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9
/ 2

刍议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李满红

祁阳县第七中学,湖南 永州, 426153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对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读写结合强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将英语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互为促进,以优化学生口语表达、写作及应用等综合能力。本文就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有所增益。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研究
 英语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构建,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意义重大。本文中,笔者立足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探索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构建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一、开展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制约因素
   (一)学生自身思想局限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考成为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认识到了中考的重要性。因此一步入初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为了中考而奋斗。这种应试的思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误差。很多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应试成绩,便开始拿着一本牛津字典,对其中的单词开始死记硬背。老师上课过程中,说的每一句话学生都想要记下来。但在一定的时间内,每个人的记忆是不同的,确实有的学生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暂时提高英语学科的分数,但长此以往,英语就丧失了语言的功能,沦为学生考试的工具,也违背了教育部在初中阶段添加英语学科的本意。正是学生这种应试的局限思想,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把握住良好的学习方法,认清语言学习的本质,将读与写进行结合,从而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成为了为中考服务的工具。并且随着学生的不断死记硬背,学生自身也会感受到英语课程的无趣,导致学生对于英语产生畏难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会将英语课本教材作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剖析英语课本当中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学习。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为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讲解。在一节课中,学生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自主对文章进行阅读和理解。所以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并不深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写作的教学。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平时多读,积累一定的经验,就能够完成写作。但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二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缺乏英语的语言环境。在写作的过程中英语的表述与中文的表述有着一定的区别,即使学生有着大量的阅读经验,在写作过程中依然还是传统的中式思维,导致学生的文章表述整体出现问题。更何况,在教师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阅读就局限在课堂的几十分钟内,又何谈广泛的积累呢?

2.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的构建对策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这两个环节又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而写作则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深入研究读写结合的有效对策,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2.1 精心组织阅读材料,夯实学生写作素材。
  众所周知:高质量的输入是高质量输出的基础。而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素材、积累词汇、积累语法知识等。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读写结合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精心组织阅读素材,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奠定基础。首先,在教材知识结构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分析,认真研读,用心讲解教材中的文章,让学生充分把握文章的词汇、语法基础知识,深入解读文化背景,了解文章的深层次含义。同时,对于一些经典的语言、经典的片段,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仿写,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基础;其次,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已有的阅读素材,适当补充一些课外资源,如一些精选读物,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了写作素材之后,阅读的技能、写作的水平将会得到不断的提升,促进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发展。
  2.2 合理把握读写时间,实现读写相互促进的目标。
  针对当前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中读写时间把握不科学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在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应当在每次读写结合之后,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是读的时间多了?还是写的时间多了?不断的经验教训总结,有利于教师对读写结合时间的科学把握,既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把握好阅读素材的内容;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时间,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里,笔者认为“翻转课堂”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解决时间上的难题。教师可以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首先预习,了解阅读素材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须耗费大量的时间讲解基础知识,而只需要适当的提点,和学生共同探讨,然后再行写作,这样的时间安排将会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有利于促进读写结合目标的实现。


  2.3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促进学生语言综合水平提升。
  阅读与写作,从来都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不可分离。阅读可以为学生的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而写作的过程,也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科学把握阅读与写作,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以写促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例如,教师通过布置学生感兴趣的写作题目,然后围绕写作进行阅读,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组织材料,这种通过写作任务促进学生阅读的方式,不失为读写结合的一个好办法。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模式,对于同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紧密结合当前读写结合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解读,找到读写结合的有效对策,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琴.读写结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教师,2016,18:53-54+115.
  [2] 苏波涛.例谈运用读写结合策略优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J].英语教师,2017,03: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