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确保人员尽快掌握GLP机构中QA工作重点和要点。方法:通过系统性培训、现场指导和多部门轮岗等多种方式确保新进人员熟悉现场检查流程和检查内容,增强质量意识。结果:使新进人员满足GLP实验室对QA人员的要求。结论:通过周期性培训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人员质量意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机构SOPs的要求。

  • 标签: GLP,QAU,检查,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病房护士实施人性化带教模式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6名护士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分别实施人性化带教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占13名护士,比较两组护士的带教成绩及临床应对能力。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应对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对新生儿病房护士进行带教培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新护士的综合能力,从而今后在临床中更好地体现其工作价值。

  • 标签: 新生儿科 新入职护士 人性化带教 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对于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幼儿而言,出现焦虑这是非常平常的心理问题,幼儿 需要开始踏上接触社会的第一步,需要离开父母和亲人,确切的来说就是需要开始步入幼儿园,和其他的小朋友以及老师一起玩游戏,一起生活。在步入幼儿园后,幼儿面对的环境是陌生的,人群也是陌生的,所以他们在所难免的会觉得很焦虑,而且这样的焦虑到了一定高的程 X 度,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都产生限制。本文主要是分析小班幼儿园焦虑的症状以及缓解的对策,这针对健全有关研究内容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小班幼儿 新入园 焦虑
  • 简介:摘要心理韧性研究在在手术室护理领域的应用也还只是刚起步,而手术室是一个复杂紧张的特殊工作环境,手术室护理工作极富挑战性,护士的心理韧性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个体能否适应、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影响其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的人际关系以及手术室团队的工作配合。现对目前有关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心理韧性研究 手术室 护士
  • 简介:台湾地区的技职教育与大陆的职业技术教育属于同一类型的教育,近些年来,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与台湾技职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相似之处。今后大陆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发展方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可以吸取台湾技职教育的经验和教训,这对于大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以台湾技职教育机械工程专业为例,分析其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特色,希望能为大陆的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 标签: 台湾 技职教育 机械专业 课程教学
  • 简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 标签: 小学数学教学 引导学生 数学学习活动 发展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学习数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社区护士科研能力及培训需求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1年6—8月选取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 633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科研态度和培训需求。共回收问卷3 633份,有效问卷3 561份,有效回收率为98.0%。采用单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社区护士科研能力总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 561名社区护士科研能力总分为39.00(28.00,60.0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工作年限、最高学历、接受过科研课程学习/培训、学术组织/学术期刊任职经历、近5年内参加市级以上学术会议和未来5年有提升学历计划是影响社区护士科研能力的因素(P<0.05),共同解释总变异的15.4%(调整R2=0.154,P<0.001)。社区护士在资料收集与整理、科研设计、文献检索、科研选题、数据统计分析与统计软件操作、投稿技巧方面有培训需求。结论社区护士主观自评的科研能力和客观科研产出均有待提高,重点科研人才有待培养。管理者应重视对社区护士进行分层次、针对性的科研培训,以提高社区护士的科研素养和社区护理质量,进而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

  • 标签: 护士 社区 护理研究 科研能力
  • 简介:摘要:我们都知道,手术室护士是一群从事特殊护理工作的人群,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有着很多的危险因素,而这种特殊的手术环境使得此类护士在很多危险因素中经常暴露,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其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威胁,有很多方面的职业危害。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以及相对应的防护对策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启示。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生殖中心护士灵性照顾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53家生殖中心的524名护士,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灵性照顾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生殖中心护士的灵性照顾能力总分为(68.76 ± 10.98)分,各维度得分最高的是"交流能力",为(3.58 ± 0.81)分,得分最低的是"专业发展与质量改进",为(2.90 ± 0.7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过灵性教育,是否为临床带教老师是影响生殖中心护士灵性照顾能力的主要因素(P<0.01或0.05)。结论生殖中心护士灵性照顾能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亟待提高,生殖中心护理管理者应积极为护士创造灵性教育培训机会,以提高其灵性照顾能力。

  • 标签: 护士 生殖中心 灵性照顾能力 灵性教育
  • 简介:摘 要:超声科分诊护士护患沟通中的技巧,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声科作为临床医学中的重要辅助科室,其分诊护士在护患沟通过程中的技巧,对于优化患者体验、提高诊断效率以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文对超声科分诊护士在护患沟通中的技巧进行分析,以期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超声科 分诊护士 护患沟通 技巧
  • 简介:摘要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面临较大的工作及心理压力,因此提高精神科护士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护士的专业技巧,对完成精神科护理工作,提高医院医疗效率,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身心素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医疗市场和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果护士还满足于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服务理念,就无法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就可能影响护患关系的正常发展,通过探讨新形势下的护患关系的特点、内涵及护士的作用,可以帮助护士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

  • 标签: 护士 市场经济 新型服务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士运动康复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5—7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运动康复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1所三甲医院共9 091名护士进行线上调查。问卷共34个条目,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护士需掌握的运动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护士提供运动康复指导的意愿及临床实施现状。本研究共发放9 09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9 091名护士中分别有3 728名(41.0%,3 728/9 091)和3 749名(41.2%,3 749/9 091)护士表示在学校没有接受过相关课程或技能培训;8 565名(94.2%,8 565/9 091)护士认为提供运动康复指导重要,但缺乏相应的指导能力、动力和精力;实际工作中8 493名(93.4%,8 493/9 091)护士会向患者提供运动康复相关建议和指导,主要依据科室护理常规、相关培训、个人经验和文献。结论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参与患者运动康复指导的态度积极,但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较低、康复指导行为有待规范,今后应在专业培训、人员培养及相关指南、标准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

  • 标签: 护士 运动康复 运动指导 知信行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初中教育过程中应该更注意加强德育方面的教育,而从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目的来说,也是帮助学生学会更好的学习和独立,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压和学生家长对于成绩的追求,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显得可有可无,这种看法是不科学合理的,也不符合青少年实际成长的。

  • 标签: 初中教育 三观塑造 道德与法治教学
  • 简介: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中,教师需要融入创新性的教学思维,彰显语文作业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价值,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中的知识,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思维的科学指导。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布置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小学语文的乐趣,提高作业布置的效果。

  • 标签: 新课标 小学语文 作业布置
  • 简介:摘要:在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助推下,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还与社会各行各业融合起来,广电媒体亦在此列。为了实现更好的融合转型,广电媒体必须要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地引入媒体技术,以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广电媒体与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广电媒体 新媒体技术 融合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门诊近视教育模式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9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患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就诊日期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72例患儿及其272名家长。试验组对象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门诊近视教育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就诊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家长的近视相关知识水平、用眼习惯知识水平、依从性以及两组患儿的用眼行为评分。每组分别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28例患儿,以右眼为研究眼,观察基线和半年后的屈光度及眼轴发展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家长的近视相关知识、用眼习惯知识以及防控方法的依从性指标评分、患儿的用眼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等效球镜增加-0.13(-0.34,0.13)D、眼轴增长0.16(0.09,0.24)mm,对照组分别为-0.25(-0.50,-0.25)D、0.23(0.18,0.26)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门诊近视教育模式应用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可以有效提高家长的近视防控认知水平,改善儿童青少年的用眼行为,对延缓近视发展有良好效果。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家长 护士主导 门诊 健康教育 近视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