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于旭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于旭平

于旭平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茅竹镇英才完小426100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本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爱之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奇引趣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媒”设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教法多样丰富学生学习兴趣等四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爱之情以奇引趣用“媒”设境教法多样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为保持和强化学生对探求真理的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千方百计地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使学生情绪饱满地投身于学习之中。”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以爱之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建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和谐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长足进步和发展。“亲其师,信其道。”告诉我们学生喜欢佩服某位老师,就对这位老师产生亲近,才会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的课,进而学好这门课。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首先,语文教师自身应对所教的学科显示出饱满的情绪,表现出对语文学科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情绪体验来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用自己对语文学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爱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自己的影响下喜爱语言文字,热爱语文学科。其次,和学生建立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过分严厉的老师学生是不会喜欢的,当老师成为学生朋友式的老师时,学生才会亲近你,进而喜欢你所上的课。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身体、生活,对学生要倾注能让学生感受到的特殊的爱,激励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发现和表扬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对学生一视同仁,对语文学科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要耐心辅导,使他们感到温暖,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很可信的人,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念很重要。我是班主任,教本班和另外一个班的语文,另一个班的语文基础比我班要好,由于我是班主任,经常与本班的学生谈话,谈心,拉家常,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与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对另外一个班基本没有什么交谈,上完课就走人,除了上课时间很少和他们在一起,相比我班我与其关系就没那么亲密,每次考试结果,我班的平均成绩比另一班多近10分,不言而喻,这就是师生关系疏与密的结果。

二、以奇引趣,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儿童的好奇心尤为强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分说明了学生求知过程中好知与乐知的重要性。怎样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呢?

1.新颖导入,引发好奇。“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学伊始,导入新课,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若用言简意赅、丰富多彩、精巧生动的开讲,引发学生探求课文内容的好奇心,便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学习《新型玻璃》这一课时,以动画的形式再现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件包括五个场景:(1)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潜入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2)贼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3)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面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贼惊慌失措。(4)警察立即赶来,把垂头丧气的贼带走。(5)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玻璃上,给玻璃一个特写。动画课件形象直观地再现了课文情境,同学们一定会很奇怪的问:是谁报的警保护了国家的字画?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孩于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急于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玻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此时,他们便对读书学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巧设悬念,引发好奇。悬念是艺术欣赏中的一种心理状态,针对小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心理,可用设置悬念的办法在课堂上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从课文中引出一个令人担心的故事情节。在学习《海豚救人》时,我讲述了文中这样一个故事:1966年,韩国一艘渔船在太平洋海面捕鱼时,不幸淹没,16名船员有6名当即丧生,其余10名船员在水中游了近几个小时,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就在他们求生无望之际,一群海豚匆匆赶来。这些海员的命运如何?同学们想想这些海豚是来救他们的吗?他们能获救吗?假如海豚是来救他们的,那么海豚会救人吗?他们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人呢?……一个故事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起,学习兴趣大增。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细心地去读书,很快在文中找到了他们想要知道的答案。

三、用“媒”设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手段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多媒体技术已经进入教室,进入课堂,利用多媒体的音像技术,“化静为动、以动促思”,创设图形、声音逼真、色彩鲜艳、画面精彩动人的情境,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地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手段,精心设计、制作教学软件,在课堂上通过演示,把死的东西变成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海豚救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海豚,我收集了许多海豚的图片和视频,播放海豚表演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海豚的可爱,看着海豚的精彩表演,此时我插入话语——海豚不仅具有高超的表演技能,而且还是一名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这位救生员是怎样救人于危难之际的……学习兴趣自然被激起并逐步增强。这种声画并茂、视听并举的学习情境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发挥了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使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变学会为会学、乐学。

四、教法多样,丰富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鼓舞人呢?唤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如果只用老一套程式化的教法是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所以要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丰富学生学习的语文兴趣。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体裁多样,可以因文设计教法,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增加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机会,从而激发对语文的兴趣。如内容浅显、故事性强的课文可以采用表演课本剧的方式;一些科学小品类文章,可让学生学习前广泛查阅资料,举行答辩、擂台赛等;能唤起学生想象力的文章,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让学生续写或改写,举行续编故事大赛;一些古诗或写景的文章,除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比赛,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画一画,唱一唱等。实践证明,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效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游戏能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采用多渠道、多途径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要善于探索、研究教材,总结出更好、更切合实际的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才能“爱学”、“愿学”、“乐学”,才能很好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能力,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小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之我见.教育,2017,2。

[2]赵腊梅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6。

[3]刘修艳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之我见.飞,素质教育版,2013,7。

[4]孟军廷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周刊,c,2011,10。

[5]周丕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教研),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