胎停育的原因窥探其护理模式。方法:随机选取在 2016 年 3 月 -2017 年 3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胚胎停育患者 100 例资料继续拧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导致胚胎停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感染、染色体异常以及血型不符等。最终得出结论:母体自身疾病是造成胚胎停育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不断创新护理模式,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 简介:圣经和教会官方都没有断定胚胎是人,但都要求将胚胎象人一样对待;天主教内学者们在胚胎何时是人这个问题上观点并不一致,理由各异。天主教视阈中要求尊重胚胎的理由也许不能为世俗学者所接受,因为其话语体系、理论基础和问题视角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的对话是必要而且可能的。

  • 标签: 天主教 胚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查TORCH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方法收集38例胚胎停止发育的稽留流产妇女(实验组)和38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对照组)静脉血3ML进行TORCH的检测,比较两组妇女TORCH检测的阳性率,观察TORCH与胚胎停止发育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实验组TORCH感染阳性26例,阳性率达68.4%,其中弓形虫感染15例,风疹病毒感染1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10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8例。对照组TORCH感染阳性率26.3%,其中弓形虫感染9例,风疹病毒感染5例,巨细胞病毒感染4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2例。对照组TORCH感染10例,阳性率达26.3%。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TORCH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次数之间无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TORCH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有关,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原因之一。

  • 标签: TORCH感染 稽留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性梅毒患者进行ART治疗时获卵情况以及胚胎发育情况,为其知情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到2017年10月在我中心进行ART治疗的女方隐性梅毒患者和非梅毒患者两组,比较其获卵情况、受精情况以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女方隐性梅毒组,获卵数为13.87±6.24,获卵率为92.35%,显著低于非梅毒组(14±9.09;96.11%)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然而两组的卵子成熟率、2PN率、卵裂率、2PN卵裂率和可利用胚胎数均没有显著差(90.17%vs.90.51%)P>0.05;(64.29%vs.70.07%)P>0.05;(89.85%vs.91.67%)P>0.05;(99.65%vs.99.24%)P>0.05;(5.73±3.85vs.5.9±3.24)P>0.05。结论隐性梅毒患者在进行ART治疗时,虽然获卵数和获卵率低,但是卵子成熟率、2PN率、卵裂率、2PN卵裂率和可利用胚胎数与非梅毒患者无显著差异,不影响ART治疗结局,在ART咨询告知时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

  • 标签: 隐性梅毒 获卵率 卵裂率 可利用胚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