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种植活动”为载体,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1
/ 2

以“种植活动”为载体,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刘佳莹

宜宾市翠屏区象鼻街道中心幼儿园 644000

摘要:21世纪人才的培养开始将焦点放在探究能力的提升上,这一点也是素质教育中的核心任务。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幼儿探究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基础教育活动开展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其中幼儿园的政治活动开展频率比较高,教师可以以此为载体,明确不同的教育策略。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和兴趣激发,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水平。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和猜想论证,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

关键词:幼儿探究能力;实践研究;策略分析

  1.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教师需要主动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想尽办法创设条件,给予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全身心的感知和参与不同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进而体会自主发现和挖掘的乐趣,这种学习方式效果显著。探究学习的层面和维度比较复杂,其中学生的自主观察、问题提出、资料搜集、验证交流及结果分析是重点。因此,探究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天赋密切相关。教师需要关注对学生调查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分析及研究,了解学生的天性爱好。分析学生探究世界的兴趣,鼓励学生与环境进行互动及交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1. 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践现状

  1. 无视幼儿的自主探究

幼儿的自主探题环节必不可少,这一点有助于初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但是,很少有教师能够采取公平公正的手段,主动分析不同的教育内容。学生的探究能力无从谈及,很少有教师能够采取鼓励的形式让幼儿自主尝试和分析。通过对不同实践方法的对比及研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忽略了对其他学习经验的分析以及综合对比,因此探究能力停滞不前。

  1. 忽略探究习惯的培养

探究习惯的培养与探究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两者互相作用。只有确保幼儿主动参与其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个人的探究能力。但是,教师没有根据幼儿的参与能动性,跟踪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幼儿细节观察的机会及指引。很少有幼儿能够意识到不同参与活动的过程性探究要求,个人还没有逐步养成良好的认真观察以及严谨的探究习惯。

  1. 幼儿的自主猜想和操作较少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知识以及鼓励非常重要,对于幼儿的自主猜测和操作来说离不开幼儿教师的引导。但是,有的教师往往放任自流,让幼儿自主探究。没有根据幼儿的参与以及操作猜想要求,给予幼儿更多自主学习的契机。幼儿对种植活动的理解和认知比较片面和浅显,个人探究世界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较低。

  1. 以种植活动为载体,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践策略

  1. 满足幼儿探究发现,激发幼儿自主探究

首先,幼儿教师需要满足幼儿探索发现的需要,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其中幼儿探究兴趣的培养策略分析是重点,幼儿教师需要关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科学要求。以幼儿科学学习为重点及核心,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挖掘幼儿的探究潜能,让幼儿自主体验整个探究的全过程。幼儿教师需要注重细节要素的研究,了解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关注对隐含教育价值的剖析,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幼儿对种植的兴趣,让幼儿主动在种植园中进行细节观察,了解自己想要种的植物。幼儿教师需要留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让幼儿主动思考以及搜集植物的相关资料。采取公开投票的形式,明确具体的种植要求及相关内容。

其次,幼儿教师还需要注重对碎片化时间的合理利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不同的种植活动,关注幼儿对种植植物的理解以及认知,让幼儿自主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1. 培养幼儿探究习惯

幼儿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时间和契机,让幼儿能够获得更多进入种植园的机会。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常规种植园活动的有效开展非常关键,幼儿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元。积极设置小小观察员的轮流制度,鼓励幼儿轮流参与种植园的各项活动。让幼儿在规定的种植区域内,主动地修剪杂草以及制作不同的宣传标语。幼儿个人对各种植物的长期观察以及细节分析非常重要,幼儿教师需要鼓励幼儿主动的记录下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建立观察本的形式,更好的体现种植活动的重要价值。另外,幼儿教师还需要主动抓住个特殊时间,比如丰收节,播种种、植日节以及各种特殊时间。根据具体的季节来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促进幼儿主动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保障个人记录的规范性以及针对性,进一步锻炼幼儿的探究行为习惯。

  1. 支持幼儿猜想操作,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首先,幼儿教师需要关注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主动带领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幼儿的参与能动性不足,因此会出现许多的突发状况。教师可以主动抓住学习教育的有效契机,鼓励学生主动表现自己。发挥幼儿的能动性,让幼儿对自己种植的植物进行研究。比如有的幼儿会发现自己所种下来的萝卜所呈现出来的叶子颜色与其他同学的颜色有所区别,有的是绿色的,有的也是黄色的。教师则可以主动利用这一有效的教育机会,鼓励幼儿在种植园中通过细心观察来寻找答案。幼儿会进行不同地点的观察及分析,个人追根溯源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和锻炼,同时问题意识发展速度非常快。教师需要分析幼儿的个性化成长轨迹,了解幼儿的想象力以及表达要求。发展幼儿的思维以及想象,通过有效的引导来让幼儿在自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小心求证。这一点有助于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幼儿的能动性提升速度比较快,同时能够参与更多挑战性较强的活动。

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自我表现需求,给予幼儿展示交流的机会。以幼儿的主动探究为中心,逐步培养幼儿的资料搜集能力。鼓励幼儿自主观察和探索整个植物生长的过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发展水平,让幼儿自主和尝试不同的记录方式。确保幼儿能够实现耐心细致的观察及分析,很多幼儿会参与探索的全过程。自主探索活动变得非常的丰富及多元,这一点也能够为后期的自主回顾和复习提供依据。

  1. 结语

幼儿探究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教师需要主动在大自然之中获取更多的源泉。种植活动有助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很多幼儿能够主动的探索和学习。自主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体会到种植的快乐,提升个人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意识。幼儿教师需要注重不同教育载体的丰富化以及多元化,全面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满玉.以种植活动为载体培养幼儿探究能力[J].华夏教师,2020,000(003):16.

  2. 陶静.浅谈幼儿园沙水游戏中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J].家长(上半月),2020,000(004):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