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促幼儿自主发展的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2

区域活动促幼儿自主发展的开展

夏冬冬

山东省青岛市 红黄蓝城阳金日紫都幼儿园 266000

通过对未来的发展的思考,提出了“自主”教育的特色定位,为此我们提出了:“自主与自律两颗种子和谐发展”的自主教育理念,关注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合作、参与中主动的探究和发展。

  1. 重视区域材料投放,激发幼儿内在动机。

区域活动材料是教育目标的物化与体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很大程度上是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而教师通过对区域材料的合理投放,实现着对幼儿在区域中的的隐性指导,在区域材料投放上,凸显了“四性”

1、主题性。区域活动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做到在主题目标的引领下投放材料,实现区域活动与课程的有机结合。入秋后,随着秋天主题的开展,老师投放了大量与主题相适应的区域材料,并引导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深化主题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幼儿自主的发展。

美术区投放了各种材料供幼儿绘画多彩的秋天,充分让孩子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一幅幅具有特色的秋景,一幅幅充满艺术性的绘画作品的诞生更是激发了幼儿无穷的探索欲望。

角色游戏区餐厅里教师提供了秋天蔬菜、水果的图片,在幼儿了解秋天蔬菜、水果的同时动手动脑,孩子们进行了创新的制作。在扮演厨师和客人以及服务员的角色中幼儿的交往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表演区幼以幼儿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图片,和小伙伴一起协商分角色扮演,自主的交流设计故事情节对话、建构经验。

  1. 支持性。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主阵地,加强材料的隐性支持可以有效地提高活动的质量。如美工区范例提供为幼儿与材料提供了技能支持,可帮助幼儿实现自主学习。

3、趣味性。有趣是引发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驱动力。我们力求每一种区域材料“有趣、好玩”激发幼儿探索的热情。美工区的落叶绘画,在美工区投放了各种落叶,幼儿绘画昆虫的同时探究了页面正面与反面的不同;纸浆画,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知道废旧的纸张可如此的使用;幼儿在合作秋天的果园中教师提供了果树、陶泥,给予幼儿一个情景,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制作中。中大班搭建区、益智区分别提供了特色低结构材料:光盘、盒搭建,扑克牌搭建,这两种材料的提供给中大班幼儿带来了很多的乐趣,让幼儿在搭建区不断的探索,一次次的尝试、挑战给了孩子们无限的乐趣,也培养了孩子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在益智区给中大班提供了冰糕棍、夹子,吸铁石和螺丝钉帽、木工的锤子、锯子、钉子、木板,这些真实的有一定风险的工作,却成为了男孩子们最为喜欢的区域之一。实际操作时,孩子们主动探索、细心观察、缜密构思,动手操作的实践,你会看到孩子们真的是非常小心,他们懂得被保护自己。

4、互动性。互动活动中所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和相互补充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每个班级区域互动、材料互动。表演区的幼儿可去艺术区定制树叶裙,艺术区的菊花可供搭建区布景;钟表店的钟表其他区域幼儿可随时电话订购。这样,角色与角色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区域与区域间通过角色游戏,有效的沟通起来。各个区域间都有了交往、合作,这样,班级社会区就“活“起来了。

二、教师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教师应采取何种策略,应如何与幼儿发生互动,无疑将影响着幼儿主题性的发挥,我们要求教师既不代替幼儿思考,又能使幼儿得到适度帮助为宜。在区域活动指导过程中我们尊重、观察、记录,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尊重---我们提出“让孩子进一步,让成人退一步”!老师将尊重个体需求做到极致。这里面蕴含这教师巨大的爱和智慧。经常有幼儿在选择区域后对于活动缺乏具体的目的,活动时不专注,活动结束没有成功没有计划的幼儿,教师会耐心与幼儿交谈:“你喜欢哪个区域?”当他沉默不语时,教师主动向他介绍一些有趣的材料或直接邀请他和老师一起参加游戏,当他同意时一起游戏时,教师故意说忘记了游戏玩法,并请他来教教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这样既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有调动其活动的主题性。

观察---我们相信孩子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在观察中“闭上嘴、瞪大眼、管住手”在充分观察幼儿幼儿行动的基础上,恰当选择时机,及时切入,给与幼儿支持,当幼儿活动缺乏目的时,引导幼儿制定计划并为之付出努力。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往往处处都是惊喜!

记录---用陈述、简短话语还原孩子的游戏场景。真实的记录孩子的游戏。结合《3——6岁儿童发展体系》了解、分析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下一步的教育工作 。

三、尝试主题式教研,引领教师自主性体验。

教师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使幼儿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首先教师要有在区域指导中的自主性体验,我们针对将建构区尝试开展了小组主题式教研,使教师在体验中感受幼儿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指导。

环节一:进行建筑图片资料的收集分享。活动前教师收集了各种建筑的照片并向大家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及知识。搜集与分享过程丰富了教师建构方面的经验,同时反思了作为幼儿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换位思考。

环节二:搭建技能的学习。老师们了解了幼儿搭建技能及发展水平,同时系统、全面地学习了幼儿应掌握的搭建技能,更重要的是使老师们在日常活动指导中能正确判断幼儿的搭建水平及发展需要,做到有目的地指导。

环节三:主题式搭建

一是体验了建构主题计划的过程,协商、讨论的设计融合了老师的集体智慧,丰富了教师这方面的经验。二是活动中发现问题,讨论解决策略,并由此迁移到幼儿的活动中。

环节四:交流分析,提升关键性经验。

建构区体验式教研活动的开展,帮助教师掌握了搭建技能,丰富了搭建主题,同时也引导教师把体验式活动经验落实到幼儿的搭建活动指导中。除了尝试体验式主题教研,结合教师要求,尝试开展了区域活动跟踪观摩评比、环境创设评比经验分享交流等形式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较深入的研究区域环境的创设以及教师指导方式的选择对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影响,切实增强区域活动促幼儿自主发展。

区域活动的研究成为了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和提升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重要途径和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