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体育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民间体育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策略

朱海霞

莲都区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 323000

摘要: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人才素质条件。然而,当前我们的幼儿缺乏合作意识,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因此,在组织儿童游戏时,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与同龄人学习和合作,以解决问题,发展幼儿良好的合作行为。近年来,很多幼儿园不断地结合本土特色在推广民间体育游戏,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为儿童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在组织幼儿民间体育游戏中如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合作行为,增进幼儿间合作,发展幼儿的认知,帮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改进伙伴间的关系,在合作中学会分享与交流。下面谈谈在活动中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合作能力 民间体育游戏 策略

民间体育游戏是来源于民间,以体育锻炼为主要内容,以游戏活动为主题,以发展儿童身心发展为目标的规则游戏。具备较强的趣味性、随意性、灵活多样的形式,发展走、跑、跳、投、平衡、钻爬等基本动作。其内容丰富广泛,它分为游戏类:如《老鹰提小鸡》《斗鸡》《丢手绢》:器械类;如《打陀螺》《踩高跳》《滚铁环》《跳皮筋》;体育竞技类:如《两人三足》《手推车》等。民间体育游戏具备能增进幼儿交往合作、分享交流的社会性发展的功能。幼儿大多数情况下是成群结队、无拘无束地进行游戏,这就增强了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合作,满足了幼儿合群的需要,从而增进幼儿良好的合作行为发展。

  1. 诱导合作意识,创设情境巩固

民间体育游戏中较多游戏都是必须由2~3个或者更多的孩子协调合作的。如“跳皮筋”(3人或更多)、“跳房子”(2人或更多)、“丢手绢”(多人)等等,都是必须多人参与的游戏。这与当代家庭形成鲜明对比,当代家庭中唯一的孩子总是独自一个人;幼儿园活动中,师幼一起游戏有着极大的不同。它可以满足幼儿与同伴互动和玩游戏的愿望,并在游戏中形成实际的伙伴关系,一满足幼儿的需求。但一开始因为幼儿“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致使不知如何与伙伴合作,缺少与同伴合作的要领。因此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多次尝试、协商等,探索合作的最佳方法,最终用“合作”取代“独我”。

如在《两人三足》的体育游戏中,就注意让设计一定的情境,来让幼儿自己学会感悟和思考到其中所包含的“竞技项目”。让幼儿在“我们需要用相互的合作心理来实现对目标的完成”,同时,更好让幼儿学会自己来懂得“三足”可以超越“四足”。在多样的合作中,感悟到自己需要一种灵动的合作心理的融入,更好将幼儿融入游戏,不断提高自己参与的心理得到升华。

  1. 寻找合作情节,增加合作默契

有些民间体育游戏重在发展基本动作、增强体质,很少有合作交往内容的浸渗,对于全面发展幼儿素质来说是不够的。为此,对这些游戏内容作些修改,加入合作交往的内容,如传统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主要是“狼”和“小动物”间的互动,同伴间的互助交往很不够,尝试加入“拯救同伴”这一情节,即注意到“大灰狼”来抓了,可马上找一朋友手拉手,并原地站好,“大灰狼”大灰狼再也无法抓住,幼儿在拉手时既获得休息时间,又增进了合作伙伴间自由合作的密度和广度。因此,挖掘修改后的游戏活动具有诸如帮助和合作等各种互动的渗透。

如在游戏《跳皮筋》中,注意来寻找合作的情节,让幼儿学会感悟到“假如一个小朋友需要你越过皮筋来进行救援”,你应该怎样来跳过一级级的皮筋城墙,更好将自己保护自己同伴的意识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实现自己的技能得到优化。在这个合作的情节设计中,优化了幼儿对合作保护意识的认识,促进了幼儿在跳皮筋中有自己的练习。

  1. 感悟问题存在,引导合作解决

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积极引导幼儿协商,解决矛盾与纠纷,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在与同伴打交道的过程中,幼儿总会遇到一些事情并遇到困难。随着空间限度的扩展,与伙伴交往频繁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争执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恰是幼儿学习合作交往的好机会,因此老师应当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儿童之间发生冲突或争执时,指导幼儿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慢慢地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合作交往。通过合作技能的掌握,加强幼儿良好的合作交往行为,提高合作交往质量。

如在《丢手绢》游戏中,可以设计一定的问题,如“假如每个孩子都在面临需要找一块有魔力手帕来保护自己的战队”你该怎样来尽快找到这块手帕,同时又要不偏离自己的伙伴,同时还要更好进行一定的合作,来找到这块手帕。在此时,教师引导幼儿可以和小朋友开展“合作中的眼神交流”“运用手势”等,从而更好将游戏进行下去。

  1. 感悟领头作用,倡导合作有法

在幼儿的户外合作游戏中,通过多样的合作人员区分,形成一种合作中的

“小雏鹰”形式,在多元的合作中,开展多样的合作点将化策略,帮助幼儿懂

得自己来思考,自己来感悟,在多样的合作中,凸现小领导的作用,更好带领更多的幼儿学会自己来进行合作,进行思考和感悟,懂得模仿优秀的幼儿来不断推进自己的合作参与意识,更好促进一种自由化的合作进程。

比如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教师通过多样的游戏设计,让幼儿自己来在“领头小鸡”和“群小鸡”的转换中,找到一定的动力,从而更好去感悟到小鸡的智慧。在小鸡之间的合作中,更好去领悟到一种独特的“领头小鸡”的智慧所在,从而更好实现自己的机智应用,更好将小鸡之间的话语进行表达,从而对小鸡之间的默契得到实现。

五、选友合作化,将合作友谊增进

在幼儿的合作中,除了可以选用自己的老师规定的合作伙伴,在相互的配合中,将自己的游戏走向深入,还可以自己来适当选择合作伙伴,不断推进自己的合作走向深入。在多样的选择好朋友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选择和自己性格相似的孩子结合成游戏的伙伴,也可以选择自己的对手来进行游戏的挑战。在多样的合作中,不断促进自己的游戏内化,实现自己的游戏进程的有效开展。

如在《抢凳子》游戏中,教师队形调整中融入选择同伴合作意识。在抢凳子进行中,注意融入一定的选择同伴意识,是抢凳子带来的合作竞争意识的变化。在抢到属于自己的凳子时,这个过程要注意一定的竞争,幼儿往往对于自己的目标是咬定的。同时,在抢凳子的时候,注意一定选友合作,两个孩子共同搀扶保护小凳子,也是一种合作意识的生成。同时,在音乐伴随着带上“抢凳预测”。 在音乐情境中,结合节拍,选友中形成自己的抢凳可能到点的预测,而不是提前抢或者慢后抢到属于自己的凳子,都是自己的脚步落后的表现,同时自己的注意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民间游戏合作可以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合作行为经验,有效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使儿童终身受益。通过理念的提升、经验的交流、文化的影响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在多样的合作中,促进幼儿的智慧和体能的共同进步,促进幼儿的身心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更好培养幼儿的身心科学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柴明佳《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个案研究》[J].2009.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大出版社,1999.

【3】准丽莹《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10(4).

【4】喻小琴《儿童合作行为研究综述》[J].安成学院学报,2011(2).

【5】崔丽莹《国外儿童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