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2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吕立霞(莱芜市陈毅中学山东莱芜271100)

【关键词】自主学习;预习自学;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提高;有效性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我们学校英语教研组开展的研究课题是“自学——交流——展示”教学研究,构建了自学——交流——展示教学模式。这三个环节并不是孤立的课时,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如:自学这一环节主要放在课下,但有时根据情况也可放在在课上;一个大的环节里面可能会有自学交流展示的小环节等。下面我就从这三个环节分别介绍一下我们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

1.预习自学预习自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对新知识有初步的理解,一些知识点学生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就可以学会,从而提高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对学生来说就是本节课的难点,这样以来,学生在课上学习目的就会更加明确,学习效果倍增。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呢?

1.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我们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布置预习任务:下发预习提纲(幻灯、板书、口述),或下发学案:学案也就是我们学校所用的预习学案。学案设计要紧扣本课知识点,要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浅入深,逐步推进。在编制学案时,我们注重了学练结合、学以致用。每个知识点后紧跟了自我检查练习。我们学校在进行单元预习时,主要是运用莱城区目标导学学案。目标导学包括本单元学习目标及重难点、知识点解析等,起到很好的目标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1.2运用各种策略,严格检查预习作业。我们学校一直主张:没有预习,没有检查,决不进入下一环节。为什么要严格检查呢?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习惯,真正去预习,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我们学校收交作业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以小组为单位收,每排科代表收等。我们级部的做法是学生进教室之前先把作业放在门口,有专人收管并负责统计。统计结果与小组积分挂钩。这样以来,基本杜绝了学生在家不做作业,到校后,进教室滥抄作业的情况。作业收齐后,如何检查学生作业质量呢?我们也有不同的检查方式。如4位科代表按作业要求检查并书面汇报作业情况,小组互查等。但时间允许的话,尽量老师认真逐个检查。有的老师可能说,每个班近70个学生,每个题都查了,那是不可能的,的确是这样。我们在检查作业之前,老师先要把学生作业认真备课,哪些题目学生认真做就不应该出错,哪些题目对部分学生来说有难度,出错或不会做是正常的,都做到了心中有数。检查的时候,只查几个有代表性的题目,就了解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这时候根据作业情况,对作业较好的同学和小组课前要及时进行表扬激励并给组内加分,对作业不好的同学或小组老师要找其谈心并给组内减分。为什么要强调与学生进行及时谈心呢?谈心的目的就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端正态度,抓好自己的学习。当看到自己的小组因某位同学而减了分,这位同学不用别人说也会有一定压力,今后也不敢再应付作业了。还有一种情况,特别是初四学生,由于新课较少,大部分作业都是做练习题。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英语练习题单项选择题和阅读题较多。这样以来,一部分同学在做此类练习时也不看题目,就把ABCD填上了;还有一部分基础稍好一些的同学为了赶作业,本来稍一回顾就应该做对的题目,也不做考虑就把答案填上了。这样以来,学生的作业效果就会很差,良好的自学习惯也就难以养成。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要求学生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简要标注一下原因,这个题目选这个不选那个,为什么,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没有原因的作业有可能存在应付现象。根据老师掌握情况,本该会的题目乱写原因,作业也是没有完成好。当然,并不统一要求,对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这样做就有点浪费时间,可以自己随便。这样以来,检查这类题目时,也就有了依据。时间一长,绝大部分同学做这类题目时,为了不被老师整天找,为了不给小组拖后腿,也就不再应付作业了。作业效果有了很大提高。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学生在课上不用再忙于记笔记,只用红笔稍做补充就可以了。

通过以上几点做法,我们基本做到了自学这一环节的有效性,也培养了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交流预习这一环节,我们一般放在课下进行。这一环节做好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课上组内交流这一阶段。为了确保小组交流的有效性,我们学校也制定了一些措施。

2.1进行有效的小组培训,实行小组组长负责制度。培训的目的是让组内每一位同学明白,小组是一个共同体,所以个人表现不再是仅仅代表其个人,更多的是代表小组,各小组成员之间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合作关系。组长的选拔以小组定期推荐为主,这样选出的组长在组内有一定威信,便于组织小组活动。学校会定期组织小组组长培训,任课教师及时指导组长的工作。在合作交流这一环节中,组长的作用就显的越来越重要。为此我们对组长也提出了几点要求。

a、组长必需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要确保组内交流的有序性,有效性。在小组交流中,我们最不提倡的就是组长一人讲,其他三位同学听这种做法,组长要想办法让组内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各抒己见。如在进行.组内编英语对话表演这一任务时,我们就有这么一条,组内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参与,哪怕只说一句“thankyou”。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事实证明组长的力量是无限的。他能让班内69名同学全部参与对话展示。如班内最后两名的刘立鹏、吴贺两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流利的参与小组对话展示,这不仅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更重要的是,两位同学从此燃起了学习英语的希望。他们整天盼着组内对话展示。很明显小组参与给他们带来了成功的体验。在进行组内交流预习作业时,组长要根据任务难易,鼓励启发不同的同学来为组内其他同学进行讲解,让每位同学都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欲望。

b、组长知识点必须过硬。也就是说,预习作业中的题目,要求组长必须全会。个别不理解的,课前要向其他组长请教或查资料弄懂。一些组长若不会装会被老师抽查到,不用老师批评,他自己也会在组员面前很没面子。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组长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班内优生的培养。

这里我们对组员也提出了一点要求:组员必须自主参与。在完成组内交流之后,组员要明白每一个知识点,并会讲解。若在展示的时候,不会讲解或讲不明白,就不能给组内加分了。同样,为了不给小组拖后腿,为小组增光,相信每一位组员都会积极参与,全力以付的。

在组内充分交流这一环节完成后,我们还有一个组间交流来解决各小组的疑难问题。小组的问题提出来之后,老师先不要忙于作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他组内同学来讲解。其他组内同学若讲解不全或讲错,老师仍旧不能急于说出答案,在这个时候,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启发,让学生去找到答案。这仍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只是点拨引导。

2.2进行有效的小组评价。我校课改的一个特色就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这样能促进小组内的合作和小组间的竞争,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根据预习作业的检查情况、交流中小组整体参与情况、小组展示表现,由课代表填写小组课堂评价表。

这样的课堂评价机制比起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更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有的学生均能从课堂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课堂也因此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展示提高在充分交流这一环节完成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到下一个环节——展示环节。在进行展示时,我们常采用的方式是老师分配任务展示或小组自主展示。我们倡导学生发挥创新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我。这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小组的强烈表现欲望有时使老师不得不改变计划,拿出大量时间来来满足每位同学的参与欲望。可以这样说展示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在展示的过程中,有不同意见的,或需要补充的地方,同学们要各抒己见。在展示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不断的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如口头表扬个人,表扬小组,如给组内加星等措施。让他们时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在展示的同时,要启发学生不断进行反思。学生要由具体的知识点,总结出自己的做题方法,使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我们的学生已初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不断提高、学生愿学、乐学,课堂有效性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