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内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死亡风险因素。方法对“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婴幼儿中重度PARDS疗效分析”所建立的临床数据库资料进行二次分析。回顾性病例总结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中国14家三甲医院PICU的101例中重度PARDS婴幼儿的死亡风险因素。根据患儿出PICU时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氧合指数、机械通气等临床资料差异。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氧合指数预测病死率的准确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死亡风险因素。结果101例中重度PARDS婴幼儿中男63例(62.4%)、女38例(37.6%),年龄为(12±8)月龄。死亡组患儿23例,存活组患儿78例。死亡组中合并基础疾病及免疫缺陷患儿比例均高于存活组[52.2%(12/23)比29.5%(23/78),30.4%(7/23)比11.5%(9/78),χ2=4.04、4.76,P=0.045、0.029],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低于存活组[8.7%(2/23)比 41.0%(32/78),χ2=8.31,P=0.004]。年龄、性别、小儿危重症评分、PARDS病因、机械通气模式、72 h内液体平衡情况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PARDS治疗第1~3天氧合指数值均高于存活组[11.9(8.3,17.1)比15.5(11.7,23.0)、10.1(7.6,16.6)比14.8(9.3,26.2)、9.2(6.6,16.6)比 16.7(11.2,31.4),Z=-2.70、-2.52、-3.79,均P<0.05]。死亡组治疗3 d后氧合指数改善程度较存活组更差[0.03(-0.32,0.31)比 0.32(-0.02,0.56),Z=-2.49,P=0.013]。ROC曲线分析示第3天的氧合指数值对中重度婴幼儿PARDS死亡预测的准确度较好(曲线下面积=0.76,标准误=0.05,95%CI 0.65~0.87,P<0.001);当氧合指数取值11.1时,灵敏度78.3%(95%CI 58.1%~90.3%),特异度60.3%(95%CI 49.2%~7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小儿危重病评分和72 h内液体负荷情况后,未使用PS(OR=11.26,95%CI 2.19~57.95,P=0.004)、第3天氧合指数值(OR=7.93,95%CI 1.51~41.69,P=0.014)及免疫缺陷(OR=4.72,95%CI 1.17~19.02,P=0.029)均为PARDS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重度PARDS婴幼儿病死率较高,合并免疫缺陷、未使用PS、确诊第3天OI值较高均为其死亡风险因素。PARDS确诊第3天氧合指数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死亡。

  • 标签: 医院,儿科 重症监护病房 病死率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跳绳队友场地的要求简单,又可以衍生出极多的教学花样,成为农村中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的不二选择。笔者旨在分析了跳绳对农村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并从跳绳训练技巧、跳绳训练顺序、跳绳训练频率、跳绳训练速度这四个方面探究了农村中学生跳绳的训练策略。希望为农村中的体育训练教育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 标签: 跳绳 农村学生 身体素质 训练策略
  •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凝血功能障碍与血栓形成,主要累及深静脉、肺和脑等器官。中心静脉置管是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实变范围超过肺组织2/3是发生肺动脉栓塞的高风险。血液D-二聚体(>5 mg/L)升高是预测血栓风险的独立危险因子,敏感性较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血管成像等检查是确定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动脉栓塞宜采用个体化的抗凝与溶栓治疗。

  • 标签: 凝血病 深静脉血栓形成 D-二聚体 肺炎支原体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意外伤害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意外伤害收住PICU的患儿。分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临床特点与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死亡的危险因素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其阈值。结果(1)意外伤害患儿253例,占同期PICU住院总数的5.2%。男137例(54.2%),女116例(45.8%),平均中位年龄45(19,96)个月。前3位病因依次为坠落伤82例(32.4%)、交通意外70例(27.7%)、异物39例(15.4%)。死亡22例,病死率8.7%。(2)死亡组入院时平均动脉压低于存活组(P<0.05),总住院时间较长(P<0.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小儿死亡风险评分Ⅲ(PRISM Ⅲ)组间差异显著(P均<0.001)。死亡组患儿入PICU时血乳酸明显升高(P<0.001),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低于存活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P均<0.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PRISM Ⅲ评分、血乳酸和凝血酶原时间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PRISM Ⅲ评分预测意外伤害患儿死亡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987(95%CI 0.976~0.999,P<0.001),阈值11分,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5.7%;血乳酸的曲线下面积为0.886(95%CI 0.810~0.961,P<0.001),阈值为3.1 mmol/L,敏感度85.7%,特异度77.3%;凝血酶原时间的曲线下面积为0.835(95%CI 0.730~0.941,P<0.001),阈值为13.9 s,敏感度86.6%,特异度72.7%。结论近3年本院PICU收治意外伤害主要为坠落伤、交通意外和异物损伤。入院时PRISM Ⅲ评分、血乳酸和凝血酶原时间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意外伤害 病死率 死亡危险因素 儿童
  • 简介:摘要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机体免疫调控密切相关,免疫代谢是近年来脓毒症免疫干预的研究热点。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机体代谢调控的经典信号通路,参与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巨噬细胞极化、自然杀伤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发育分化、T细胞发育及功能调节,是脓毒症免疫代谢调控的重要途径。本文就AMPK-mTOR信号通路调节免疫细胞代谢重编程参与脓毒症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AMP活化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代谢重编程 免疫调节 脓毒症
  • 作者: 张铮铮 陈赫赫 潘国权 缪红军 张育才 朱晓东 李莺 张晨美 陆国平 王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1102,宁波妇女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中心 31000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育英儿童医院儿童急诊与重症医学科 325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急诊科 210008,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20006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急危重症医学科 200092,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215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杭州 3100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 200127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长三角地区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脓毒症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状况。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江苏、浙江、上海8家PICU收入的脓毒症病例,分为普通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主要观察终点为在院死亡。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长期居住地、入院来源、入院首日儿童脓毒症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pediatric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pSOFA)、基础疾病,以及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医保状态、住院费用和家庭年收入)。结果研究期间共4 983例患儿收入PICU,脓毒症患儿651例(13.1%),病死率11.7%(76/651),严重脓毒症组患儿占比28.3%(184/651),病死率20.1%(37/184)。脓毒症患儿的年龄中位数为0.9岁,婴儿组331例(50.8%),幼儿组129例(19.8%),学龄前组86例(13.0%),学龄组77例(11.8%),青春期组28例(4.3%)。入院首日pSOFA分值中位数为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OFA分值对应脓毒症在院死亡的OR值为1.4(95%CI 1.3~1.5)。医保患儿自动出院占14.6%(41/281),自费患儿自动出院占27.4%(93/3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儿的日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5 446元,其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日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6 678元;脓毒症人均总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6 109元,其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的人均总住院费用中位数为41 433元。结论PICU脓毒症相关的病死率高,pSOFA评分对脓毒症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脓毒症的社会经济负担重,相对医保家庭,自费家庭选择自动出院的比例更高。

  • 标签: 脓毒症 儿童重症监护室 病死率 经济负担
  • 简介:摘要重症脑脊髓损伤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见疾病之一。在神经重症疾病的患儿中通常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本身可通过影响脑血流动力学及引起炎症反应影响神经系统,大脑与肺之间交互影响。本文主要讲述重症脑脊髓损伤患儿的机械通气策略,以优化机械通气的治疗。

  • 标签: 神经系统疾病 脑脊髓损伤 机械通气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在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MG患儿,经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或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等治疗效果不良基础上进行TPE治疗,血浆置换量为50~70 mL/(kg·次),每例2~3次。比较TPE前后临床症状与抗乙酰胆碱抗体(AChR-Ab)水平变化。结果共收治MG患儿7例,其中全身型4例(肌无力危象合并呼吸衰竭1例),眼肌型3例。AChR-Ab从TPE前1.66(0.99,3.33)nmol/L下降至0.66(0.40,10.97)nmol/L(Z=-2.545,P=0.011),下降50.55%。7例患儿出院时肌无力、眼睑下垂症状部分或完全缓解。TPE前后循环免疫复合物、补体C3及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水平无显著变化(均P>0.05)。TPE过程中血浆过敏2例,低血压1例,处理后恢复。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TPE前后分别为1.90(1.40,2.40) g/L和1.10(1.00,1.30) g/L(Z=-3.092,P=0.002)。结论TPE可降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MG患儿的AChR-Ab水平,缓解肌无力症状,是MG患儿可选治疗措施。TPE时应注意纤维蛋白原降低等不良反应。

  • 标签: 血浆置换 重症肌无力 抗乙酰胆碱抗体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用于建立儿童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作用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完成的66例非心脏手术ECMO支持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一般情况、ECMO支持模式、动静脉插管类型与尺寸、置管方式、操作时间和置管并发症等。根据置管方式分为经皮穿刺置管组与外科切开置管组,比较两组患儿年龄、体重、置管操作时间、ECMO支持时间、ECMO撤机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等。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66例患儿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44.5(12.0,83.5)月龄,体重15.0(10.0,25.0)kg。床旁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21例(32%),成功20例(95%),1例穿刺失败改为外科切开置管。最终经皮穿刺置管组20例,年龄70.5(23.8,109.5)月龄,体重23.2(13.6,37.0)kg。经皮穿刺置管组置管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外科切开血管置管组[26.0(23.3,30.3)比57.0(53.8,64.0)min,Z=6.31,P<0.001]。经皮穿刺置管组ECMO起始模式为静脉-动脉(VA)10例、静脉-静脉(VV)10例。ECMO静脉导管为10~19 F,动脉导管为8~17 F。VV-ECMO为右侧颈内静脉和右侧股静脉置管;VA-ECMO为右侧颈内静脉或右侧股静脉和左侧股动脉置管。经皮穿刺置管组中1例并发上腔静脉穿孔,无导管相关感染。结论在技术条件熟练的ECMO中心,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建立ECMO的成功率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体外膜氧合作用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膜氧合(ECMO)治疗患儿发生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ECMO治疗82例患儿的一般情况、ECMO参数、实验室检查和随访(截至出院后90 d)等。根据有无CNS并发症分为CNS并发症组和无CNS并发症组,比较两组ECMO模式、置管方式,ECMO启动前及启动24 h后临床与实验室指标、住院病死率及90 d病死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的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临床参数对ECMO治疗患儿发生CNS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82例患儿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34(8,80)月龄。ECMO支持患儿中18例(22%)发生CNS并发症,其中单纯脑出血8例、癫痫发作6例、单纯脑梗死3例、脑出血合并脑梗死1例。CNS并发症组中静-动脉ECMO患儿比例更高[17/18 比67%(43/64),χ2=4.02,P=0.045],手术切开置管患儿比例更高[16/18比53%(34/64),χ2=7.55,P=0.006]。监测ECMO启动前与启动24 h后指标,CNS并发症组ECMO启动前pH值较低[7.24(7.15,7.28)比7.35(7.26,7.45),Z=-3.65,P<0.001],启动24 h后血小板计数低[66(27,135)×109/L比 107(61,157)×109/L,Z=-2.04,P=0.041]。CNS并发症组住院死亡人数与90 d死亡人数均为7例,与无CNS并发症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18比31%(20/64),7/18比34%(22/64),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启动前pH值预测ECMO患儿发生CNS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38(95%CI 0.598~0.877),最佳截断值为7.325。结论ECMO治疗患儿CNS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启动前pH值<7.325是发生CNS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减少静-动脉ECMO模式及切开置管有助于减少CNS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体外膜氧合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儿童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肾脏替代治疗相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HIRRT)是血液净化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见于各种模式的肾替代治疗。HIRRT表现为血压下降、超滤不耐受、心排血量下降、器官和组织灌注不良等。引起HIRRT原因包括血容量改变、基础疾病因素和心血管功能障碍等。本文综述HIRRT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发生机制、监测与预防措施等。对血液净化患儿进行个体化血流动力学监测、设置合适的治疗参数,可以预防HIRRT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儿童重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severe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SRMPP)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并发肺外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SRMPP的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肺外脏器功能障碍分为肺外器官障碍组和单纯呼吸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指标的差异,Logistic回归筛选出发生肺外脏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两年间PICU合计收治SRMPP 107例,并发胸腔积液44例(41.1%),塑型性支气管17例(15.9%),支原体耐药基因位点(2063, 2064)阳性104例(97.2%),住院病死率2.8%(3/107)。107例SRMPP患儿发生肺外脏器功能障碍51例(47.7%),其中心血管功能障碍43例(40.2%)、凝血功能障碍13例(12.1%)、胃肠功能障碍11例(10.3%)、肾功能障碍4例(3.7%)、脑功能障碍4例(3.7%)、肝功能障碍3例(2.8%),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6例(15.0%)。与单纯呼吸功能障碍组相比,肺外脏器功能障碍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发生率高(52.9% vs. 17.9%,P<0.001),毛细血管渗漏指数上升[11.71(4.63, 27.07) vs. 5.78(2.07, 15.71), P=0.019],血白蛋白下降低[(32.2±5.6)g/L vs. (34.7±6.7)g/L,P=0.041],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12.7(11.7, 13.8)s vs. 12.0(11.4, 13.0)s,P=0.009]。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OR=0.278,95%CI 0.102~0.759,P=0.013)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OR=1.443,95%CI 1.018~2.046,P=0.039)是SRMPP并发肺外脏器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SRMPP约半数发生肺外脏器功能障碍,常见循环、凝血和胃肠障碍。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是SRMPP并发肺外脏器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重症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脓毒症 器官功能障碍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毛细血管渗漏指数 凝血酶原时间 白蛋白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在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MG患儿,经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或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等治疗效果不良基础上进行TPE治疗,血浆置换量为50~70 mL/(kg·次),每例2~3次。比较TPE前后临床症状与抗乙酰胆碱抗体(AChR-Ab)水平变化。结果共收治MG患儿7例,其中全身型4例(肌无力危象合并呼吸衰竭1例),眼肌型3例。AChR-Ab从TPE前1.66(0.99,3.33)nmol/L下降至0.66(0.40,10.97)nmol/L(Z=-2.545,P=0.011),下降50.55%。7例患儿出院时肌无力、眼睑下垂症状部分或完全缓解。TPE前后循环免疫复合物、补体C3及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水平无显著变化(均P>0.05)。TPE过程中血浆过敏2例,低血压1例,处理后恢复。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TPE前后分别为1.90(1.40,2.40) g/L和1.10(1.00,1.30) g/L(Z=-3.092,P=0.002)。结论TPE可降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MG患儿的AChR-Ab水平,缓解肌无力症状,是MG患儿可选治疗措施。TPE时应注意纤维蛋白原降低等不良反应。

  • 标签: 血浆置换 重症肌无力 抗乙酰胆碱抗体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肺部超声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儿肺部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柏林标准的重度ARDS患儿,排除ECMO治疗时间<3 d、缺乏合适声窗、严重气胸及继发于先天性心脏病或慢性肺部疾病的患儿。采用肺部超声评估ECMO挽救患儿的肺部病变资料,包括ECMO启动时、ECMO治疗后24 h、48 h、72 h、第7天及撤机时动态肺部超声评分(lung ultrasound score,LUS),分别记录为LUS-0 h、LUS-24 h、LUS-48 h、LUS-72 h,LUS-7 d,LUS-w。根据出院时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分析LUS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共纳入26例患儿,其中18例存活,8例死亡。ECMO启动时,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肺动态顺应性(pulmonary dynamic compliance,Cdyn)、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体积分数、二氧化碳分压等两组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LUS-72 h和LUS-w明显高于存活组[26(24,29) vs 16(13,19),P<0.01]和[30(26,35) vs 11(10,13),P<0.01]。存活组Cdyn-72 h、Cdyn-7 d和Cdyn-w明显高于死亡组[0.48(0.42,0.54)mL/cmH2O·kg vs 0.36(0.29,0.40) mL/cmH2O·kg,P<0.01]、[0.60(0.52,0.67)mL/cmH2O·kg vs 0.27(0.13,0.30) mL/cmH2O·kg,P<0.01;0.66(0.62,0.70)mL/cmH2O·kg vs 0.30(0.13,0.35) mL/cmH2O·kg,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LUS-72 h预测患儿生存状态的AUC为0.955(95%CI:0.864~1.000, P<0.01);截断值为24时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100.0%。以LUS-72 h≥24和LUS-72 h<24分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LUS-72 h≥24组病死率显著高于LUS-72 h<24组(P<0.01)。结论肺部超声LUS测定对ECMO挽救ARDS患儿病情和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肺部超声评分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童
  • 简介:摘要重症脑脊髓损伤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见疾病之一。在神经重症疾病的患儿中通常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本身可通过影响脑血流动力学及引起炎症反应影响神经系统,大脑与肺之间交互影响。本文主要讲述重症脑脊髓损伤患儿的机械通气策略,以优化机械通气的治疗。

  • 标签: 神经系统疾病 脑脊髓损伤 机械通气 儿童
  • 简介:摘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严重心肺衰竭患者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需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儿,易出现负氮平衡与医源性营养摄入不足,发生获得性营养不良风险增高。建议对重症患儿入院48 h内即进行营养筛查并评估营养风险。目前较为公认的ECMO患儿的营养方式是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可根据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标准分级制定肠内营养管理方案。ECMO支持可导致无机磷和血浆硒等微量元素水平降低;但新生儿ECMO支持后离子钙水平可能升高,需密切监测并及时补充。

  • 标签:
  • 作者: 刘田恬 张育才 王春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年第08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62 上海交通大学儿科危重病研究所,上海 20006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童感染免疫与重症医学研究院,上海 20006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62 上海交通大学儿科危重病研究所,上海 20006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童感
  • 简介:摘要脓毒症病理机制复杂,涉及病原体侵入、炎性因子释放、凝血机制紊乱和微循环功能障碍导致组织代谢紊乱及器官功能衰竭。近年来,免疫代谢理念的提出引发了人们对脓毒症营养治疗和免疫干预研究的持续关注。营养代谢分子包括氨基酸、脂肪酸和糖类代谢物,其不仅是营养成分,还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调节因子;游离脂肪酸受体和AMP依赖的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MPK/mTOR)信号通路是脂肪酸及糖代谢分子启动免疫调节的主要途径。本文就营养代谢分子在脓毒症营养治疗和免疫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脓毒症辅助代谢治疗提供新方向。

  • 标签: 脓毒症 免疫代谢 氨基酸 脂肪酸 糖代谢分子
  • 简介:摘要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机体免疫调控密切相关,免疫代谢是近年来脓毒症免疫干预的研究热点。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机体代谢调控的经典信号通路,参与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巨噬细胞极化、自然杀伤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发育分化、T细胞发育及功能调节,是脓毒症免疫代谢调控的重要途径。本文就AMPK-mTOR信号通路调节免疫细胞代谢重编程参与脓毒症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AMP活化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代谢重编程 免疫调节 脓毒症
  • 作者: 张铮铮 陈赫赫 潘国权 缪红军 张育才 朱晓东 李莺 张晨美 陆国平 王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1102,宁波妇女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中心 31000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育英儿童医院儿童急诊与重症医学科 325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急诊科 210008,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20006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急危重症医学科 200092,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215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杭州 3100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 200127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长三角地区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脓毒症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状况。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江苏、浙江、上海8家PICU收入的脓毒症病例,分为普通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主要观察终点为在院死亡。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长期居住地、入院来源、入院首日儿童脓毒症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pediatric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pSOFA)、基础疾病,以及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医保状态、住院费用和家庭年收入)。结果研究期间共4 983例患儿收入PICU,脓毒症患儿651例(13.1%),病死率11.7%(76/651),严重脓毒症组患儿占比28.3%(184/651),病死率20.1%(37/184)。脓毒症患儿的年龄中位数为0.9岁,婴儿组331例(50.8%),幼儿组129例(19.8%),学龄前组86例(13.0%),学龄组77例(11.8%),青春期组28例(4.3%)。入院首日pSOFA分值中位数为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OFA分值对应脓毒症在院死亡的OR值为1.4(95%CI 1.3~1.5)。医保患儿自动出院占14.6%(41/281),自费患儿自动出院占27.4%(93/3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儿的日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5 446元,其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日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6 678元;脓毒症人均总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6 109元,其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的人均总住院费用中位数为41 433元。结论PICU脓毒症相关的病死率高,pSOFA评分对脓毒症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脓毒症的社会经济负担重,相对医保家庭,自费家庭选择自动出院的比例更高。

  • 标签: 脓毒症 儿童重症监护室 病死率 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