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宋菊梅

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唐纯小学

要:新课改以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是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综合素养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小学阶段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积极心理品质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师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学生心理发展。小学阶段学生对外界的探索欲望极强,选用正确的培养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增长和个性化发展。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许多社会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通过教师加以引导形成正确的心理观念,才能够在未来形成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前言:

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日常教学对于学生的今后发展十分重要,积极心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小学生对抽象知识并不感兴趣,更喜欢一些游戏活动和具体形象的故事,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在教育过程中,很多事物都会影响学生的看法,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极其重要,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新时代教育目标。学生接触到各种电子设备,获取外界信息虽然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在身心发展的这一特殊时期,信息量的增长,学生如果不能及时调控对自身发展十分不利。本篇文章通过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进行分析,提出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和培养措施,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激发学生潜力。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新时代以来心理学家发现人类心理问题会对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心理疾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从根本预防心理问题,需要从小学做起激发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在幸福和快乐中获得人生体验,这样积极的心理情感会让学生保持乐观态度,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

小学阶段学生真正步入学校,开始接触教师和同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和与人相处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在活动和玩耍中,学生常常会有快乐兴奋等积极情绪,这些积极的心理情绪,会让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发生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积极心理品质有以下这几点:

1.1 真诚宽容

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待他人往往善良宽容,家长教育孩子乐于助人,孩子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能够获得快乐和成就感,从而促进学生继续保持善良的本心,这种良性循环让真诚成为学生不断坚持的理由。例如学生在课本中学到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孩子时刻保持纯洁的心灵,对待他人的善意懂得感恩,正如课本上所写的友善仁爱,经常关心帮助他人,看到他人遇到困难会及时伸出援手,走入社会以后,如果仍能保持真诚宽容,遵守诺言,信守承诺,勇于承担责任,这正是现在社会所缺少的正能量。但是现阶段很多小学生生活条件变好,物质水平提高,在家中是父母宠爱的对象,缺乏分享宽容的品质,对待他人可能斤斤计较,目中无人,这些缺点和错误的品质需要经过有意识的引导教育。

1.2 思维与观察能力培养

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也可以自己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求助家长教师。洞察力的培养是要求学生找到解决问题方法,在班级里拥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号召能力,积极心理品质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视角探索解决问题途径,有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在小学生的学习中抽象的知识到具体的理论跨越要求学生发展思维,提升学习水平。

1.3 求知欲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即使进入小学,学生也对世界充满好奇,时刻想要探索新事物,小学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一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待学习可以主动接受,主动思考,小学是学生智力增长最为快速的一个阶段。在幼儿园学习到的数字简单加法减法,进入一年级后要求学习《2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这样有层次的难度增加会让学生在挑战中战胜提出的各种问题,积极的心理品质要求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完成学习计划,遇到挫折迎难而上,即使错误也有勇气承担。

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意义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可以在环境影响下和有意识的引导中共同作用,形成学生积极的心理态度,当代小学生正处于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科技发展下电子产品中透露出的信息会影响小学生的心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全体学生中做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阶段学习要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感知事物发展。很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被家长重视,挖掘学生自身的乐观心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

三、小学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却被家长逼迫接触大量理论知识,在课外时间,兴趣班辅导班接踵而至。小学生的暴躁抑郁心理并不被家长重视,忽视学生的心理疾病问题,会加剧学生的厌学心理。小学生需要一个轻松愉快的社会环境,但成绩永远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遭遇挫折,内心不能接受,面对失败的成绩和家长的批评会失去自信,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没有落实到位,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都是理论方面内容,不重视实践活动开展。

四、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策略

4.1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家校合作是最常用到的教育手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学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教师在校期间要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心理。例如一位同学这次考试没有考好,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正在班级失落伤心,教师理解学生的心情以后要单独对学生谈话,告诉学生一次失误并不是评判学生全部行为的标准,要用其他方面鼓励学生。比如学生的特长科目和学生的品质特点,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告诉学生要乐观面对挫折。教师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告诉家长学生的不良情绪原因,应该及时做好家庭辅导工作,转变学生观念。家校沟通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微信QQ,电话等,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及时发布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班级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要对家长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转变家长传统的教育理念,在家庭教育中要为学生建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4.2 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

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习惯,例如在春天到来带领学生春游,让学生感悟课本中《三月桃花水》的美景,小学生天生活泼爱动,如果只依靠理论学习很容易对课本失去兴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周末带领全班学生进入敬老院打扫卫生,关爱老人,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开展课外活动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色各样的教学活动,例如演讲比赛,植树,社团活动,在小组合作和班级共同努力中体会到协作完成任务的满足感。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通过自我努力承担责任,教师要在活动结束后有效评价学生行为,给予学生肯定,保持积极心理品质。

4.3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中融入积极心理教育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对课本中的心理理念有完整的认知,每本课本中都蕴含着许多心理健康内容,需要老师挖掘。尤其在语文课本中,例如在《坐井观天》中教育学生要放大思维,拓展视野,不能站在局限的角度看待问题;再比如《狐假虎威》中要真诚对待他人,虚假的事物终究不会长久,教育学生不能像狐狸一样奸诈狡猾;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我们感悟先辈精神,明白读书能够报效国家,国家需要我们的努力…在课堂中融入这些积极心理品质,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徜徉在课本中学习英雄人物,看到祖国美丽风景,让学生感悟华夏魅力,学习课本中的高尚品质。

五、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原则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合理的教学活动,例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对活动兴趣保持时间短,可以进行一些游戏活动和角色扮演,课前全班同学一起完成拍手歌,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还可以自己回忆课本中的拍手歌内容,巩固知识。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教师信任学生,学生信任老师,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所有人真诚相待,互相关心了解。遇到问题可以及时沟通,难以排解的心理问题及时寻找教师,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心理世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的心理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教师,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研发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小学阶段这一心理品质培养的黄金时期给予学生支持。要求更多教育人员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在合理的活动与实践体验中幸福成长,抓住新时代发展的机遇,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充分尊重学生,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积极的人格品质培养可以更好挖掘学生潜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为学生打造幸福快乐的生活环境,这是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都应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马晓亮.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内涵与途径[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4(2):5.

  2. 李凤梅. 心理健康课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 教学与管理, 2014.

  3. 张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J]. 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