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杨培

河北省永清县后奕中学065600

摘要:体育教学既要学习技能、技巧,同时也要经常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和理论指导实践。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提问重在引导,贵在善问和会问。在设置具体问题时应把握好“度”,包括角度、难度、跨度、坡度、广度和密度。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提问技巧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教学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或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一个好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信息反馈,不断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的“度”,力求实现课堂提问的科学安排和艺术组织。

一、选取角度

问题的设置应注意角度。首先,问题的设置应注意角度新颖,需有启发性。例如:国家施行全民健身计划,我提问:中学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的关系?这样,学生就觉得新颖,更能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其次,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一角度出发。例如:快乐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区别是什么?使学生深刻领会这二者的内在区别,使大家了解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课堂提问中,教师不仅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取不同的角度,还要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变换角度,使问题新颖、有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在问题设置上,要紧扣教学内容中心环节,注意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这样的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点”的信息量,同时具有一定“面”上的信息量。例如在短跑蹲踞式起跑教学中,先要求学生回忆所接触的起跑技术动作,然后将起跑技术的演变过程做一个示范、讲解(俯卧式、转身式、蹲踞式等),并要重点讲解蹲踞式起跑的技术特点和优点。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起跑技术的变革,又增强了学生对蹲踞式起跑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确定难度

通过设疑、解惑,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由“现有的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设置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邻近发展区”,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跳一跳,摘桃子”。例如,在高中短跑课教学中,提出:途中跑在整个短跑过程中对运动成绩起什么决定作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和运动实践,也能解答出来,并能使学生在跑的过程中自己有所思索和体会,对提高短跑成绩大有益处。

三、找准跨度

从纵向上看,问题的设置要具备一定的难度;那么从横向上看,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即紧扣教学内容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这样的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点”上的信息量(难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面上的信息量(跨度)。如果问题设置的跨度太小,则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之,如果跨度太大,由于学生不可能想起许多有关知识,而难以作答。

四、研究坡度

问题的设置,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注意坡度。例如:在足球裁判法教学中,先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每次足球比赛上场的人数、比赛的时间,裁判员的人数,边线球、角球、点球……然后再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在电视实况转播中播音员经常讲某某队员“越位”,那么判断“越位”的依据是什么?上述问题,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思维进一步引向深化,使学生在获取知识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知道足球比赛的一些基本裁判规则,对”越位”的判断依据真正得以掌握,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更主动地继续钻研和探索。

五、考虑广度

问题的设置既要考虑一定的难度和跨度,同时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所设置的问题应能让大部分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后可以回答。显然,问题愈简单,则广度愈大,但随之学生思维的层次愈低,通过提问所获得的效果愈差。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可适当增加问题的坡度来增加问题的广度。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变更问题的角度,使问题具有广泛的思维空间,从而增加问题的广度。

六、讲求密度

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浮光掠影地提问,应精讲,适当提问,多进行身体练习,不能破坏体育课堂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提高与练习相结合。也不能整堂课没有提问,不启不发。同时,每提一个问题后,要有一定的时间停顿,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也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往往有相当的难度。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秦凤银谈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基本原则[J].才智,2011,02。

[2]郭清丽制定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原则与方法[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