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法治意识”巧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法治意识”巧渗透

宋美丽

平阴县栾湾学校 山东 济南 250400

摘要:在课堂上,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可以通过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法律相关知识。并通过故事、情景和案例等形式,使学生对抽象的法律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剖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性的法制观念。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法治意识

公民法制观念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把法制观念融入国民教育中,使其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在小学教育中,加强法制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认识,促进全面发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法治意识”的实施现状

1.教师专业度及认知度相对滞后

一些教师的职业素养较低,对其研究的深度也比较局限。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偏向于理论性,还有一些老师认为,由于小学生年纪太轻,法制观念在学生中的作用不大,因而对法律概念和抽象的内容一带而过,致使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2.教学缺乏趣味性,无法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儿童歌曲和故事对儿童的吸引力更大。而与法制有关的知识又过于死板,缺少生动有趣的内容。对小学生而言,在教学中若缺少实际操作与交互,则会导致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逐步下降。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法治意识”的渗透策略

培养法治意识是一种长期积累、逐步渗透的过程。法治知识也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使其在实践中对法的认识,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之中。

1.加强自身积淀,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抛弃陈旧的传统观念,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前沿,乃至法制领域的发展趋势,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方式。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在快乐中培养法制意识。

2.结合生活内容,增强学生法治意识

把生活的内容与教学材料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工作更加顺畅,为讲授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少实践,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之后没有深刻的印象,对很多法律的认识也不多。而在教学中,教师就通过实际教学活动来加强其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以及对规则的渗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法治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行为会引起安全事故,在外出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从而将法律和法治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中。

3.融入情境教学,加深法治理解

由于缺乏现实环境的支撑,单靠老师的个人说教,是不可能让法治意识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中的,所以,我们经常要模拟社会环境。然而,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比较浅,所以在这一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法律知识,就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经获得的社会经验的基础上。以《我们是公民》单元内容为例,仅从教科书中引入一些概念,对小学生而言过于抽象。所以,在“认识身份证”的教学中,可以模拟酒店、银行、高铁站等场所,与教材中的知识结合教学。例如,在银行存款时,老师可以在出示身份证时,加入几个有关法制的问题,在教室里表演骗子利用他人的身份证进行诈骗,并问学生:凭什么不能随便借?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地进行情景导入和情景创造,从而使情景内容更加深入,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并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认识。

4.分层实践教学,增强法治意识体悟

分层练习,其关键是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的基础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性训练。与其他学科相比,德育与法制课程更应重视学生的差异及认知差异,合理安排实践活动,提高对法治的认识。例如,感觉生活中的法律学习中,老师们可以将学生按不同的水平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水平大体相同。以此为依据,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多层次的实务作业设计。基本的实务作业: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法则?这些法规是如何影响您和您的家人的?提升式学习:参加本地法庭的少年法庭(有组织旁听或观看视频),在学生成长中,法制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扩展性作业:根据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您认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法律和法规还存在什么缺陷?这三类不同的内容,第一部分的功课是课本上的,需要每个人都能做;第二部分的作业则要求同学们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并亲身体会到法制观念的重要,具有一定的困难;第三部分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能根据热点事件进行恰当的扩展。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收集资料,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从而加深对法律观念的认知和认识,从而有效地促进法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5.案例研讨教学,加深学生对法治的认知

个案研讨法是一种以真实的情景为基础,以真实的情景为背景,使学生将自身融入到个案情境中,并以讨论或研讨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学生的认识特征,在课堂上采用个案研讨的方法,但在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前,要仔细选择个案,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在交接工作结束后,老师还要及时地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对案例的优点、不足、难点等进行了客观地总结和分析。

例如,在善待我们的“朋友”课中,让同学们了解到了公用设施的功能,并意识到这些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之后,老师就可以设计“聆听朋友的怨言”教学环境,并向同学们讲述了各个小组在课前对学校和住宅周围的公共设施进行了调研,并使他们意识到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到毁坏公用设施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老师们采用个案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老师可以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男童踢电梯造成电梯门变形的实况录像,并邀请同学们一起来当小评论员,讲讲自己的看法,并对录像视频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最后,老师可以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拿出来,让同学们看,让他们知道,这样做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然后再加上有关公共设施的法律规定。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能够通过案例进行交流、探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通过分享道德与法治的案例来加深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使学生对法律的作用和必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通过互动式的案例教学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法律和道德的知识,从而使他们认识到道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法制的精神和信念。

总结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时,可以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给予引导,将教学内容以及法治意识培养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邹席.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法治意识"巧渗透 ——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课例研究[J]. 教师, 2020(25):2.

[2] 蔡倩. 基于儿童立场 渗透法治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探究[J]. 试题与研究:高考版, 2020(19):1.

[3] 魏元涛. 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和的思考[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