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于FTS理念的围手术期全程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质量、并发症的影响进行研讨。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将我院诊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观察组使用围手术期基于FTS理念的全程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模式。两组并发症、康复质量对比。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多照组康复质量较观察组差(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基于FTS理念的围手术期全程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康复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并发症 康复质量
  • 简介:摘要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real-tim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eurofeedback, rt-fMRI-NF)是fMRI的重要进展,通过调控受试者特定脑靶区的活动改变大脑功能进而影响受试者临床行为。杏仁核是情绪调节网络的关键脑区,采用rt-fMRI-NF调控杏仁核活动为临床治疗情绪障碍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辅助治疗手段,是一种非常具有前途的技术。本文通过对rt-fMRI-NF的出现及基本原理、调控杏仁核活动改善情绪障碍的原理、调控杏仁核活动疗效的影响因素、调控杏仁核改善情绪障碍的临床应用前景及疗效进行总结,旨在为rt-fMR-NF调控杏仁核改善情绪障碍提供理论依据,促进rt-fMRI-NF作为精神障碍疾病的临床辅助治疗更广泛的发展应用。

  • 标签: 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 磁共振成像 杏仁核 抑郁症 焦虑症 失眠 创伤后应激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儿童急性细菌性脑膜炎(ABM)的病原菌组成、临床特征、疾病转归等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33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15岁的1 610例ABM患儿的病原菌分布、颅内影像学并发症、疾病转归等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按年龄分为<28日龄、28日龄至<3月龄、3月龄至<1岁、1~<5岁、5~<15岁组;根据临床特征及脑脊液检查指标,分为病原学确诊组及临床诊断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精确四格表法或非参数检验。结果1 610例ABM患儿中男955例、女650例,5例未提供性别信息;发病年龄1.5(0.5,5.5)月龄。<28日龄588例,28日龄至<3月龄462例,3月龄至<1岁302例,1~<5岁156例,5~<15岁101例,1例未提供年龄信息。<28日龄及28日龄组至<3月龄组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38.8%(95/245)、31.5%(70/222)]和无乳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7.8%(68/245)、35.1%(78/222)];3月龄至<1岁组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检出率依次为34.3%(61/178)、14.0%(25/178)及13.5%(24/178);1~<5岁组及5~<15岁组患儿首位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67.9%(74/109)及44.4%(16/36)。9.7%(19/195)的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共收集脑脊液标本1 598例,脑脊液及血培养阳性率依次为32.2%(515/1 598)、25.0%(400/1 598),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和肺炎链球菌抗原阳性率分别是38.2%(126/330)和25.3%(21/83)。4.3%(32/737)病原学确诊组患儿首次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正常。1 610例ABM患儿中常见的颅脑影像学并发症是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349例(21.7%)、脑积水233例(14.5%)、脑脓肿178例(11.1%)和脑血管疾病(包含脑软化、脑梗死、脑萎缩)174例(10.8%)。不良结局166例(10.3%),其中死亡32例(2.0%),1岁内死亡24例;复发37例(2.3%),3周内复发25例。病原学确诊组ABM患儿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脑脓肿和脑室管膜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临床诊断组[26.2%(207/790)比17.3%(142/820),13.0%(103/790)比9.1%(75/820),4.6%(36/790)比2.7%(22/820),χ2=18.71、6.20、4.07,均P<0.05],两组间不良结局、死亡、疾病复发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ABM的发病年龄多在<1岁,尤其是<3月龄。<3月龄患儿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3月龄患儿首位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脑积水是常见并发症。首次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正常不能排除ABM。ABM病原学确诊患儿占比较低,临床还需重视和规范细菌学检查及提高病原检出率。脑脊液非培养检测方法可提高病原检出率。

  • 标签: 儿童 脑膜炎,细菌性 流行病学 多中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住院儿童呼吸道人腺病毒(HAdV)感染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及时合理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488例呼吸道HAdV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所有鼻(咽)拭子或鼻咽抽吸物(NPAs)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Kruskal Wallis H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组间率的比较采用Bonfereoni χ2分割,校正后以P<0.00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7 07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检测出488例HAdV感染,检出率6.9%,其中男性305例(62.5%)、女性183例(37.5%)。488例HAdV阳性患儿中位发病年龄为43个月(39 d~12岁),6个月~<2岁组HAdV检出率(8.7%,123/1 408)高于<6个月组(3.0%,6/197)和≥5岁组(4.6%,89/1 9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7,23.98,P均<0.007);2~<5岁组检出率(7.7%,270/3 519)高于<6个月组和≥5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09,19.688,P均<0.007)。冬季检出人数达峰值12.9%(238/1 840),与春、夏和秋季检出率(4.7%、3.9%和5.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77,58.986和49.926,P均<0.007)。平均住院时间(6±4)d(1~41 d),486例(99.5%)治疗后好转出院,2例死亡。上呼吸道感染111例(22.7%),支气管炎34例(7.0%),肺炎343例(70.3%),其中重症肺炎86例(86/343,25.1%)。常见症状为发热(93.4%,456/488)、咳嗽(94.7%,462/488)、喘息(26.2%,128/488)和气促(14.8%,72/488)。138例(28.3%)出现肺外症状,78例(16.0%)伴有基础疾病,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所占比例(16例,3.3%)最高。456例出现发热症状的HAdV阳性患儿平均热程(8.8±2.4)d(5~17 d),其中热程>7~10 d 277例、>10 d 96例;高热(≥39 ℃)439例。275例(56.4%)为单一感染,213例(43.6%)为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组患儿发热、高热、热程>10 d、重症肺炎和喘息比例以及住院天数均高于单一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Z=11.960、6.494、37.209、72.841和-8.805,P均<0.05)。HAdV感染重症肺炎组患儿住院天数、热程>10 d、喘息、气促、嗜睡/精神差、浆膜腔积液、肺外症状、混合感染和基础疾病比例均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Z=-9.182、23.825、49.094、143.627、219.659、81.327、8.080、21.546和10.556,P均<0.05)。6个月~<2岁组重症肺炎比例高于2~<5岁和≥5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709,8.603,P均<0.007)。结论HAdV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全年均可发病,可导致全呼吸道感染。好发于6个月~<2岁儿童,冬季检出率最高。6个月~<2岁、喘息、气促、基础疾病、肺外症状及混合感染患儿更易进展为重症肺炎。

  • 标签: 腺病毒 呼吸道感染,急性 临床特征 流行特征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定量CT技术测量中国健康体检人群脊柱骨密度,探讨其与血红蛋白及人血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健康定量CT大数据项目数据(China Biobank),脊柱骨密度测量采用 QCT Pro图像分析系统,所有合作中心均采用欧洲脊柱体模(NO.145)进行质量控制。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50 05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7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脊柱骨密度、人血白蛋白、血红蛋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骨密度与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相关性。结果健康体检者骨密度随年龄增长均降低(P<0.05),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体质指数(BMI)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段男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分别r=0.086、0.101、0.076、0.090、0.072、0.123、0.100;均P<0.01);而女性健康体检者部分年龄组骨密度与血红蛋白相关(分别40~49岁组:r=-0.027;70~79岁组:r=-0.077;均P<0.05);部分年龄段健康体检者骨密度与血白蛋白相关(其中男性分别为30~39岁组:r=-0.048;40~49岁组r=-0.027;70~79岁组r=-0.051;女性分别为30~39岁组:r=-0.044;40~49岁组r=-0.042;50~59岁组r=-0.086;70~79岁组r=-0.070;均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BMI后血红蛋白水平是男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正常(OR=1.022,95%CI:1.017~1.027)、骨密度减少(OR=1.012,95%CI:1.007~1.016)的保护因素;血白蛋白是女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正常(OR=0.926,95%CI:0.905~0.948)、骨密度减少(OR=1.006,95%CI:0.951~1.011)危险因素。结论中国健康体检人群骨密度与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存在相关性。血红蛋白是男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保护因素,人血白蛋白是女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危险因素。

  • 标签: 骨密度 血红蛋白 血白蛋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有效沟通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0年9月-2021年2月收入的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有效沟通指导,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综合护理满意率:研究组综合满意47例(97.92%),对照组综合满意41例(85.42%),(p<0.05);对比综合护理有效率:研究组综合有效48例(100%),对照组综合有效44例(91.67%),(p<0.05);经过护理后研究组对象的负面情绪指标有显著改善,对比对照组结果更理想(p<0.05)。结论:有效沟通可提升门诊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结果理想,建议推广。

  • 标签: 有效沟通 门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有效沟通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0年9月-2021年2月收入的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有效沟通指导,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综合护理满意率:研究组综合满意47例(97.92%),对照组综合满意41例(85.42%),(p<0.05);对比综合护理有效率:研究组综合有效48例(100%),对照组综合有效44例(91.67%),(p<0.05);经过护理后研究组对象的负面情绪指标有显著改善,对比对照组结果更理想(p<0.05)。结论:有效沟通可提升门诊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结果理想,建议推广。

  • 标签: 有效沟通 门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接触的频繁较高,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因而有必要重视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构建,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构建积极的医患关系打好基础,本文重点阐述人性化护理在内科门诊中的应用措施,为提升内科护理水平与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内科门诊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10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符合角膜塑形镜配戴标准的患者120例,均以右眼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受试者分成3组:视觉训练(VT)组40例,角膜塑形镜(Ortho-k)组40例,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OCVT)组40例。观察1年后3组患者近视屈光度及眼轴长度(AL)增长情况。3组患者近视屈光度及AL干预前后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干预1年后3组患者近视屈光度(F=5.597,P=0.006)及AL(F=6.354,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重比较后发现,VT组与OCVT组的近视屈光度(P=0.001)及AL(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tho-k组与OCVT组的近视屈光度(P=0.036)及AL(P=0.0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VT组与Ortho-k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控制青少年近视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角膜塑形镜或单纯视觉训练。

  • 标签: 角膜塑形术 视觉训练 联合 青少年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住院儿童呼吸道人腺病毒(HAdV)感染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及时合理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488例呼吸道HAdV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所有鼻(咽)拭子或鼻咽抽吸物(NPAs)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Kruskal Wallis H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组间率的比较采用Bonfereoni χ2分割,校正后以P<0.00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7 07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检测出488例HAdV感染,检出率6.9%,其中男性305例(62.5%)、女性183例(37.5%)。488例HAdV阳性患儿中位发病年龄为43个月(39 d~12岁),6个月~<2岁组HAdV检出率(8.7%,123/1 408)高于<6个月组(3.0%,6/197)和≥5岁组(4.6%,89/1 9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7,23.98,P均<0.007);2~<5岁组检出率(7.7%,270/3 519)高于<6个月组和≥5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09,19.688,P均<0.007)。冬季检出人数达峰值12.9%(238/1 840),与春、夏和秋季检出率(4.7%、3.9%和5.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77,58.986和49.926,P均<0.007)。平均住院时间(6±4)d(1~41 d),486例(99.5%)治疗后好转出院,2例死亡。上呼吸道感染111例(22.7%),支气管炎34例(7.0%),肺炎343例(70.3%),其中重症肺炎86例(86/343,25.1%)。常见症状为发热(93.4%,456/488)、咳嗽(94.7%,462/488)、喘息(26.2%,128/488)和气促(14.8%,72/488)。138例(28.3%)出现肺外症状,78例(16.0%)伴有基础疾病,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所占比例(16例,3.3%)最高。456例出现发热症状的HAdV阳性患儿平均热程(8.8±2.4)d(5~17 d),其中热程>7~10 d 277例、>10 d 96例;高热(≥39 ℃)439例。275例(56.4%)为单一感染,213例(43.6%)为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组患儿发热、高热、热程>10 d、重症肺炎和喘息比例以及住院天数均高于单一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Z=11.960、6.494、37.209、72.841和-8.805,P均<0.05)。HAdV感染重症肺炎组患儿住院天数、热程>10 d、喘息、气促、嗜睡/精神差、浆膜腔积液、肺外症状、混合感染和基础疾病比例均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Z=-9.182、23.825、49.094、143.627、219.659、81.327、8.080、21.546和10.556,P均<0.05)。6个月~<2岁组重症肺炎比例高于2~<5岁和≥5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709,8.603,P均<0.007)。结论HAdV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全年均可发病,可导致全呼吸道感染。好发于6个月~<2岁儿童,冬季检出率最高。6个月~<2岁、喘息、气促、基础疾病、肺外症状及混合感染患儿更易进展为重症肺炎。

  • 标签: 腺病毒 呼吸道感染,急性 临床特征 流行特征 儿童
  • 简介:摘要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real-time fMRI neurofeedback,rtfMRI-NF)技术能够改变受试者的神经可塑性和学习能力,对于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目前研究的焦点。其原理是通过rtfMRI-NF训练受试者调节特定大脑的活动进而改变大脑功能和临床行为,因此,训练前需要根据具体的临床应用选择合适的调节目标。近年来随着该技术的快速发展,rtfMRI-NF调节目标的分析方法增多,因此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笔者根据rtfMRI-NF目前的研究现状,把调节目标的分析方法分为以下3种:基于感兴趣区域活动、基于脑连接、基于多体素模式分析,分别对其进行介绍,并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功能磁共振成像 神经反馈 调节目标 感兴趣区 脑连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质量管理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消毒灭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要求,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消毒意识,为患者手术提供洁净的手术器械。结果做好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器械的消毒质量,达到手术要求,让手术更好的开展。结论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是保证手术器械消毒,符合手术要求,避免交叉感染,确保器械正常运作的基础。

  • 标签: 手术器械 消毒 灭菌 管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那格列奈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5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甘精胰岛素与那格列奈联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3%,低血糖发生率为2.67%;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那格列奈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初发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那格列奈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总结预防感染经验。方法选取外科手术患者8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并给予相应临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切口一期愈合率明显提高。结论对于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是关键,寻找关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外科 切口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模式,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胆结石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胆结石护理模式;观察组52例,采取全面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15%,对照组为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结石患者中应用全面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全面护理 胆结石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术期护理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的60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综合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锁定钢板外固定 胫骨骨折 应用效果